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澗大船(張宏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福澗大船》是中國當代作家張宏博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五福澗大船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隻船哎?幾十幾隻船上,幾十幾根竿哎?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說實話,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家也在黃河灣,我看見過五福澗的大船上艄公在搬船。那場景令我久久難忘,歷久彌新。
「嗨吆……嗨吆」……,「嗨吆,嗨吆」「手把石頭腳蹬沙,誰不使勁是傻瓜!」「嗨吆,嗨吆……」只見一艘大木船掛着白帆,緩緩地逆流而上。一夥縴夫,在烈日當空下,赤着黝黑的脊背,彎着腰,低着頭,穿着短褲,赤着腳,艱難地一步一步向前邁進。優雅的號子聲,像是在演奏着一曲厚重而低沉男聲大合唱。又像是在黃河岸邊響徹着絕妙而又動聽的同聲誦詞。雄壯有力的號子聲,迴蕩在黃河兩岸!。村裡的人看見了,都會停下手裡的活計,望着大船,高興地議論着「大船回來了」「大船拉回來貨物了,可以去村的供銷社買到新鮮的日用品了。」
五福澗大船始造於六十年代,由於沿河一帶,車路不通,交通不便,大船運輸一直延續到八十年代末。煤礦用的煤柱,編制廠用的荊條,農民家的花椒、水果,隊裡的棉花、公糧、化肥,供銷社的貨物……全靠大船運輸。大船有三個大隊合作經營,(五福澗大隊,上凹大隊,前嶺大隊)每個大隊派出七八個船工。船上有船長,梢公,水手,攣頭工,炊事員,會計,船員等一共二十多人。
大船,長約有三十多米,寬約有十多米,設有廚房倉,宿舍倉,餐廳倉,貨物倉。高高的桅杆掛着特大的白帆。船尾有大舵,是艄公的位置,船的兩邊有好大的船槳,是船工的位置,船的前頭有兩個二尺多高的木頭樁子,他們稱龍頭,是大船靠岸時,用鐵錨和綜繩固定的位置。大船可載重五六萬斤貨物,算是當地最大的運輸工具。
大船每年向國家運輸公糧。小麥收割結束後,各小隊,各大隊都要把最好的小麥交公糧,用麻袋裝起來,一袋二百斤,村裡有力氣的中年漢子,是扛麻袋的主要勞動力,他們一口氣要把二百斤的麻袋扛到黃河岸邊,裝船的時候,要踏上的搭在岸邊的翹板,翹板受力後一閃一閃的非常危險,難走。隊裡的社員要一天時間才能裝滿大船。
裝滿船倉後就要開船啟航了。送公糧,大約要行程五六十里。船長先要祭奠河神,嘴裡還不停地念叨着什麼,然後放了鞭炮,就啟航了。
艄公是從外地請來的高手,四十多歲,一米八的身材,頭戴草帽,身穿白色粗布褂子,一副炯炯有神的眼睛,顯得格外嚴肅而莊重。他站在高高的舵位,手把大舵一聲吆喝。「各就各位——開……船……了。」船工們立刻站到自己的位置。雙手扶着船槳。鄭重待命。接着三四個攣頭的船工,手裡拿着長長篙,開始撐船了,大船慢慢的離開岸邊。艄公又一聲吆喝,「北……棹」,話音剛落,靠北邊的船工立刻用力地搖起船槳,「南……棹」靠南邊的船工立刻搖起大槳。一會兒,只見大船擺正了方向,大船水流而下,艄公站在高高的舵位,目不轉睛地注視着前方。
船上的規矩還真不少,船員若有姓陳的,不能叫老陳,叫老漂。客人坐在船上兩隻腳要落地,不能吊在半空。生過孩子沒有過滿月的婦女不能坐船。人要是去過生孩子的家,也不能坐船,流過產的女人不能坐船。破了這些規矩,行船就不順利。
此處是黃河中游,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波浪翻滾,黃河水像咆哮的獅子一樣,橫衝直闖。大船在波浪里起伏跌宕,上下顛簸着,巨大的浪花潑進了船倉。 艄公和船工們都會提起精神,時刻注視着船的流向,一點也不敢馬虎。
有個河段叫做「二郎氣」。人稱」鬼門關」,這裡波濤洶湧,掀起的波浪足有一二丈高,像條巨龍一樣翻滾,咆哮,大船在波濤中越發不停地搖晃,顛簸,坐在船上送公糧的群眾都緊張的捏着一把汗,目瞪口呆,靜悄悄的不敢出聲。艄公和船工,個個都瞪大了眼睛,閉住呼吸,全神貫注的注視着船的流向,突然艄公一聲吆喝,「南……棹」,接着又「北……棹」,船工們拚命搖動船槳,只聽見船槳在水裡發出「呼嗵」「呼嗵」的撞擊聲。幾分鐘過去了,船順利地通過了鬼門關。,常說玩船如玩虎,看起來一點也不假。
艄公確實是個把式,有經驗,知水性,懂技術,駕船水平極高,多年來沒有發生過事故。人稱好舵手。
過了二郎氣,河水平穩了許多,大船平穩的往下游流動着,船工們可以悠閒的逗樂說笑,有的掏出煙袋,蹲在船的夾板上,大口大口的抽起旱煙了。有的解開褲子在船邊撒尿了,有的端起了大碗,「咕嘟咕嘟」地喝水。像是打了一個勝仗一樣,感覺有點乏力,同時感覺輕鬆了許多。
兩個時辰過去了,大船到了碼頭。艄公用力搖動大舵,船頭朝向岸邊,船工們也搖起兩邊的船槳,大船慢慢的的停靠在岸邊。送公糧的社員,背起麻袋,一一袋一袋地卸完了公糧。船上又裝上供銷社的貨物,開始返航了。
船員們站在甲板上對着天空,高聲呼喊,」呼嘍嘍,呼嘍嘍」,這是船員們在呼喊東風的到來。也是船工們呼風的慣用的辦法。說來奇怪,東方果然刮起來了,船工們收了鐵錨,拉起了船帆,船立刻動起來了,掌握大帆的船工,手拉帆繩,根據風力,風向,隨時擺動着大帆,變化帆的方向,大船在河中心借着東風逆水,嗖嗖地前行。
黃河在這裡拐了個大彎,東風立刻變小了,逆流而上的船,立刻被激流的黃河水沖的開始倒退了。說時遲那時快,艄公一聲吆喝」快靠北岸」。船工們立刻把船搖到北岸,船工們一個個跳下船,拉起縴繩,」嗨吆」「嗨吆」「腳蹬石頭手把沙,誰不使勁是傻瓜」「嗨吆,嗨吆」,嘹亮的號子聲又迴蕩在黃河兩岸!縴夫們,彎着腰,低下頭,拚命地拉着大船,慢慢地逆流而上。
許多年過去了,因為移民,早已不在黃河岸邊生活了,但那鏗鏘有力、嘹亮雄壯的黃河號子,時常迴響在耳邊,平添一縷縷鄉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