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於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於全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65年9月
江西九江
國籍 中國
職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名譽院長

於全,男,1965年9月出生於江西九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198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1988年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波傳播專業碩士學位,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軍事通信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名譽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某研究所總工程師。2009年12月2日,44歲的於全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1],刷新了中國工程院最年輕院士記錄。於全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全國優秀歸國留學人員全國青年科技獎-求是工程獎等獎項。

於全院士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軍用軟件無線電網關"電台,解決了三軍協同通信這一世界難題,使我軍在通信技術研究上第一次走在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前面,擁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一流通信技術。

簡介

於全,男, 1965年9月出生於江西九江,中共黨員,1982年考入南京大學信息物理系,1986年本科畢業進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攻讀物理系電波傳播專業碩士學位,博士研究生學歷,研究員,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軍事通信學科(110503)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某研究所總工程師。2009年12月2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2012年3月10日受聘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名譽院長[2]

成長經歷

於全,1965年9月出生於江西九江。1982年,於全17歲時以九江市高考理科第二名的成績考入南京大學信息物理系,成為其母校同文中學和九江市三中的榮光。1986年,本科畢業後又考入以"西軍電"之稱蜚聲海內外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攻讀物理系電波傳播專業碩士學位,1988年6月30日,作為該校唯一入選的國家公費研究生,被派往在歐洲通信界大名鼎鼎的法國里摩日大學光纖微波通信研究所繼續深造。

初到法國,按法國規定必須首先取得攻讀法國博士的資格(即DEA),一年後,不服輸的他以全優的成績在來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同學中名列前茅。此後3年,在集光纖、通信、計算機等多學科為一體的法國里摩日大學光纖微波通信研究所,於全苦心修煉,先後取得了多功能光纖傳感器、光纖網絡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等3項重要科研成果,撰寫的6篇學術論文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創造的可調式光纖藕合器獲得法國專利,出色的科研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1992年5月11日,於全順利地通過了博士答辯,《多模光纖效應的研究及在光纖網絡CAD中的應用》作為一等論文,被列為里摩日大學的博士畢業論文範本,專家評判"非常出色"。尤為人稱道的是,於全在論文中解決了法國巴黎地鐵公司、煤氣公司、電力公司光纖網絡建設中的技術難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時間,法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外諸多企業、大學與研究機構紛紛邀請於全加盟,他卻毅然謝絕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優越條件與豐厚待遇,在1992年6月30日即他出國4周年這一天回到祖國,成為同期70多位留法中國留學生中第一個學成歸國的博士。

彼時,像於全這樣的人才,在國內是"寶貝疙瘩"。在首都機場,於全就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給"預訂"了,很快航天部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總公司也向他伸出了"橄欖枝",有意請他加盟的單位絡繹不絕。與於全同期回國的學者,不少選擇了高等學府,成為了行業領軍者,保持着在全世界行走的高度自由。那時,中關村已經出現了收入高達5萬元的年薪,像於全這樣的"海歸"精英,可以拿得更多。

這時,一位好友給他介紹了總參某研究所。所領導和於全促膝長談,談的不是條件,不是待遇,而是我軍目前的通信現狀及其與國外的差距。於全感覺自己的血管里有一股熱流在奔涌,他出人意料地謝絕了多個國內知名學府與大型企業的邀約,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部隊。這個選擇,意味着月薪300多元,而且,要受到部隊高度的組織紀律約束。

在當時,於全的選擇太出人意料,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他每天都在回答為什麼回國、入伍這兩個問題,只因為好奇、不解的人實在太多了。"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

於全含笑謙稱:"像我這樣的人,在中國比比皆是,但是有我這樣機遇的人不是很多,是部隊給我提供了幹大事的條件。要說起來,我當時的選擇也是一種思維上的創新。那時,國內洋博士不多,軍隊裡更是鳳毛麟角,因此,我到軍隊後很受重視。正所謂,別人不太容易想到的,往往是機會最多的;不隨大流,機會概率才會高。"

1992年9月4日,於全穿上國防綠,成為總參某研究所通信研究中心工程師,多年間,他歷任高級工程師、研究員、中心主任、總工程師,2009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之一。

研究成績

1992年從法國完成博士學業時,已是國際通信界密切關注的優秀人才。在法國里摩日大學光纖微波通信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的27歲的中國青年學者於全,曾把一個"謎團"留在法蘭西國土。這位留學四年,就取得三項重要科研成果和一項法國專利的年輕人,面對種種誘惑,他不為所動,毅然回國投身國防通信科研事業。1992年9月,他成為我軍一名通信科研人員。談起自己的選擇,於全自豪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覺得國防是國家存亡之道,為這個崇高事業貢獻青春和智慧,我永遠也不會後悔。"

