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兩百年的孩子

內容簡介

《兩百年的孩子》這部小說,是大江健三郎迄今為止為孩子們創作的惟一一部幻想小說。在這部作品裡,智力障礙的哥哥與健康的妹妹和弟弟這三人組藉助時間旅行器,目睹了日本這個國家一百五十年以來的社會變化以及歷史進程的各種場面,故事也隨之而鋪展開來。作者以時空交叉的敘事結構表現了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二百年來的歷史,以及人類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靈魂與肉體、物質和精神的狀態,既而提出「新人」的思想,指出人類生存的本質是以「和解」取得和平。

大江健三郎先生作為一個日本作家,對中國始終具有真摯而深切的感情,這很令人尊重。《兩百年的孩子》包含着他對中國讀者的感情:希望能被年輕人感受和了解到,一個心懷憂慮的嚴肅的老人對未來與人類命運的認知以及期望。

在這本大江健三郎的這本小說里,我們讀到了想象和現實悖論般的契合。他告訴我們,幻想之所以必要,是因為「發自內心的真誠期盼 是有力量的」。他希望孩子們都能成為自主而有合作精神的真正的新人。他告訴我們貌似「無意義」的當下其實具有深厚的歷史感——一如書末引用的瓦萊里所言:「雖說我們生活在現在,細究起來,也是生活在融於現在的未來之中。即便是過去,對於生活於現在並正在邁向未來的我們也是有意義的,無論是回憶也好,後悔也罷……」

據介紹,《兩百年的孩子》是大江為了孩子們和年輕人而寫的作品,裡面引用了一段二十世紀法國大詩人、評論家保爾·瓦萊里的話,這段話曾讓19歲時在大學教室里的大江為之感動、並將這種感動貫穿自己的一生——大江寫這部書,就是為了「未來不會再度出現我們為之悔恨不盡的那些愚蠢的、恐怖的和非人性的事情」。

許金龍說,譯介大江的作品,很痛苦。更重要的是,大江的作品,絕對不是那種給你帶來閱讀快感的書。「它的內容,讓我面對時覺得痛苦——一個痛苦的世界。當然也有快感,快感就是當我把這個謎解開之後,我會覺得很痛快。諾貝爾演講時說過,有位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發表諾獎獲獎演說時,說『我在美麗的日本』,但在大江看來,日本是曖昧的。他展示給讀者的,不是川端康成似的美文,他說自己是把人類最骯髒的東西展現給世人。」但每每痛苦過後,許金龍會對這位老人肅然起敬。「他不給人快感,但讓人思考。他在對人類負責,很厚重。他的東西,你可以讀一個月,也可能讀一年,讀十年

在去演講的途中,他不停搓手,顯得非常焦慮、緊張。有人說:「先生您不必緊張,您面對的都是孩子,都是中學生。」他說:「我不只是面對他們,而是全中國的孩子;不僅面對中國的孩子,也是面對日本的孩子,面對全亞洲的孩子;這是在對未來發表演講。我希望能夠和解,能夠和平,而這一切是要理解做基礎的,而我是肩負着溝通使命的。」每逢重大活動,大江都很少喝水,免得需要上廁所而不方便。但那天,站在禮堂外的大江主動提出上衛生間,只為「鎮定一下」,他在衛生間大約鎮定了十來分鐘


作者簡介

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35年出生在日本南部四國島愛媛縣喜多郡大瀨村。 1941年進入當時的國民學校, 1945年,大江健三郎10歲時,日本投降,美軍對日本的軍事占領、新憲法的實施及民主思想教育,對他日後反對侵略戰爭、關注社會問題及人類命運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1950年3月,大江健三郎15歲時自大瀨中學畢業,4月升入愛媛縣立內子高等學校,翌年4月轉入夏目漱石曾經執教的名校愛媛縣立松山東高等學校。在整個中學時代,創作的詩歌、評論、隨筆和短篇小說等文學習作近40首(篇)。 1954年,考入東京大學文科二類, 1956年4月,轉入文學部法國文學專業,師從日本著名的法國文學研究者渡邊一夫教授。1957年5月,短篇小說《奇妙的工作》獲《東京大學新聞刊》五月祭獎。1958年,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短篇小說《飼育》發表於《文學界》,獲得第39屆芥川文學獎,以職業作家的身份正式登上日本文壇。1965年《個人的體驗》獲第11次新潮文學獎 。1967年發表《萬延元年的足球》,獲第3次谷崎潤一郎獎 。1989年,榮獲歐洲共同體設立的猶羅帕利文學獎。1992年,又獲得意大利的蒙特羅文學獎 。1973年,長篇小 …

內容預覽

  1  我是一個已經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說家,我從內心裡感到欣慰,能夠有機會面對北大附中的同學們發表講話。現在,我在北京對年輕的中國人——也就是你們——發表講話,可在內心裡,卻好像同時面對東京那些年輕的日本人發表講話。今天這個講話的稿子,預計在日本也將很快出版。像這樣用同樣的話語對中國和日本的年輕人進行呼籲,並請中國的年輕人和日本的年輕人傾聽我的講話,是我多年以來的夙願。尤其在現在,我更是希望如此,而且,這種願望從不曾如此強烈過。在這樣一個時刻,我要深深感謝為我提供了這個機會的所有人。同時,我更要深深地、深深地感謝坐在我的面前,正注視着我的各位同學。  2  在像你們現在這個年齡時,我所閱讀的中國小說家是魯迅。當然,是藉助翻譯進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