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西安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
相關資訊
全市教育改革發展新聞發布會舉行 「知識點」看這裡!
10月11日下午全市教育改革發展新聞發布會舉行市教育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市委編辦參加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現場,中共西安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組長,西安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姜建春結合全市教育大會有關情況,重點就我市加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相關事項,做了介紹。同時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也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姜建春局長介紹,全市教育大會的召開,對西安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此次全市教育大會印發了《中共西安市委 西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 建設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以及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了《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為《意見》和《計劃》。這兩份重要文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是辦好新時代西安教育的頂層設計和施工藍圖,對辦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市作出了精準的、明確的部署和安排。
中共西安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組長 西安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在文件制定過程中主要把握了四個方面的原則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實施重點突破。啟動實施一批教育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堅持重點突破,兼顧統籌協調推進。
二是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擬定學校建設、質量提升、教師配備、責任劃分等方面的任務和目標時,充分考慮了各區縣、開發區實際情況,確保任務如期完成。
三是堅持彰顯特色,促進優質均衡。突出西安教育改革特色,着力體現各類辦學優勢,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加快提升全市辦學水平。
四是堅持改革創新,激發辦學活力。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力,積極借鑑先進城市經驗做法,提出了系列新措施,着力破解制約我市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兩份重要文件起草和制定的背景
一方面,這是落實中、省關於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系列部署要求的重要舉措。
另一方面,這是西安市加快破解教育民生服務短板,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
我市是高等教育強市和基礎教育大市,教育資源雄厚,基礎條件較好,但是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的迅速增加、城中村、棚戶區改造等多種因素影響,新增學位不足、教育設施布局不合理、辦學質量不均衡、管理體制機制不順等問題日益顯現,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與市民群眾對更好、更高質量的教育需求之間差距較大,各方面反映多、要求迫切。
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市委市政府站在全面落實「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紮實」要求,加快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全局高度,把教育事業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地堅持「教育優先」原則,通過認真調查研究,傾聽各方意見,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力爭用三年時間,首先推進解決我市基礎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並提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市」這一奮鬥目標。
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具體政策措施;市人大常委會[2]、市政協以及省級相關部門也就制定文件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經過多次密集調研,多次徵求各方面意見後,9月29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市委常委會會議先後審議通過了這兩份文件。
《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和全市教育改革發展的創新工作舉措
《意見》提出了全市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意見》對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全市教育改革發展做出了任務安排。
主要是從6個層面,形成23項具體工作舉措。這6個層面分別是:建立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快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着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切實加強基礎教育規劃布局和學校建設、不斷提升教育經費保障水平。
這23項具體工作舉措,大體可以歸納成4個方面,其中許多舉措是我市首次提出或予以明確的。
