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鄉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鄉趣》中國當代作家楊文禮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鄉趣

此「鄉」僅指我的家鄉。生我養我的故鄉——志丹縣城。

志丹縣,位於陝西省北部,延安市西北部,東接安塞,北鄰靖邊,西北與吳起相連,西南和甘泉交界,南部與甘泉、富縣毗鄰,總面積3781平方公里。地屬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最高達1741米,最低為1093米,相對高差648米。以洛河、周河、杏子河三大水系網形成三個自然區域,稱西川,中川,東川。境內溝壑縱橫,梁峁密布,山大坡陡,河谷深切,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較為豐富。

志丹縣原名保安縣。在這塊土地上,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已發現有60多處原始村落遺址。周、秦、漢、唐更是煙火旺盛,留下不少古蹟。保安之名始於宋,宋之前無建置。西周屬狄。春秋屬北狄。戰國時地處北地郡與上郡交界處。秦漢時仍由北地郡和上郡分制。三國兩晉屬匈奴地。隋屬延卅地。唐武德二年置永安縣,不久併入金明縣。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置保安軍,寓永保安寧之意。公元1130年保安地歸於金,金廢保安軍置縣,後又升為州。1269年元降保安州為保安縣。明、清、民國仍沿舊制。1936年為紀念民族英雄劉志丹而命名志丹縣。

我是1954年12月生於志丹縣城,1983年離開。基本每年都回家鄉,日新月異,縣城如今變得繁華亮麗。但兒時縣城的模樣永恆的刻在記憶中。每次夢中的家鄉都是兒時的模樣。我現已退休三年,隨着歲月流逝,擔心某一天會因記憶的損喪,而想不起兒時縣城的模樣,就是現在回縣城,已是面目全非了。家鄉變得富裕漂亮,但我還是忘不了那貧瘠且過於樸素的兒時家鄉。我藉助縣誌,想用文字把兒時縣城的模樣描述一二,想了這麼些年,終於下筆描述,心裡有的可能只能表現出一二而已。

先說說城郭變遷。志丹縣城所在地一一保安鎮即古保安城,位於本縣中部,周河二、三級階地上。地處東經108度46秒,北緯36度46秒,海拔1218米。史料記載,保安城初建於唐朝。唐咸亨年間(670-674),曾住禁軍於此。貞元十四年(798)改建為神策軍。後置永康鎮。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置保安軍,保安城因之而得名。范仲淹知延卅時,保安城增築栲栳砦,位於古保安城東北(我小時候,破毀的城牆尚有,就是馬岔果園所在的地方,從河畔沿攀上栲栳山,也叫高岇山)。金大定十一年(1171)廢保安軍置保安縣,二十二年(1182)升為州。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降保安州為縣。州、縣治均於此。明洪武二年(1369)起,保安縣城幾經擴建、改建,初具規模。清保安縣誌載:「明洪武二年(1369),縣丞洪道修之;嘉慶四十年(1562),吏目郭邦靖修之;萬曆三十三年(1606),知縣陳桂芳修之。周九里三分,高二丈,池深一丈。」明弘治《延安府志》載,當時的保安縣城南北四條街,東西四條街,縱橫交錯,縣署衙門居於城中。明崇禎中因連年戰爭,縣城遭到嚴重破壞。後截西南一角為城,周長一里五分,東西街道,城門開東南角,僅可通車馬,西南角一個小門,僅可行,北門不開,名為小城。清順治年間(1644-1662),知縣張嗣賢擴建縣署衙門,東西兩旁修兵房數間,並修城南樓一座,名為迎熏樓。同治六年(1867),回民起義軍攻破保安城,匪盜趁亂四起,房舍焚之殆盡。十一年(1872),湘軍協鎮唐成遂率防勇駐守保安,就殘牆斷壘進行補修,成陋城一座,開西南二門。光緒二十一年(1896),知縣丁秉乾又在原基礎上稍加修葺,添兵防四所,倉庫一所,城小而狹,形如釜底,民不願居住,兵不能守其沖。自修復之後,城內無人居住。至清末,保安城已有殘城故址三處。清《保安縣誌略》載:「今閱城故址,三城如聯珠,緣山南東,西臨周水,水自北來至沙道子折而東抵城足,又折而西,繞城半周而南。縣東北上有故城踞山如箕,下濱於河,或即栲栳故寨。城左下有谷,城而南上為鐘樓山,有城突,如東枕嶺脊,西飲河唇,與北城對峙。縣東城樓,南府郭,若半環,謂之南城。頹垣斷壘,雖非昔日舊觀,而規制依然宏廓也。」民國年間,國民黨保安縣政府遷往永寧山寨子,保安城日漸衰落,除國民黨高桂滋部駐一個營外,居民寥寥無幾。

