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國旗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國旗。旗面自上而下依次由淺藍、鑲兩條紅邊的白、淺綠三色條紋組成。淺藍色條紋左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十二顆白色星星(三行,分別按每行3顆、4顆、5顆排列)。[1]

目錄

信息

中文名:烏茲別克斯坦國旗

形 狀:長方形

長寬比例:2:1

色彩構成:淺藍、紅、白、淺綠

使用時間:1991年11月18日

起始時間:1991年10月11日

國旗簡介

烏茲別克斯坦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面自上而下依次由淺藍、鑲兩條紅邊的白、淺綠三色條紋組成。淺藍色條紋左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十二顆白色星星(三行,分別按每行3顆、4顆、5顆排列)。

藍色是突厥人的顏色,也是帖木兒旗幟的顏色:藍色也象徵永恆的天空純淨的水白色象徵和平、出門平安的祈願,象徵思想與行動的淨化鬥爭綠色則為自然、新生命的顏色,也是伊斯蘭的顏色。紅色鑲邊象徵旺盛的生命力,連結了美善的思想、永恆的蒼穹、地球上的行為。新月象徵新的共和國12顆星象徵一年12個月黃道十二宮,象徵自強不息

國徽

烏茲別克斯坦國徽呈圓形,圓面上有一隻展翅的吉祥鳥,背景是冉冉升起的太陽和碧綠的原野,圓面上端為一顆八角星,星內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圓周兩側為國旗顏色之飾帶捆束的棉桃和麥穗。

烏茲別克斯坦簡介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語:Oʻzbekiston Respublikasi,英語: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簡稱烏茲別克斯坦,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1991年從前蘇聯獨立。是世上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另一個為列支敦士登)。[2]

烏茲別克斯坦歷史悠久。9至11世紀,以突厥人、東伊朗人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烏茲別克民族形成,建立喀喇汗國,伽色尼王朝等。13世紀被蒙古人征服。14世紀中葉,突厥人阿米爾·帖木兒建立以撒馬爾罕為首都的龐大帝國。16至18世紀,烏茲別克人建立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浩罕汗國。19世紀60至70年代,部分領土併入俄羅斯。1917至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成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1991年12月8日得到承認。 和許多其他獨聯體經濟體一樣,烏國在經濟轉型的頭幾年裡有所下滑,而到1995年後開始復甦,這得益於政策改革的累積效應開始起作用。[3]

該國現在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產國和第2大棉花出口國,世界第7大黃金生產國,同時烏國也是區域內重要的天然氣、煤、銅、石油、銀和鈾生產國。該國亦為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道路平穩轉型的獨特範例。 烏茲別克斯坦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歷史上與中國通過「絲綢之路」有着悠久的聯繫。

地理位置

烏茲別克斯坦位於北緯41°16',東經 69°13' ,是中亞中部的內陸國家,西北瀕臨鹹海,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克曼斯坦和阿富汗斯坦毗鄰。

氣候

屬嚴重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夏季漫長、炎熱,7月平均氣溫為26~32℃,南部白天氣溫經常高達40℃;冬季短促、寒冷,1月平均氣溫為-6~-3℃,北部絕對最低氣溫為-38℃。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為80~200毫米,山區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冬春兩季。

自然資源

烏茲別克斯坦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儲量總價值約為3.5萬億美元。截止2014年,探明有近100種礦產品。其中,黃金探明儲量3350噸(世界第4),石油探明儲量為5.84億噸,凝析油已探明儲量為1.9乙噸,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 為2.055萬億立方米,煤儲量為18.3億噸,鈾儲量為18.58萬噸(世界第7), 銅、鎢等礦藏也較為豐富。截至2014年,烏茲別克天然氣開採量居世界第11 位,黃金開採量居第9位,鈾礦開採量居第5位。

非金屬礦產資源有鉀鹽、岩鹽、硫酸鹽、礦物顏料、硫、螢石、滑石、 高嶺土、明礬石、磷鈣土以及建築用石料等。

動物資源包括有97種哺乳動物,379種鳥類,58種爬行類動物和69種 魚;植物資源有3700種野生植物。森林總面積為860多萬公頃,森林覆蓋 率為12%。

烏中關係

中烏於1992年1月2日建交以來,雙方在經貿、投資、交通、通信、能源和非資源領域合作成果豐碩。據烏方統計,至2011年年底,中國對烏投資總額逾40億美元,是烏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一大投資國、第一大棉花買家、第一大電信設備和土壤改良設備供應國。在烏中資企業數量已增至近400家,涵蓋能源、交通、通信、機械、化工、建築、農業、金融等各個領域。兩國鈾礦合資企業已成立,並成功啟動勘探開發項目。此外,昆格拉特鹼廠、德赫漢納巴德鉀肥廠以及在建的錫爾河州合資企業「鵬盛工業園區」等大型項目都是中烏務實合作的典範。與此同時,中國企業還成功升級改造了阿漢格朗水電站、安集延2號水電站和土庫馬奇-安格連鐵路等。

2005年5月卡里莫夫總統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中烏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使中烏關係邁上新的台階。烏茲別克斯坦作為上海合作組織重要成員,雙方在政治、經濟、反恐等領域的合作成果顯著。2010年6月胡錦濤主席赴烏茲別克斯坦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並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進一步推動了中烏外交、經貿關係發展。卡里莫夫總統多次訪華,於2001年、2006年和2012年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2008年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14年來華出席亞信峰會。 2012年6月,卡里莫夫總統訪華期間,中烏雙邊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成功訪問烏茲別克斯坦,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了《中烏關於進一步發展和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和《中烏友好合作條約》。[4]2013年11月,李克強總理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 第12次會議並發表講話。

2014年8月,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里莫夫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決定,繼續相互堅定支持,深化合作,攜手 共建平等互利、安危與共、合作共贏的中烏戰略夥伴關係。[5]

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同來華的烏第一副總理兼財長阿濟莫夫共同舉行中烏政府間合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暨第三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2015年9月,烏總統卡里莫夫來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2015年12月,烏第一副總理兼財長阿濟莫夫來華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總理會議及世界互聯網大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