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乾隆款琺瑯彩開光花鳥紋天球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乾隆款琺瑯彩開光花鳥紋天球瓶高55.6厘米,直口,長頸,斜肩,鼓腹,淺圈足,圈足為釉下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瓶外壁用紅、黃、綠等各種彩釉繪有十分精細的紋飾,藏者自認為是琺瑯彩,但從現存實物中從未有如此大尺寸的琺瑯彩瓷,且此瓶的彩釉呈色、薄厚等特點更接近粉彩瓷器,且彩釉呈色過新,部分呈色與真品相同呈色的差異明顯,底足處理過於粗糙,款識仿寫的過於瘦弱為現代仿品,但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成本價約600元。[1]

[]

瓷胎畫琺瑯,又名琺瑯彩瓷,創燒於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清代後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是漢族陶瓷藝術之瑰寶

瓷胎畫琺瑯是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用琺瑯料在宮廷內第二次燒成的一種極為名貴的宮廷御用瓷器,製品不多,極為珍貴,均秘藏於宮苑。「庶民弗得一窺」。其以潔白細膩的胎質,瑩潤如玉的釉面,明快艷麗的色調,精湛絕倫的繪畫技巧而深受喜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