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東京大學是全球大學排名最高的亞洲學校,然而在東大每年入學的3000人新生中,只有不到兩成是女性。

「東大女子」在日本社會中是一個帶有特殊意義的標籤,一方面意味着這些擁有日本最高學歷的精英女性在智商、能力上的出類拔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高冷、強硬、缺少女性魅力等固化形象,暗示着她們背離了日本女性相夫教子的傳統道路,闖入男性主宰的社會不得不付出的沉重代價。

本書將揭開這些被視為「男強女弱」社會的異類的高學歷女性在求學過程,工作,生活與家庭所面臨的進退兩難的真實情況,以及她們對抗社會偏見、追求性別平等和自我實現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和成就。

正如有識之士指出,如果這群比其他人更有能力、本應更有選擇餘地的女性都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那麼社會多樣化的實現更是無從期待。可以說,東大女子的生活狀態正是日本未來社會的先兆。因此,「只有當東大男女性別比例達到1:1之時,才是日本真正變革之際。」(中屋健一)

作者簡介

太田敏正,親子、教育類記者,1973年出生於日本東京,上智大學英語專業畢業,曾任私立小學教師、教育類雜誌編輯,現為獨立撰稿人。出版有《何謂名門學校》(朝日新聞出版)、《陷入窘境的雙親》(每日新聞出版)、《塾歷社會實錄》(幻冬舍)等數十部作品。

譯者

應婧超,浙江縉雲人,本科就讀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日語系,後於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修讀碩士研究生。現居東京,從事留學輔導和中日翻譯。

目錄

第1章 拒絕「東大女子」的東大社團 「我們的存在他們看不見」/限定女生的房租補貼是逆向歧視?/《東大美女圖鑑》旅行策劃被噴事件/世人對「東大女子」的過敏反應/什麼是在現實社會中發揮威力的「東大女子力」?/「女孩子嘛,還是別去東大,去慶應吧?」/高學歷女性容易陷入的困境/確保彩票中獎的技巧/深信男人會在意學歷的「東大女子」/「純種社團」對女生的優待/給女生提供房租補貼不是逆向歧視/「東大美女」容易上熱搜/關於「對方學歷」的真心話和場面話 第2章 「二成女生」對女生來說是天堂嗎? 在「東大生」和「女生」之間搖擺的存在/東大男生前途無量,東大女生步步驚心/「東大女子」就連戀愛的煩惱也與眾不同?/東大帥哥如何挑選另一半/「多撒撒嬌吧」/「女大女子」VS「東大女子」生存戰略大不同/在校東大女生座談會(《biscUiT》編輯部)/能聊到一塊的至少也得是早大或慶應吧/故意裝作自己不行/擁有最多選項的她們/在校東大男生座談會(《東京大學新聞》編輯部)/完全不懂女生的男校畢業生/東大生的自尊心不分男女 第3章 「玻璃天花板」和「陷阱」 領導的學歷情結和敵意/更適合男性發展的企業環境/適合商社的「東大女子」是稀有品種

原文摘錄

「二成的女生比」就像一堵無法逾越的高牆。 不為自己發聲的好學生的生存智慧,這正是《對不起,我是東大畢業生》作者中本所說的「東大女子力」。 中野決定為自己發聲。她探討高學歷女性的痛苦,不是作為一個個體的經歷,而是作為一個社會結構的問題來分析。她懷着九個月的身孕去參加研究生考試,採訪了十五名高學歷女性,完成了她的碩士論文,於是有了這本書。

書評

最初了解到所謂的「東大女子」問題,其實並不是因為「東大女子」本身。

在東大上課時候有一位授課老師,一下課就匆匆忙忙回家,幾乎不和大家一起去吃飯啥。後來聽說,這位老師的夫人工作很忙,所以做飯什麼都是老師包,而且兩個人原來是同學,感情很好。初次聽聞,只覺得挺浪漫。

後來又接連遇到兩個不同的案例,都是老師帶着夫人和我們一起吃飯,發現兩位老師都是和自己同學結婚,妻子也都有自己的事業,感嘆浪漫之餘又覺得這個「東大婚」比例似乎有點高。後來和熟悉情況的日本同學聊起來,他解釋說,這其實並不是因為東大校園情侶比例比其他學校高,而是因為東大的女生很難找到東大以外的男生結婚,所以往往只能找同學內部消化。「東大女子」甚至還作為一個帶有特定色彩的專有名詞在社會上流行。我不禁感到些許衝擊。

