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著名詩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著名詩句)

李白詩作
圖片來自搜狗網

「雲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所作《清平調》三首里的第一首的首句,是詩人設想雲朵想與楊貴妃的衣裳媲美,花兒想與楊貴妃的容貌比妍。詩人用擬人、誇張和想像等藝術表現手法,側面摹寫出楊貴妃亮麗的容顏和高貴的身份。

作品原文

清平調詞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字詞注釋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註解:

清平調:據清人王琦注,當是李白所創題的樂府。而據《通典》的說法,「平調、清調、瑟調,皆周房中之遺聲也」,故「清平調」大抵也是與之相類的曲調。檻:花圃的圍欄。華:通「花」。群玉山:神話中的仙山,《穆天子傳》說它是西王母住的地方,此處以西王母居處指代仙界,暗寓楊氏貌比天仙之意。瑤台:也是西王母的居處。韻譯:雲霞是她的衣裳,花兒是她的顏容;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如此天姿國色,若不見於群玉山頭,那一定只有在瑤台月下,才能相逢!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註解:

飛燕:趙飛燕,漢成帝皇后。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註解:

傾國:指絕代佳人得:使春風:代指君王韻譯: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美人與名花長使君王帶笑觀看。動人姿色似春風能消無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貴妃雙依欄杆。

創作背景

李白著名的《清平調》詞三首,是在興慶宮沉香亭上所作。沉香亭又稱「涼殿」,因用名貴沉香木構造而得名。其重檐四角攢尖頂,紅檐碧瓦,古樸雅致,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消夏納涼尤其是觀賞牡丹之地。

相傳,唐明皇攜愛妃楊玉環在沉香亭賞牡丹品美酒,逸興勃發的唐明皇即宣李白為其撰新歌詞助興。借着酒力,李白呼來宦官高力士為他脫去皂靴,又喚貴妃為他磨墨。

酒盡詩出,李白揮筆而成新詩三章。樂師李龜年歌詠,梨園弟子伴奏。連楊貴妃也命人拿來七寶杯,斟滿西域葡萄酒,敬於李白。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笛子來。沉香亭內外,牡丹齊放,花香陣陣,歌樂裊裊,一派祥和。

這三首,語語濃艷,字字流葩。將花與人渾融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雲想衣裳花想容」:既繪花光,又摹人面;「一枝紅艷露凝香」:花枝招展,花色迷人,晶瑩剔透,嬌嫩欲滴,暗香浮動,體香襲人。讀這三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不待什麼刻畫,而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也是美人、更是溫玉、還伴着流香,天國也不過如此!無怪當時唐玄宗就擊節讚賞。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