第一,建學校,保學位,切實滿足未來三年基礎教育入學的剛性需求。提出的創新性舉措包括:以「責任唯一、一元管理」為總原則,明確開發區和行政區教育管理責任邊界。優先保障土地供給、學校建設、項目審批、資金投入,在加大新建學校力度的基礎上,盤活利用土地、房屋等富餘、低效、閒置資源,有效增加並優先保障義務教育、學前教育學位供給。在城市改造、新區開發、產業聚集區、住宅小區建設過程中,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並優先交付使用基礎教育設施。開闢加快學校建設的「綠色通道」,通過「集中受理、一站式審批」加快校建項目審批。分類處置、妥善解決學校(幼兒園)土地使用權等遺留問題。在城市建設和城中村棚戶區改造中,按照「先建後拆」原則實施遷建學校(幼兒園)項目。同時,健全教育建設項目獎補政策,足額保障新建學校資金需求。
第二,提質量,促均衡,有效滿足群眾對接受優質教育的願望期盼。其中,學前教育堅持突出普惠性,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健全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堅決抑制群眾反映強烈的民辦幼兒園過高收費問題。義務教育強調均衡性,全市將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促進全市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努力使家門口的學校都成為好學校,有效化解「擇校熱」。同時,科學劃分學區,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的政策規定,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辦法,落實中央關於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高中教育堅持多樣化有特色,緊緊圍繞高考改革加快育人方式變革,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同步加強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國際教育、特殊教育、民辦教育等,提出支持市域高校參與國家「雙一流」和陝西省「四個一流」建設,全面改善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辦學條件,構建適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要求的國際教育、特殊教育服務體系,等等,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人群接受各層級、多元化教育的需要。
另外,文件還首次對加強家庭教育單獨做出安排,提出構建家庭教育統籌推進機制,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加強與孩子溝通交流,理性幫助孩子確定成長目標,防止增加孩子過重課外負擔。
圍繞社會比較關心的公辦學校辦學質量,着力解決優質教育資源少、教育評價單一、學生學業負擔重等問題,《意見》提出了5項具體措施:
一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學前教育階段構建內涵優、質量優、隊伍優、資源優、保障優的「五優」發展體系,科學保教,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在義務教育階段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探索課程綜合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普通高中階段制定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方案,注重學科及學校特色課程建設和跨學科綜合性教學,加強高中學生理想、心理、學習、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指導,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二是健全質量監測評價體系,提出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實施科學評價,構建學生髮展、教師發展、課程建設、學校治理能力等科學多元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全市將建設教育諮詢專家庫,發揮高校、科研院所、教科研機構智庫作用,服務教育行政決策和質量提升。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對辦學質量提升明顯、社會評價較高的義務教育學校每年給予一次性獎勵100—200萬元,用於教科研活動和獎勵激勵。
三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認真落實《西安市關於加快提升公辦中小學辦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深入實施「名校+」「名師+」「名校長+」工程。通過「名校+」教育聯合體、優化學區、集團化辦學、對口幫帶等方式,到2021年實現對全域薄弱學校質量提升全覆蓋。《意見》創新性提出,將完善激勵辦法,在核定學校績效工資總量和分配比例時,向教育聯合體傾斜。向市級教育聯合體的「名校」增加校級領導職數、管理人員和教師編制。市級教育聯合體的「名校」可自主招聘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並遴選部分學校開展「先面試、後筆試」教師招聘試點。
四是持續提升薄弱學校和鄉村學校辦學質量。在優化布局、資金投入、項目安排、教師配置、交流培訓等方面傾斜支持,通過城鄉區縣對口幫扶、城區學校對口幫帶的方式,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的辦學質量差距。將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程,持續改善薄弱學校、鄉村學校辦學條件。實施教師校際交流計劃,鄉村教師「特崗計劃」「銀齡講學計劃」。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與管理。切實履行「七長」責任制,完善控輟保學機制。健全學生資助體系,落實孤兒、低保戶和經濟困難家庭學生生活費補助政策,持續做好教育扶志扶智,不讓一個適齡兒童、少年因貧困輟學。
五是持續優化教育生態,將狠抓教育系統行風建設,嚴肅招生紀律,規範招生行為,嚴格學籍管理。強化教育收費項目監督檢查。將出台減輕學校、教師負擔的實施辦法,嚴格控制面向學校的各類審批、檢查驗收、創建評比等活動。
第三,抓隊伍,強能力,全面提高校園長領導力和教師專業化水平。針對當前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公辦學校用人方面的短板問題,《意見》創新性提出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在全省崗位結構比例標準基礎上,增加10%以內的中、高級崗位動態調整比例;實施教師「縣(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建立市區(縣)兩級「事業編制周轉池」,實行中小學、幼兒園教職工編制動態管理;改進教師績效考核辦法,逐步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單列班主任津貼,提高鄉村教師特別是沿秦嶺北麓區縣教師生活補助及交流輪崗教師交通生活補助標準;加大對教師的評優樹模力度,着力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意見》的另一創新點是首次對校園長隊伍建設提出要求。創新性實施校(園)長績效評價制度,加快推進校長職級制、年薪制、聘任制改革,將面向全國招聘的公辦中小學校(園)長納入西安市高層次人才引進「5531計劃」。市級財政將每年列支1000萬元中小學校(園)長能力提升專項資金,用於校(園)長領導力培訓、國內外研修等。