大概是同一時期前後,在電通公司工作的24歲東大女畢業生高橋茉莉因過勞抑鬱而自殺的事件在日本傳得沸沸揚揚。除了「過勞死」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之外,高橋作為「東大女子」的身份也是這一話題能夠引發社會如此之大震動的重要原因。有人說,如果她不是這樣認真、頂真,也許不至於走到這一步,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正因為她認識到這樣導致過勞的企業制度的不對,所以才無法逆來順受,在精神抵抗的拉鋸中崩潰而走上絕路。不管是過於認真還是堅持道理,都是典型的東大女子的特色。也正因為如此,她的悲劇才更加讓人覺得痛心。


什麼是「東大女子」呢?按照日本社會固有成見,她們似乎是一群頭腦聰明但是缺少女性魅力的、性格固執不好相處的高材生。然而我在校園中遇到的她們,似乎和普通的日本女孩沒有多大區別。硬要說的話,不化妝的女孩確實比街頭稍微多一些,對於中國學生來說,這點反而是更讓人放鬆自在的。除此之外,似乎也沒有太多不同。

事後回想起來,我忽然有點明白過來。之所以感覺不太到「東大女子」的特殊之處,恰恰是因為她們是和我們最相像的一個群體:對學業的投入、對自我表達的堅持、對未來事業的嚮往、對伴侶之間平等關係的追求……這些確實和很多追求「可愛」、以找到好男人結婚、相夫教子為人生目標的日本女生很不同。考慮到她們是在一個和我們迥然不同的社會氛圍中追求這一切,註定更加艱難。

所以在版代的推薦書目中看到這本《東大女子》時,我眼前一亮,立刻要來文本審讀,之後就決定要把它引進國內。第一衝動也並不是出於什麼市場判斷,只是希望讓國人了解到日本也有這樣一群女性的存在。特別是在國內這些年女性生育壓力增大的現狀下,出現了一些盛讚日本家庭模式的輿論聲音,似乎日本的女性都滿足於歲月靜好的主婦路徑,然而「東大女子」的存在恰恰戳穿了這一論調的虛偽。誠然,追求自我實現的東大女子對於日本社會來說是個異數,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因為有她們的存在,封閉傳統的日本社會才有了一定改變的機會。而從整個東亞的視域來看,她們和我們也是同一條戰壕中的戰友。

這本書的作者太田敏正是一位長期關注教育領域的記者,他以犀利的筆觸和詳實的案例讓人了解到這群東大女子更深入的一面,很多是像我這樣的外人難以觸碰到的。比如,幾乎每個報考東大的女孩都會被家長勸阻說「女孩子家考什麼東大」這樣的話,似乎頂尖的教育資源放在女性身上是一種浪費(這也讓人想到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就讀哈佛法學院時候被教授要求回答「如何解釋你們占據了一個本應屬於男性的席位」)。這迫使這些女孩必須更早想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比如書中收錄了作者與幾位在校的東大女生的座談,有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談到為什麼上大學,有個女生說:「如果對方說『上大學不就是為了方便找工作嗎?』,我應該會頂回去『當然不是啊』。」另外兩個女孩立刻不約而同回應說:「駁回去。」「駁倒他!」其中一位女生更是明確表示將來要做一名法官,而戀愛結婚這些完全沒有放在她自己的人生規劃中。這種毫不猶豫的態度在很多時候會讓一些人覺得太強硬,「不夠可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正是她們的魅力所在。

更多的情況下,家人擔心的是女兒會因此無法結婚。確實,東大女子結婚難是日本社會長久以來眾所周知的問題。一方面由於存在「男強女弱」的傳統社會結構,處於學歷頂點的東大女子在國內找不到比自己更高學歷的男性,而大多數男性也不願意選擇比自己聰明的女性,導致她們有七成都是與同為東大畢業的同學結婚,更有高達19%的女性不婚,遠高於日本女性平均的6%的水平。( 甚至還有這樣一個校園傳說,如果女生在入學當年在本鄉校區的銀杏大道的樹葉掉光之前沒有找到戀人的話,就很可能要一輩子單身。這個「銀杏大道傳說」流傳甚廣,在每一代東大女學生中口口相傳。)