1935年,保安縣解放。1936年6月保安改為志丹。1936年7月至1937年1月,中共中央機關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進駐志丹,志丹城成為領導中國革命的中心,被稱為「紅都」。1947年,國民黨胡宗南部進犯陝甘寧邊區,保安城又一次遭受破壞。

新中國成立後,縣城建設不斷發展,殘城故地崩裂倒塌,先後拆除,新型建築拔地而起。至1995年,除炮樓山、高峁山山坡及二道街中段,側西有幾處斷殘舊城牆外,保安古城遺蹟已了無存在。1995年出的《志丹縣誌》載:今志丹縣城,東依炮樓山和小石山,西臨周河,北處馬岔台,南至柳樹坪,建成面積1.2平方公里。有南北長街兩條,東西巷道四條,設農貿市場兩處,黨政機關和事企業單位150多個,個體私營商業、服務、加工等行業300多家,常住人口12869人,其非農業人口9709人,暫住人口1447人。1995年縣城已是大改觀了。我銘記的縣城是五十、六十年代時的。縣城被東面的炮樓山和小石山擁抱着,從城隍廟溝至前橋溝,從炮樓山頂烽火台向北伸下一道土城牆,一直到城隍廟溝南沿,抱攬北部沿向西直到周河邊,再向南約一里多,經西陽溝口,一直延續到石子園子,經白老五園子再向東,過城上小石山,南沿也就是橋溝了。在西陽溝口東對的地方,有大路,大路北側是縣委西邊城牆最高處,像小山峰似的。它又向北連着一個四方小城,城牆完整,城牆根底全挖成窯洞住人,城牆高在十米以上,牆上面寬有四米許,聳着一個個煙囪。上面長着麻黃、枸杞、粘草等,我們小孩經常在上面玩耍。小城四方形,邊長百米左右,裡面有畜牧局,奶牛場,水利局,縣中隊曾一度也在裡面。東面中間開大缺口是路。小城裡面爛磚破瓦成堆,縫隙里長着高大的臭蒿和成片的蕁麻,不小心碰在身上,又蟄又疼,發紅髮腫,只有隨手扯一把臭蒿葉,揉碎擦摸,手和發腫處變成青綠色,可止疼癢。小城北牆外是一條深溝,是從志丹陵東側一直向南延伸約三四百米,到小城北城牆又轉向西,通周河。這條溝叫志丹陵前溝,溝東面依次是菜園,莊稼地,縣醫院西牆(太平房就在西牆邊),又是萊園子,才到一片民房區。溝西基本是中學的範圍。溝也是大路,深約15米,北邊上長坡,直北就上志丹陵坡,東側有《死猶生》石碑,北上50米後到志丹陵大門。長坡上來,向西偏一點就是大路,此路是頭道街直通過來,在志丹陵坡前交叉,偏西五六十米後,又向北延伸,路東是莊家地,露西是縣體育場。體育場長方形,南北有百二十米,東西不足百米,大門向東,出去就是大道;西邊留有小門,外面是從南到北過境公路,石子壓鋪,公路西邊是縣城西城牆,城牆外,很窄的地畔,長草或有人種幾行莊稼,地畔西臨周河,高在二三十米。從頭道街延伸向北的這條大道,在北城牆西頭與過境公路交叉,公路向北,穿過牆缺口,過城隍廟溝橋,向北五六十米後,向西北拐,又百米左右,又出城牆缺口,下過周河,經馬岔台地邊河道地,向北去二道河,沙道子方向。過河處西北邊是馬岔生產隊。在北城牆西頭,交叉後的從頭道街過來的路,偏西,過另一個城牆缺口通下周河,是在城隍廟溝河水西入周河的南面,也有路通往馬岔。過城隍廟溝小河,東北坡上面就是縣屠宰廠,平時還養着豬,縣城肉食主要由該廠提供。

