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雲南省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以北三公里處,規劃總面積1107.4公頃,濕地率達66.37 %。濕地公園內有罕見的大面積溶蝕湖群、峰叢與河流,又發育了喀斯特山原的石筍石牙,呈現了多樣化的喀斯特地貌特徵[1],成為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最大的特色與景觀價值。普者黑為彝語,意為「盛滿魚蝦的湖泊」。

2016年,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入選「2016中國百佳四季春遊好地方口碑榜」。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雲南省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境內,濕地公園規劃面積1107.4公頃,其中,湖泊529.5公頃、沼澤205.5公頃、林地259.1公頃、耕地85.5公頃、人工綠地23.2公頃、建設用地4.6公頃,濕地率達66.37 %。

地形地貌

普者黑喀斯特濕地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上游,是由湖泊、河流、孤峰、峰林、峰叢等構成複合生態系統,為喀斯特湖群和獨特自然景觀,普者黑濕地內喀斯特地貌景觀豐富,喀斯特洞穴遍布,類型全、數量多,構成區內宏大的洞群。主要地形地貌景觀資源包括溶丘和溶丘窪地、峰林、峰叢、孤峰、溶洞[2]與落水洞等。

功能區劃

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規劃面積550.2公頃,恢復重建區:規劃總面積145.5公頃,宣教展示區:規劃總面積70.9公頃,合理利用區:規劃總面積339.4公頃,管理服務區:規劃總面積1.4公頃,五個區域實施分區管理。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雲南普者黑濕地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水文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特有性。現有維管束植物823種,隸屬於151科。其中蕨類植物17科46種;裸子植物6科16種;被子植物128科,761種,顯示濕地公園內植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其中屬於國家II級保護珍稀瀕危植物4種即海菜花、野菱、扇蕨、箭葉大油芒。

動物資源

濕地公園內有兩棲動物6種,隸屬於1目3科;爬行動物10種,隸屬於1目3科;獸類16種,隸屬於6目8科;魚類89種,其中丘北盲高原鰍、丘北金線䰾和鷹喙角金線䰾3種為丘北喀斯特濕地特有種;鳥類208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共計22種,包括I級重點保護動物2種,即金雕、東方白鸛,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20種,它們是鴛鴦、蜂鷹、鳶、赤腹鷹、雀鷹、松雀鷹、普通鵟、白尾鷂、獵隼、游隼、燕隼、灰背隼、黃爪隼、紅隼、草鴞、領角鴞、斑頭鵂鶹、褐林鴞、黑翅鳶、褐翅鴉鵑;《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鳥類131種。

開發建設

品牌建設

2011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同意開展試點建設。

2016年1月,雲南省林業廳、省教育廳、共青團雲南省委批准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為「雲南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2017年12月22日,國家林業局下發《關於2017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林濕發〔2017〕148號),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基礎建設

濕地公園開展試點建設以來,丘北縣高度重視,始終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以《總體規劃》為指導,立足於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的基本情況與特點,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經過6年建設期,相繼完成了濕地保護與恢復、濕地宣教中心、濕地監測、濕地標牌體系、濕地保護管理站點、濕地基礎設施等建設,累計投資約1.42億元。

視頻

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 相關視頻

最美喀斯特景區雲南普者黑的美麗夜色
普者黑——感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與濕地湖泊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 喀斯特地貌 ,搜狐,2018-01-18
  2. 溶洞是怎樣形成的 ,搜狐,201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