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China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change Centre,CICEC)成立於1984年,是從事民間國際文化交流的全國性、非營利性、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接受文化部和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1]

組織概況

發展歷史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於1984年經中央批准成立的第一個全國性對外文化民間團體。2014年是文化中心成立30周年。2014年10月29日,文化中心30周年紀念大會將在京隆重召開。[2]

文化中心的發展,始終得到中央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王兆國曾先後擔任文化中心理事會理事長,現任文化中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

1994年,江澤民總書記為文化中心成立10周年題詞:「搞好對外文化交流,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服務。」

1999年,時任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同志接見出席慶祝文化中心成立15周年暨第三屆理事大會全體人員,高度評價文化中心工作,併合影留念。30年來,江澤民、胡錦濤等13位常委、19位中央領導同志都曾撥冗參加文化中心主辦的重要活動。

文化中心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指導下,富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迄今,已組團出訪美洲、歐洲、亞洲20多個國家,接待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團組2000餘批次、33000餘人次,舉辦2000餘場次演出展覽、會議論壇,涉及領域涵蓋了文化藝術、科學技術、政治經濟、民族宗教、教育管理、新聞出版、學術研究等多個方面;所屬機構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和國際文化交流傳媒有限公司,出版發行4000多種圖書、3000多種音像製品。這些活動對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化中心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深入開展對外文化民間交流活動,有力服務國家對外工作。率先開展對美文化交流,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後民間國際文化交流的精彩篇章。

1984年至1988年間,邀請美國波利尼西亞文化中心代表團訪華,受到李先念主席、李鵬副總理的接見。

文化中心廣交四海朋友,大力開展民間外交,積極促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在我國與阿聯酋新加坡以色列韓國等國的建交過程中,文化中心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文化中心積極作為,服務國家外交工作大局,有力傳播我國改革開放、和平發展的理念。

1992年,中韓建交之際,邀請韓國浦項制鐵代表團訪華,受到朱鎔基的接見。

文化中心傾力扶持、打造主流、高端文化品牌,對外文化交流工作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在國家對外宣傳和公共外交領域發揮了獨特作用。

2007年,舉辦中國西班牙文化年系列活動,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索菲婭王后出席。

2013年,合作舉辦中非合作圓桌會議。

文化中心緊扣時代脈搏,着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獨具特色的文化交流平台,影響廣泛。

1992年至今,邀請法國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來華30多次、巡演400多場次,使之成為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鋼琴大師,並引領了一代中國人對鋼琴的熱愛。

文化中心及其所屬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公司開展高水平文化藝術活動,舉辦國外名家、不同流派的畫展、藝術展,以及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文化年、藝術節、音樂節活動,異彩紛呈;邀請德國奧地利俄羅斯烏克蘭英國等國的交響樂、芭蕾舞、現代舞、歌劇、話劇等著名藝術團體,以及國際頂尖音樂大師來華競演,熱力不斷;舉辦中國民族器樂、戲曲音樂會,組派中國藝術家、藝術團赴境外,傾情演出,美輪美奐。文化中心推出的近2000場文化藝術活動,流行與經典佳作迭出,華美樂章和視覺盛宴相互交融,呈現了文化藝術的精美與厚重,獲得了廣泛讚譽。

文化中心關注科技、經濟及社會人文交流,組織開展論壇、講座、調研等高層次、高質量學術活動,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1984年,舉辦「振興中華——海外赤子心」座談會,為我國經濟建設出謀劃策,彭真鄧穎超習仲勛等中央領導同志出席會議

文化中心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建設,設立公益專項基金,助力我國教育文化事業。文化中心所屬中國國

際文化交流基金會,募集協議資助款2億5000萬人民幣,設立7個專項基金。面向全國18所師範大學設立德教雙馨教師和優秀師範生獎勵基金,為期14年,已成為教育部師範教育最重要的資助項目;專項資助四川、貴州等西部省份25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優秀代課教師和學生,已達7000人次;資助設立5屆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是目前國家級藏學研究最高獎;結合師範特色,在北京師範大學搭建育人平台「瀚德學院」,專項資助、培養高端國際化人才。文化中心基金會的公益活動,樹立了堅守三尺講台的典範,激勵後備教師人才擔當重任,為貧困學生點亮青春自信,為教育興邦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2007年以來,基金會設立英華基金未來基金縮略圖,資助西部省份25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優秀代課教師和學生。

文化中心充分發揮地域文化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後成立了文化中心,在各自理事會的領導下,結合當地資源,廣泛開展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活動,為推動國際合作穿針引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全國形成了有效的工作網絡。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如今已成為中國對外文化民間交流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今後將在中國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努力打造成為國內一流、世界著名的文化民間團體,為中外文化交流、世界和平與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3]

組織宗旨

加強中國和世界各國、各地區人民的相互了解與友好合作,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對外文化交流,為我國文化繁榮、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服務,為世界和平、人類文明作貢獻。

組織機構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全體會議。理事會由科學家、藝術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及政治外交、文化教育、經濟科技、藝術體育領域的著名學者、知名人士組成。第一至三屆理事會理事長由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同志擔任。2004年,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由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同志擔任。2013年,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同志擔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