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上蔡縣楊集鎮

上蔡縣楊集鎮,隸屬於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地處上蔡縣東部,東鄰項城市孫店鎮,西南接和店鄉,西鄰蔡溝鄉,北接商水縣胡吉鎮,距上蔡縣政府駐地42千米,區域總面積56平方千米。

清朝時,楊集鎮境域屬高生圖;1987年12月,由楊集鄉改為楊集鎮。截至2018年末,楊集鎮戶籍人口為76559人。

截至2020年6月,楊集鎮下轄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楊集村。

截至2018年末,楊集鎮有工業企業2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1]

中文名: 楊集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

地理位置: 上蔡縣東部

面 積: 56 km²

下轄地區: 2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楊集村

電話區號: 0396

郵政區碼: 463815

氣候條件: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豫Q

人 口: 76559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目錄

建置沿革

清朝時,屬高生圖。

民國初,屬項城。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復歸上蔡,屬高岳區。

1956年,建楊集中心鄉。

1958年,屬高岳公社。

1961年,設立楊集公社。

1983年,改稱楊集鄉。

1987年12月,由楊集鄉改為楊集鎮。

行政區劃

1997年,楊集鎮下轄楊集、高岳、東北莊、中街、戚老、中呂、謝莊、扳張、鄺馬、鄧魏、趙寨、里灣、狼坡莊、小戚、前常營、後常營、大鄭營、大傅營、小傅營、馬橋、傅劉、寨外、相灣、前李、前橋、仨莊、代莊、西張28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下轄楊集、中呂、前李、高岳、前橋、小戚、戚老、中街、東北莊、馬喬、謝莊、板張、大鄭營、大傅營、相灣、里灣、趙寨、鄧魏、前常營、後常營20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楊集鎮下轄20個行政村:楊集村、前橋村、高岳村、前李村、中街村、東北莊村、戚老村、小戚村、中呂村、前常營村、後常營村、鄧魏村、趙寨村、板張村、謝莊村、馬喬村、大鄭營村、大付營村、相灣村、里灣村,鎮人民政府駐楊集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楊集鎮地處上蔡縣東部,東鄰項城市孫店鎮,西南接和店鄉,西鄰蔡溝鄉,北接商水縣胡吉鎮,距上蔡縣政府駐地42千米,區域總面積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楊集鎮地勢西高東低,地面平均海拔64米。

氣候

楊集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溫濕適中,雨熱同季;多年平均氣溫14.8℃,1月平均氣溫0.8℃,極端最低氣溫-16.4℃(1990年2月1日);7月平均氣溫27.6℃,極端最高氣溫41.7℃(2000年7月9日);最低月均氣溫-1.7℃(1993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8.7℃(1988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10.4℃,最大日較差11.4℃(1978年);生長期年平均284天,無霜期年平均225天,最長達272天,最短為19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89小時,年總輻射114.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21天(一般為2月7日—12月4日),年平均降水量870.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97天,最多達114天(1974年),最少為67天(1999年);最大雨量1546.8毫米(1975年),最少雨量417.9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8月最多。

水文

楊集鎮有黑河從鎮境西南流過,楊河從西北部流入,至前常營村與黑河匯流,流域面積8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楊集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乾旱、洪澇。2005年,洪澇災害造成鄧魏、楊集村8000畝大豆減產12萬千克;2007年,旱災造成農作物大面積受災,直接經濟損失800萬元。

自然資源

2011年,楊集鎮有耕地54909畝,人均0.9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總人口有6.2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022人,城鎮化率為18.0%;另有流動人口10115人。總人口中,男性32536人,占52.0%;女性30034人,占48.0%;14歲以下9072人,占14.5%;15—64歲45426人,占72.6%;65歲以上8072人,占12.9%;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楊集鎮人口出生率8.0‰,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長率2.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17人。

截至2017年末,楊集鎮常住人口為33133人。

截至2018年末,楊集鎮戶籍人口為7655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楊集鎮財政收入529萬元,比2010年增長5%,其中國稅收入76萬元,比2010年增長5%,地稅收入285.8萬元,比2010年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4400元。

截至2018年末,楊集鎮有工業企業2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農業

2011年,楊集鎮農業總產值2.2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5%。楊集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楊集鎮生產糧食7.5萬噸,人均120.4千克,其中小麥3.8萬噸,玉米3.5萬噸。楊集鎮主要經濟作物為大豆、芝麻等。2011年,楊集鎮芝麻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0.15萬噸,大豆0.235萬噸。楊集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楊集鎮生豬飼養量17.9萬頭,年末存欄8.8萬頭;羊飼養量4萬隻,年末存欄1.9萬隻;家禽飼養量79.9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億元。

工業

楊集鎮初步形成以鑄鍋、鬃刷、毛筆生產為主的支柱產業。2011年,楊集鎮工業總產值為6.2億元,比2010年增長6%,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1%。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職工24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4億元,上繳利稅0.17億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有商業網點132個,職工2100人。2011年,楊集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5億元,比2010年增長4%;有集貿市場4個,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億元,比2010年增長5.6%。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金融機構有郵政儲蓄楊集營業所、農村信用社楊集營業所2家,年末各類存款餘額為2.77億元,比2010年增長18%;各項貸款餘額9578萬元,比2010年增長20%。

電信業

2011年,楊集鎮電信業務收入為96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50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13所,在校生6600人,專任教師35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600人,專任教師11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楊集鎮財政預算內教育事業費49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2%。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0個,有各類圖書室26個,藏書20萬冊,業餘文化表演隊16個,從業人員58人,書法繪畫創作室1個,業餘書畫愛好者66人,已成功舉辦三期市縣書畫大獎賽。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學校體育場4處,有5個行政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7610戶,綜合覆蓋率98%。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有衛生院1所,固定資產總值1700萬元,村級衛生所20個,病床1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94張,固定資產總值0.95億元;專業衛生人員119人,其中執業醫師25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註冊護士1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92人、執業(助理)醫師0.65人、註冊護士0.17人。2011年,楊集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56萬人次,住院手術720台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6300人,參合率91%。

社會保障

2011年,楊集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145戶,人數200人,支出39.2萬元,比2010年增長1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28戶,人數1583人,支出157.2萬元,比2010年增長15%;五保供養人員404人,敬老院2家,其中集中供養161人,支出36.3萬元;分散供養243人,支出32.7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2萬元,比2010年增長14%。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有郵政支局1處,郵政儲蓄所1處,郵政代辦網點7處,業務總量283.14萬元;報紙、期刊累計發行0.8萬份(冊);有電信服務網點36個,固定電話用戶1.1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4萬戶,寬帶接入用戶0.3萬戶。

基礎設施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有自來水廠1座,深水井2眼,鋪設供水管道8千米,生產能力60噸/日,自來水普及率40%;主幹道兩側鋪設排水管道2千米。

供電

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有35千伏供電站1座、電管站1個,有高壓輸電線路2條,總長度17千米,用電量728萬千瓦時,電壓合格率98%。

交通

楊集鎮有331省道穿境而過,境內長16千米;有上(蔡)項(城)公路過境。截至2011年末,楊集鎮有鄉級公路3條,總長18千米,村級公路27條,通車裡程40千米。

視頻

DJMC上蔡縣楊集鎮安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