我小時候,上述的城牆雖殘斷不已,但大輪廓仍實實在在,環城牆只要能住人處,都打了窯洞住人,城牆堅硬,打窯洞住人,沒聽說窯塌傷人的是事情。沿牆根往裡挖寬約丈余,深約兩丈的窯洞,收拾出來,就是生兒育女溫馨的家;再在門前整理小院菜園什麼的,籬笆一聳,就成獨家小院;但又左鄰右室抬頭可見,氣息相聞。我有許多同學,就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當時縣城北高南低,北面最高處是志丹陵,她是靠近炮樓山北坡,坐北向南建造的,在大門口可俯視縣城。大門樓高大雄偉,兩邊磚圍牆,進大門口,北向陵園有近百米的緩坡路,寬五六米,全用青磚平鋪,路兩旁是密密的小柏樹叢,柏香沁人肺腑,有花磚欄分隔;小柏樹叢有一米多寬,叢外是槐樹林,偉岸挺拔,樹下茂草覆蓋,槐樹蔭基本把天空能遮蔽。每年五月,槐花綴樹,香飄全城。陵園是另一個四方院子,磚砌花牆,大門是半圓形拱門,走進去,迎面是地上凸起的半個地球,上面樹立着石碑,浮雕中國地圖及突出陝甘寧邊區地圖;後面是一個碑樓,磚石建築,還可上到樓上;最後是靈堂,從東向西,五個大磚石窯洞,頂上面可上人,有穹形墓冢,立碑「劉志丹將軍之墓」。陵園四方四正,四角內建四個亭子,陵堂五個磚石窯洞外鑲嵌有石碑,陵園四周也均勻分立着石碑,鐫刻的全是中央及西北局領導題辭。整個陵園插空聳立着杏樹,還精心種植着牡丹、芍藥等花卉,四時基本有花香守伴。志丹陵的杏又大又甜,是志丹名杏。杏花開時,整個園林一片香雪海。想吃志丹陵的杏,從小孩兒知吃起,就是我們期盼和奢望。

城隍廟溝北面是高岇山,是縣城四周最高的山。山的西面到河邊,也有一圈城牆遺留,是栲栳城,也叫栲栳砦。規模與現縣城相仿。城南邊是前橋溝,一條小河,一座石橋叫前橋。前橋的北和南都長一棵大白楊樹,人們叫背當樹。北面樹最大,得四五個大人才能圍抱,樹冠也是很繁茂,是南進縣城的標誌物。前橋溝北坡住戶不少,很多是城關社員 ,就圍着大樹圈了一個牛圈養牛。多年牛糞尿浸蝕,大樹終究沒抗得住。溝對面偏南點也有一棵大白楊樹,稍小於北面這棵。當年紅軍大學辦在橋溝南面寨子山北邊底的石窯洞,有時上課就到大樹底下,據說毛澤東、朱德、林彪等人均在樹下講過課。這棵樹後被保護起來,也用磚圍了個護台,但上世紀70年代後期,也枯死挖掉了。前橋溝橋過了向北,就是縣汽車站,路通頭道街,通西河沿過境公路。特小的時候,車站是靠東小石山南根下,車站西邊,街頭中間還有一座廟,好像叫關老爺廟還是別的什麼,那在50年代中期已折除了。

兒時的街道,頭道街,即舊街,位於炮樓山與小石山根,始修於明代,南北走向。南邊從車站開始向北,街東邊依次是糧站,電廠,尚家園子,亂墳窊,槐樹窊,木業社,百貨公司,招待所溝,招待所,陳貢院子,舊居,兵役局,後公社到志丹陵;街西邊,從南到北依次是周開紅店,鐵業社,董家騾馬店,毛毛匠(實為毛紡藝術家,當地形象叫毛毛匠,入城隨俗)巷子,郵電局,電影院巷子,商店,陳登煥雜貨店,縣聯社,劇團,市鎮管區,銀行,磚窯院巷子、李清海診所,農行,官井巷,縣醫院,馮家菜園子。小時候是土路,有的地方鋪石頭,凹凸不平,小孩走跑,時不時絆倒嘴啃地。據縣誌:1974年以前為土質路面。1975年進行修補,拓寬,加長,改造為渣油混凝土路面。1986年返修,用瀝青混凝土鋪築路面,為一坡式。1991年用瀝青混凝土重新造面,北起周河鄉政府與二道街銜接,南至汽車站銜接環城路,全長1097米,道路寬6.3-7米,紅線寬度14米,兩邊人行道各3.5米,路沿用磚,石塊砌築。沿街兩旁栽植中槐、白蠟等樹種,建築有樓房、平房,臨街最高建築為樓房五層19米。

