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模式識別專業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模式識別專業委員會成立於2014年,委員來自國內70多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業單位。專委會的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各類模式的表達、分類與識別問題等,通過研究人類模式識別的機理以及有效的計算理論與方法,為開發智能系統提供技術儲備,為探求人類智力的本質提供科學依據。專委會從2016年開始定期舉辦「模式識別專家講壇」,邀請講者均為國內模式識別領域權威專家學者,成為專委會的品牌活動。專委會旨在團結和組織我國模式識別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加強人才培養,促進學術界與工業界的合作,承擔知識普及、建言獻策等社會服務工作,為提升我國在模式識別領域的科研、教學、應用水平以及國際影響力做出貢獻。

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專業委員會於1986年11月在太原山西大學成立,同時召開了第一屆學術會議。專委前身是人工智能學組,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王湘浩先生創建。專委覆蓋內容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知識表示與推理、機器學習、知識工程、智能規劃、啟發式搜索、數據挖掘、計算智能、神經網絡、演化計算、分布式人工智能、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信息檢索與抽取、智能系統應用等。專委致力於聯繫和團結本領域廣大研究人員,組織學術活動,增進學術交流,促進我國計算機學科人工智能領域研究與應用的發展。專委運行規範、活動活躍,學術[1]水平能代表華人學者在該領域的水準,受到該領域人士的高度認可。

相關資訊

為數字經濟增智、為創新名城添彩,第十一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2022年9月17-18日,由中國人工智能[2]學會主辦,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政府、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支持的2022第十一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CIIS 2022)在廈門圓滿落幕。為期兩天的論壇,吸引了線下線上累計參會人次超550萬。

加速AI應用場景落地

主題論壇、院士話AI、15場專題論壇,以及7場同期活動共同構成了精彩紛呈的CIIS 2022。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輪番分享前沿觀點,涉及熱門議題超過20個,產學研各界共同解析行業應用需求、解構商業實踐現狀、探索產業未來路徑,加速了AI應用場景落地。

洞察產業最新風向

從理論探索出發,到行業應用中去。桂衛華院士、何友院士、趙春江院士、張勤院士、任繼福院士、張建偉院士以及周斌博士、何曉冬博士在主題論壇上的精彩報告,幫助產業各界實時把握最新動態。戴瓊海院士、何友院士、王恩東院士圍繞「人工智能與元宇宙」主題帶來的深度對談,以前瞻視角洞察了產業未來風向。

破解產業痛點難點

十五場專題論壇、七場同期活動,橫跨智能交通、智慧司法等不同產業,垂直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和技術創領者,分享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應用,合力打通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的鴻溝,探尋破解產業痛點和難點的最優解。

搭建會地合作橋樑

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在推動區域智能產業發展征程中,樹立了「一年一城市」的鮮明標籤,承載着學會賦能地方、深根區域的服務理念,成為了會地合作的有力橋樑。當前,廈門正在全力構建人工智能產業聚集高地,CIIS 2022作為展示與交流的平台,將中外智慧與經驗交匯廈門,進一步促進了當地智能產業生態建設,為打造數字廈門增添了新的光彩。

隨着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向深、向實、向細融合發展,智能產業已完成了從理論探索到技術研發,再到應用轉化和行業賦能的實質性躍遷,正在全面加速各行各業智能化、數字化變革。2022第十一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的舉辦,既為產業鏈各端的持續創新帶來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也為智能產業高質量、規模化發展提供了多維度的策略參考。

參考文獻

  1. 「學術是不分語言的」,搜狐,2020-09-08
  2.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麼,搜狐,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