於全到部隊後,發現當時我軍通信科研水平特別是科研起點不高,通信網絡化、數字化、自動化程度相對落後。於全像衝鋒陷陣的戰士一樣,向軍事通信科研的制高點發起了衝擊。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於全和他的兩名助手幾乎天天都把自己關在微機室里,面對枯燥繁瑣的計算機程序,反覆地編寫、修改,再編寫、再修改,整個系統光編制的程序就達幾十萬條,打印出來足有幾公里長……1994年12月,"野戰通信網信令級仿真系統"研製成功。這個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有10多個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如今這一成果已廣泛應用於衛星通信、無線通信、保密通信、電子對抗等軍事領域,產生了巨大軍事、經濟和社會效益。其中,"某通信網仿真系統"和"某通信網組網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和經濟效益;"某網關電台"解決了三軍協同通信這一世界性難題,使我軍在野戰通信技術研究上第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他始終瞄準世界軍事信息技術發展前沿,以強烈的創新精神不斷攻克一個又一個應急作戰準備的重點難點問題,先後主持完成了20餘項重大科研項目,特別是作為首要完成人和系統總設計師,他精心設計和周密組織,經過長期艱苦攻關,研製出了我國第一代戰術通信網,實現了通信保障模式的跨越式發展,為我軍打贏信息化戰爭提供了堅強有力保障。

1998年11月,於全和他的戰友們以最少的經費和最快的速度,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軍用軟件無線電網關"電台,成功地實現了我軍不同頻段、不同體制電台的互連互通,較好地解決了三軍協同通信這一世界難題,使我軍在野戰通信技術研究上第一次走在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前面,擁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一流通信技術。

他以強烈的愛國心和使命感,自覺把個人的發展與科技強軍的偉大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長期致力於軍隊通信科研創新並取得豐碩成果,是我軍通信領域優秀的青年學術帶頭人。

獲獎情況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

國家重點資助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全國優秀歸國留學人員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中國青年科技獎

全國青年科技獎-求是工程獎

全軍學習成才標兵

全軍通信系統優秀科技骨幹

總參青年標兵

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

總參優秀科技幹部

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第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標兵"

受聘情況

3月10日,通信工程學院名譽院長聘任儀式暨工作會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校區圖書館三樓報告廳召開。段寶岩校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友於全院士出席,學院老專家代表及教職工共200餘人參加了會議,黨委組織部、研究生院、校友總會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王躍利主持。 會議首先舉行了於全院士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名譽院長的聘任儀式。通信工程學院院長張海林簡要介紹了於全院士的簡歷及學術成就,段校長為於全院士頒發聘書並佩戴校徽,並向他受聘通信工程學院名譽院士表示熱烈祝賀和衷心感謝。 於全院士在發言中表示,受聘擔任母校通信工程學院的名譽院長,既感到心情激動,也深感重任在肩。西電擁有良好的科研環境、一流的師資隊伍和領先的研究成果,國防科研特色優勢地位十分突出,作為西電學子和名譽院長,將盡其所能,發揮橋樑作用,促使學校為國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於全院士就加強通信工程學院的建設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應強化應用牽引,注重科研的應用需求,爭取大項目、產生大成果;二是研究要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結合,通信工程學院要在互聯網的應用研究上下工夫;三是要強化跨學科研究,推動交叉學科的發展,特別是與認知、材料科學的交叉發展方面着力加強;四是在開闊研究視野的同時,要凝聚力量、凝鍊方向、形成特色,堅持特色發展;五是要堅持大學的育人根本,完成好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以一流的科研服務於優秀人才的培養。 段校長作總結髮言,他首先充分肯定了通信工程學院2011年所取得的成績,並指出,於全院士是著名的通信技術專家,在國內外具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此次受聘擔任名譽院長,既是西電的驕傲與自豪,也為通院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通信作為學校的傳統優勢與特色,其發展事關學校全局,學院應着眼於學校整體工作,立足於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奮發有為、奮勇拼搏,加快發展。段校長指出,2012年學院應重點抓好以下四項工作:一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善用"組合拳",在堅持高端引領的同時,增強青年教師群體的發展後勁;二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本科生要狠抓學風,研究生要重點做好導師隊伍建設;三是積極做好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重大評估工作;四是着力濃郁大學氛圍,加強思想、作風、組織和文化建設,提高大學文化軟實力。最後,他就推進學院建設和發展提出了三點思考:一是以找准國內外參照係為基礎,及時跟蹤、謀劃戰略、思考大局、形成策略、推進舉措;二是切實加強執行力,建立監督反饋機制,形成管理閉環;三是提升青年教師水平。一方面,青年教師要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凝鍊科研方向;另一方面,要知感恩、講貢獻,學會自我加壓,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爭創一流,為指標體系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於全院士目前還擔任《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主編 。

參考來源

  1. [1] ,央廣網, 2019-09-07
  2. [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