兒時的二道街沒完全形成。從志丹陵溝向南,到小城稍向東拐30米左右,又向前是條土路,路東邊是菜園,官井巷,白四騾馬店,西邊是小城東城牆,住滿居民。在白四騾馬店西大門外,大路向南上坡約20米,銜接磚窯院巷(也叫少爺巷、銀行巷),拐西一點再向南,直到生化廠,被舊城牆所擋,只能向東拐入毛毛匠巷,與頭道街相交。這條街西邊是西城牆家屬區,縣委,我家大院落,縣政府,新華書店,百貨公司,石子園子,白老五園子。東邊是小學,小學也是四圍有城牆,劉蠻虎家,汪占鰲家,吳振寬家,小學西大門,縣聯社,影劇院,影劇院巷(通頭道街),郵電局,藥材公司,毛毛匠巷子。在縣委和政府之間,有大路向西,直抵西河沿,與西陽溝對照。路南是縣政府大院,路西邊是家屬院,路東口是我家大院,縣委大門,直抵西河沿。我記事的童年就在這裡度過,常去政府院子,坐北朝南,東西向青磚瓦房四五排,各個部門,每排20多間房子中間為過道房;最北是一排大磚窯,是縣長等住處。我和小夥伴常常去翻每排垃圾木櫃,用廢油印的油盒油紙捲成火把或火船,下到西河沿,在周河夜裡放火船。路東是小學,與我家隔路鈄對。我上幼兒園、小學都在此。據縣誌,二道街在頭道街西邊,為縣城正街。1972年--1974年,縣上動員機關幹部、居民、學校師生參加義務勞動,將一條深6米,寬8--10米、長350米的溝渠和一塊低洼地修整填平,用渣油混凝土鋪築,建成新街即二道街,與頭道街基本平行,相距100米左右。1985年又進行維修,用瀝青混凝土鋪築。1991年用瀝青混凝土重新造面。二道街北起城隍廟溝口,南至交通運輸管理站,兩端均與環城路交匯,全長1404米,道路寬9米,紅線寬度18米,兩邊人行道各4.5米,用水泥預製板和機制磚砌築。沿街兩旁栽植中槐、松、柏等樹種2000餘株,建築樓房和磚瓦房等,臨街最高建築為樓房五層19米。

現在的三馬路,風景休閒景觀集一身。過去僅是過境公路,公路靠周河邊,離河畔寬窄不一,均是菜園和莊稼地。現成路,環城西,繞半周,南北向,西臨周河,為延安(延安一定邊)公路一段。1962年12月始修,鋪築碎石,建成四級公路。1978年返修、拓寬,用渣油和碎石混凝土混合鋪築為三級公路。北起城隍廟溝口,南至橋溝口,全長1500米,寬為7.5米,為本縣,主要交通要道。現在,靠西邊太平山、石公寺山另修了過境公路。原過境路改造成三馬路,景觀路,西伴周河碧清湖水,是縣城靚點。

兒時的巷道。在頭道街與二道街之間,由北向南依次有4條巷道(據1995年縣誌,現在不止這些了),即官井巷,銀行巷,舊市場巷,農機廠巷。兒時的巷子,從北向南依次是:醫院小巷,從頭道街縣醫院曲彎拐折轉向西南,通往小城大路,僅能通過架子車,也是后街同學上中學的必經之路。官井巷,又稱紀念館巷,東是炮樓山底紀念館,西抵小城大路,長80米,寬4-5米。因官井水好而聞名全城。磚窯院巷(又叫銀行巷,少爺巷),長近百米,寬10多米,石頭鋪路。影劇院巷,長百米,寬不足3米,中間北面有舊戲樓一座,有廣場,「七月會」主會場。毛毛匠巷(後叫農機廠巷),長90米,寬10多米,因常有毛毛匠人在此紡毛線,織毛口袋而被人命名(我有同學的令尊大人就從事此工作,向前輩致敬)。

兒時縣城住戶,大多是傳統的是土、石窯洞和磚木,土木房屋。1954年,建成志丹縣第一座磚木樓,即原縣委辦公樓,共分上下兩層14間(孔)270平方米。下層為磚拱窯洞,間隔7孔;上層採用立柱與梁檁構架,磚砌體,八楹七廡,雙面坡向拱脊房,遮檐式青瓦制頂,房檐圍圍向上反曲,呈現舒展飄逸風度。樓上是大會議室,全是實木長椅,小時候沒少玩過。

還有一個印象深的建築是影劇院。1960年建成,屬大跨度鋼木框架混合結構建築,長44米,寬22.6米,面積1100平方米,由門廳、放映樓、觀眾池、樂池表演廳組成,有觀眾席1297席。據說是大躍進的產物,是延安地區當時最大的影劇院。小時候每到黃昏,就盼望有大人能帶我進影劇院看電影。文革中,公判,批判,逮捕、動員大會都在此。王廷璧書記被人抹黑臉,家父被人奪拐杖批鬥,都在此上演過。後影劇院消失,令我傷懷。

兒時的縣城模樣,我無法用筆再現,只能粗魯的描繪如此。現在的縣城繁華秀麗,方方面面非昔日可比,每次回故鄉,都有認不出的地方,令人驚喜異常。兒時的故鄉,將永留銘刻在記憶中,願今天的故鄉,越來越令人神往。

兒時的故鄉,別來無恙!向您致敬![1]

作者簡介

楊文禮,陝西志丹人,陝西省委黨校退休人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