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江市柴桑區江洲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九江市柴桑區江洲中學2020年4月7日,在柴桑區教體局等上級有關部門的安排和指導下,柴桑區江洲中學如期進行了九年級的復學工作,教師和學生準時到校並按疫情防控相關要求進行了實際操作;吳校長召開了教職工會議,對復學後各項工作作了布置,並對體溫檢測、衛生安全等工作作了重點強調。

校園諮詢

柴桑區江洲鎮舉辦江洲中學六四、六五、六六級師生捐資助學儀式

4月15日上午,江洲中學舉行六四、六五、六六級師生捐資助學儀式。柴桑區江洲鎮關工委主任葉德文主持會議,愛心人士代表黃林松、江洲中學黨支部書記張廣平、受助學生代表劉梓付欣分別進行發言。

會上,江洲鎮副鎮長鍾亞芬對受助學生們提出三點希望,要錘鍊品質,堅定信念。困難並不可怕,越是艱難困苦越能磨鍊人的心性。希望同學們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希望同學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環境,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發奮讀書[1],刻苦學習,增長才幹。要學會感恩,回報家鄉。希望同學們常懷感恩之心,用優異的學業、陽光的心態、積極向上的人生,回報社會、建設家鄉。

數字校園

「數字校園」 發展歷史可追溯到上個世紀,國外數字化校園建設起源於1990年美國克萊蒙特大學教授凱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發起並主持的一項名為「信息化校園計劃」的大型科研項目。我國高等學校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大多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並得到快速發展,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並強調了要利用信息技術[2]來推進教育的改革。我國「數字校園」就是在這一教育改革的理念上提出來的。在隨後的數字校園建設實踐過程中,數字校園的理念得到了逐步擴充和完善[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