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目錄

名詞解釋

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是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由於消除了價格變動因素,兩個不同時期的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相比較,可以反映我國所有常住單位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實際變動。

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

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可分別按分行業增加值和最終使用進行核算。

1.分行業不變價增加值核算

分行業不變價增加值核算主要採用價格指數縮減法和物量指數外推法。將各行業不變價增加值加總,得到分行業計算的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

價格指數縮減法(簡稱縮減法)是利用價值量等於物量乘以價格這樣一種數量關係,用價格指數對按現價核算的價值量進行價格縮減,得到按不變價核算的價值量。

縮減法分為雙縮法和單縮法,雙縮法是利用總產出價格指數和中間投入價格指數分別縮減現價總產出和現價中間投入,得到不變價總產出和不變價中間投入,再以不變價總產出減去不變價中間投入得到不變價增加值。單縮法假定總產出與中間投入保持相同的價格變化幅度,一般是直接利用總產出價格指數縮減現價增加值,求得不變價增加值。

物量指數外推法(簡稱外推法)是在基期價值量的基礎上,利用物量指數推算出按基期價格計算的核算期價值量,即不變價價值量。外推法分為雙外推法和單外推法。

雙外推法是在基期價格計算的總產出和中間投入的基礎上,分別採用總產出和中間投入的物量指數推算出核算期不變價總產出和不變價中間投入,然後以不變價總產出減不變價中間投入得到不變價增加值。單外推法假定總產出與中間投入保持相同的物量變化幅度,一般是利用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增加值和產出物量指數,直接推算出核算期不變價增加值。

不同行業不變價增加值根據可以獲得的基礎資料,選擇適當的核算方法。例如,工業不變價增加值利用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縮減工業現價增加值得到;建築業不變價增加值利用建築安裝工程價格指數縮減建築業現價增加值得到;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不變價增加值利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服務項目價格指數縮減其現價增加值得到;教育不變價增加值利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教育類價格指數縮減其現價增加值得到;交通運輸行業和郵政業不變價增加值主要利用客貨運周轉量和郵政業務總量等物量指數外推基期增加值得到。

2.不變價最終使用核算

不變價最終使用核算主要採用價格指數縮減法,即利用相應的價格指數縮減現價居民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支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變動、貨物和服務進出口等支出項,得到各項不變價支出,再將各項不變價支出加總得到不變價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例如,不變價居民消費支出主要利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及其分類指數縮減;不變價政府消費支出綜合利用人均工資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縮減;不變價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主要利用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等縮減;不變價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利用出口和進口價格指數分別縮減出口和進口總額,然後求差得到。

現價國內生產總值與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稱為國內生產總值縮減指數。國內生產總值縮減指數本質上是一種隱含的價格指數,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內在的價格變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