第四,放權力,增動力,全面激發學校自主辦學的生機活力。結合中央關於選優配強縣級教育部門局長的要求,提出打通幹部交流通道,原則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班子中,富有教育管理經驗的人員達到50%以上。提出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為學校自主辦學提供更大空間。其中,全市推行以「總量控制、學校聘任、經費包干、自主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新型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將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公開招聘面試組織權下放至區縣人社、教育部門及市教育局;將中級職稱評審權下放到區縣及市級教育聯合體的「名校」,初級職稱由中小學、幼兒園自主評審;選拔任用公辦中小學(幼兒園)班子副職人選,教育主管部門要充分尊重學校校園長、黨組織書記的提名權、建議權。
《意見》最後是強化工作保障的相關內容,主要從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監督考核、安全保障、宣傳引導等5個方面提出要求。其中,重點強調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在文件制定過程中,市級組織、編制、發改、財政、人社、資源規劃、住建、文旅、城管等部門已經研究形成或正式印發了支持和保障教育改革發展的具體措施,有力保障後續工作落實。
《三年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和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任務
《計劃》分為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3個部分。其中,從6個方面,梳理出20項具體措施,通過細化量化各項任務,明確責任部門等方式,確保各項目標如期保質完成。
隨着《計劃》對外公布,許多媒體已經做了比較全面、深入的解讀。《計劃》提出的若干重點任務尤為值得關註:
一是加快學校建設,保障學位供給。未來三年,全市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30所,增加學位38.95萬個。其中,2020年秋季入學前,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70所,新增學位16.44萬個。為推動任務完成,市級設立三年不少於50億元的學校建設專項獎補資金,將根據學校建設任務完成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給予區縣、開發區差異化獎補。
二是提高辦學水平,擴大優質資源供給。為激發學校內生動力,將進一步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由學校自主選拔任用和管理中層幹部,自主設置內設機構。我市將設立2-4億元學校質量提升專項獎勵資金,每年對200所辦學水平提升成效明顯的學校給予獎勵。
在推動學前教育資源建設方面,到2021年,實現公辦幼兒園提升改善項目全覆蓋,新創建等級幼兒園100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達到65%。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在推動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辦學方面,2021年,創建100所義務教育教學管理特色學校、200所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示範學校;創建40所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樣本校,建設60個普通高中新課程基地,開展50所普通高中與高等學校聯合育人試點工作。全市創建普通高中特色學校45所,對100所普通高中基礎設施進行提升,建設300個學科教室、創新實驗室、社團活動室等特色部室。
三是推動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發展。加快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到2021年,創建6所省級高水平示範中職學校,20所市級高水平中職學校。確保將教育費附加的30%用於職業教育和技工教育。持續辦好特殊教育,2021年底前,每個區縣建立2-3所融合幼兒園,每個開發區原則上建立1-3所融合幼兒園;雁塔區、灞橋區、未央區、高新區、西咸新區各建1所特殊教育學校,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6%以上。
四是提升師資素質,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到2021年,全市將培訓教師6萬人次;培養市級骨幹教師3000名、卓越教師500名和教育家型教師100名。每年將召開全市校長大會,表彰獎勵優秀校園長。同時,加強校園長培訓,到2021年形成校園長隊伍成長型、專家型、領航型人才梯隊培養體系。
五是實施教育信息化升級和科學開展質量監測評價。全面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建立西安教育管理大數據平台,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和西安市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台應用,常態化開播與教材同版、教學進度同步的「名師公益優課」。在開展質量監測評價方面,加強對縣域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學生髮展質量的監測評價,並將監測評價結果納入對區縣、學校的考核。
發布會上,各相關職能部門就社會關注的提升辦學質量、教師隊伍管理、教師編制和薪資待遇、教育用地規劃和審批、教育財政支出等方面進行詳細解答。
參考文獻
-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什麼?這篇重要文章說清楚了,搜狐,2020-07-15
- ↑ 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怎麼組成的?,搜狐,2017-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