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嚴霜下的夢·藝術與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嚴霜下的夢·藝術與戰爭》,副標題:生死夢藝卷,ISBN:9787020171422 作者:茅盾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人生如夢,如何看待生、看待死,是該時刻保持清醒,還是該難得糊塗?如何分清夢境與現實?如何在藝術中找到生活的意義?這些不僅是人生哲學的命題,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終極問題。

本書精選了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以「生」「死」「夢」「藝」為主題所創作的經典散文四十篇,其中包括魯迅的《生活的路》、鄭振鐸的《三死》、陸蠡的《夢》、梁遇春的《文藝雜話》等。許多篇章直指人生與生活的根本,飽含哲理,充滿洞見。閱讀這些作品,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生活、生命、藝術等問題的認知和思考。

「中國作家同題散文精選」系列,根據不同主題,集中遴選現代優秀散文作品,題材廣泛,名家雲集,既精準地囊括了某一題材的佳作,方便讀者參考和閱讀,也有利於傳播,是非常好的文學「數據庫」,兼具文學的意義和史料的功能。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1]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2]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精彩書摘

「這也是生活」……

魯迅

這也是病中的事情。

有一些事,健康者或病人是不覺得的,也許遇不到,也許太微細。到得大病初癒,就會經驗到;在我,則疲勞之可怕和休息之舒適,就是兩個好例子。我先前往往自負,從來不知道所謂疲勞,書桌面前有一把圓椅,坐着寫字或用心的看書,是工作;旁邊有一把藤躺椅,靠着談天或隨意看報,便是休息;覺得兩者並無很大的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自負。現在才知道是不對的,所以並無大不同者,乃是因為並未疲勞,也就是並未出力工作的緣故。

我有一個親戚的孩子,高中畢了業,卻只好到襪廠里去做學徒,心情已經很不快活的了,而工作又很繁重,幾乎一年到頭,並無休息。他是好高的,不肯偷懶,支持了一年多。有一天,忽然坐倒了,對他的哥哥道:「我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他從此就站不起來,送回家裡,躺着,不想飲食,不想動彈,不想言語,請了耶穌教堂的醫生來看,說是全體什麼病也沒有,然而全體都疲乏了。也沒有什麼法子治。自然,連接而來的是靜靜的死。我也曾經有過兩天這樣的情形,但原因不同,他是做乏,我是病乏的。我的確什麼欲望也沒有,似乎一切都和我不相干,所有舉動都是多事,我沒有想到死,但也沒有覺得生;這就是所謂「無欲望狀態」,是死亡的第一步。曾有愛我者因此暗中下淚;然而我有轉機了,我要喝一點湯水,我有時也看看四近的東西,如牆壁,蒼蠅之類,此後才能覺得疲勞,才需要休息。

象心縱意的躺倒,四腳一伸,大聲打一個呵欠,又將全體放在適宜的位置上,然後弛懈了一切用力之點,這真是一種大享樂。在我是從來未曾享受過的。我想,強壯的,或者有福的人,恐怕也未曾享受過。

參考文獻

  1. 論散文的意境美,道客巴巴,2013-10-17
  2. 散文的選材特點及作用-散文的特點是什麼?,用心散文網,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