東大本鄉校區的銀杏大道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對於很多日本女性而言,尋找另一半的策略就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女性魅力,儘可能地吸引更多的男性來靠近自己,然後從中選擇現代社會中生存能力最強的高學歷高收入的男性結婚。等有了孩子就辭職回歸家庭,竭盡全力相夫教子。把丈夫的成功和孩子的成績就是自己奮鬥的成果。」(正如書中一位女子大學學生對東大女生的評價:「多撒撒嬌吧。我承認她們很聰明,但作為女人說實話確實沒把她們放在眼裡。在男人緣方面我有絕對的自信。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想靠聰明來跟她們比。」)而追求自我實現的東大女子更傾向於選擇一位理解自己的伴侶,構築平等的夫妻關係。即使已婚的東大女性也極少像多數日本婦女一樣成為專業家庭主婦,而是努力尋找家庭和事業的平衡點,也有一些人組建了「女主外、男主內」的家庭。這也和日本主流的婚姻模式存在較大差異。對此,作者的評價是:「如果『東大女子』的生存戰略輸給了『女大女子』的生存戰略,那麼整個國民的生活方式也就無望改變了。」

在社會工作方面,東大女子經常遭遇學歷上的「逆向歧視」,即上司因為學歷不如她們的自卑感而進行潛在刁難,又因為東大女子獨立性強,難以融入論資排輩、講求集體一致感的日本企業氛圍,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更是最先碰撞到「玻璃天花板」的一群人,往往需要做出更大的業績才能獲得認可。上文說到的高橋茉莉就是這樣文化氛圍下的一個犧牲品。但另一方面,也是在她們的不懈努力之下,才讓日本職場的性別玻璃天花板被頂得越來越高。

日本當下正面臨着「以事業為重心」的工作方式改革與「依賴專業主婦」的家庭生活改革。面臨低生育率、少子老齡化的社會趨勢,長久以來男主外女主內,工作為主家庭為輔的傳統模式已經越來越行不通,雙職工家庭、專業主夫家庭、男性育兒假等提出,都是這一趨勢下的反映。而東大女子正是處於這兩大變革大潮尖端的先鋒群體。

回到最初的問題,「東大女子」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長期以來,主流輿論都認為我國的女性地位是在全世界前列,對照日本女性的狀況,不少人甚至會抱以一種優等生看劣等生的優越感。但事實並不完全如此。在東大女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東亞女性群體面對的是共同的問題,也可以看到她們為了突破這一困境而做出的努力。在書中我們看到,她們中有的人敢於公然說不把戀愛結婚放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中,有的人選擇「女主外、男主內」的家庭模式的同時也積極為丈夫分擔家務(「帶孩子和家務全都交給他了,如果我連一頓飯都不做,就跟那些埋頭工作家裡的事一概不管的臭男人沒有分別了。」),這些新鮮的生活模式都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新的選項和發展空間。

也許有人會說,說到底這些只是女性中的精英群體才會面對的問題,未免太凡爾賽了。然而正如書中所說,如果這群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因而也本應更有選擇餘地的女性都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那麼社會多樣化的生活方式的實現更是無從期待。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她們的生活狀態不僅是日本未來社會的先兆,也是整個東亞社會的先兆。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這一擁有日本最高學歷的精英女性群體肩負着改變日本社會的「貴族」使命。而這一使命的最佳表述,無疑是2019年上野千鶴子在東大新生入學典禮的演講中所說的這段話:

「請你們不要把所有的努力都用於追逐個人的勝利,你們被優越的環境所塑造出來的能力,不是為了凌駕於沒有享受過同等資源的人們之上,而應該把這些能力用來幫助他們。最後,請你們不要逞強,勇敢承認自己的弱點,互相支撐着活下去。孕育女性學的正是女權主義這種女性運動,但女權主義絕不是讓女性像男性一樣行動,也不是讓讓弱者變身為強者的思想。女權主義追求的是一種身為弱者也能受到應有尊重的思想。」

當然,這裡有個沒說出來的前提,或者說悖論,那就是要打破當今社會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建立一個弱者也能受到尊重的世界,首先必須是接受了這一道德觀點的強者去爭取的。東大女子的貴族義務,正在於她們必須作為強者,為自己,也為更多沒有她們那麼好的條件的弱者們爭取出這個空間,而不是用這個力量來謀求一己之私。只有在爭取到的這個新的倫理空間中,弱者才沒有變身為強者的必要,才能作為弱者受到尊重——這樣美好的世界才會有實現的可能。而今天的她們註定只能是開拓者,而不是這個美好世界的享受者。

最後,特別要感謝一下本書譯者應婧超。婧超也是一位出色的「東大女子」,她的認真努力和嚴謹態度一直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如今孤身一人在東京打拚的她也讓人又掛心又佩服。能夠合作出版這本書真是非常開心,也以此紀念我們在駒場校區一起度過的珍貴時光,祝在東京的生活一切順利!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