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臺灣省國民中學教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臺灣省國民中學教室
圖片來自thenewslens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臺灣省國民中學教室是指中華民國於1968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教時,統一由成功大學教授王濟昌為新建國民中學設計的教室,當時全臺灣省新建的國民中學幾乎都使用這款設計興建。因其建築特色,又有折版式建築校舍、

由於其設計先天不良,後天又無補足,九二一大地震時造成中臺灣許多國中教室倒塌。

背景

1968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指示在臺北市臺灣省以及福建省金門縣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大量新建國民中學,臺灣省境內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負責。

為讓建築快速完成,全臺灣省新成立的國民中學建築皆由省教育廳委託臺灣省立成功大學(今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系設計,成大建築系方面交由教授王濟昌負責設計[1]。當時,全臺灣僅陽明山管理局轄下明德國中、新民國中、至善國中及陽明國中四所學校校舍的建築,交由與陽管局局長潘其武熟識的女建築師修澤蘭設計。

為了讓全省的學校能夠了解其規劃、設計,省政府教育廳編製《學校建築規劃及設計注意事項》,作為推動九年國教建築設計之標準,並於1968年3月28、29日辦理臺灣省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新建國民中學校舍工程人員研討會。

建築

王濟昌設計了10種設計圖[2];可以分為一層樓、二層樓和三層樓式的建築,並皆具有「折版式屋頂」[3]、屋頂正立面為三角形等特色、大面開窗。二層樓、三層樓建築也具有懸臂式走廊、垃圾垂直運輸通道等特色。

分布

目前全臺灣仍有多所國中擁有此款教室,如雲林縣內就還有16間學校、大約30棟這種建築[4]

參考文獻

  1. YouTube上的《獨立特派員》第498集〈波浪留不留〉
  2. 羅東鎮國華國中9年國教校舍. 臺灣大百科全書.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18-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4). 
  3. 雲旭樓保存聯盟. 搶救九年國教標準校舍—北港建國國中折版式屋頂校舍群. [2018-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5). 
  4. 張祐銘; 陳逸文. 折版式校舍留不留 九年國教校舍拆建引爭議. 新唐人亞太電視. 2017-08-18 [2018-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