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人類性別比

性別比是在種群層面上研究的問題,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對雌性(女性)的比率。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出生性別比失衡較為嚴重、持續時間較長的國家。

目錄

簡介

性別比是人口學上關於社會或國家男女人口數量的一種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目為計算標準。也是生物學中對種群中雌雄個體數量的比率,以族群中雄性所占比例來做定義。「第一性別比」指懷孕時的性別比;「第二性別比」指剛出生嬰兒的性比;「第三性別比」指所有成熟個體(此指出生後至死亡)的性別比。人口學上對人類社會或國家中的男女性別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目為計算標準。人類的二級性別比大約是105位男性對100位女性。而生物學上的性別比,則是以族群中雄性所占比例來做定義。對於有性染色體的生物來說,通常種群中的雌雄比例為1:1,但由於種種原因往往達不到這一比率,有孤雌生殖的動物,比如科莫多巨蜥(ZW機制)雄性:雌性=4:3,幼年龜類(XY機制)雄性:雌性=1:3,即使沒有孤雄或孤雌生殖功能,獅子的性別比例往往也達不到1:1,始終是雌獅多於雄獅。而對於沒有性染色體的生物來說,由於性別由胚胎發育環境(如溫度)(如蛇類、鱷魚)或卵子是否受精決定(如膜翅目昆蟲),因而性別比例則不確定。

評價

2021年5月17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於中國男比女多3490萬人,這3000多萬人分布在不同的年齡,其中,20-40歲適婚年齡男性比女性多1752萬人,性別比是108.9。青年當中,男多女少問題是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但是婚戀關係的確立,受年齡、生活地域、個人品德、教育水平、價值觀念、家庭背景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年齡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隨着全面兩孩生育政策實施以及生育觀念的轉變,出生人口性別比也在逐步下降其實所有生物都一樣性別比例受多種因素影響,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我們的需求對生物性別進行選擇,比如說砍伐不結果的雄株木瓜,保留結果的雌株和雌雄同株木瓜,通過孤雌生殖技術多產雄蠶少產雌蠶,以獲得更多蠶絲,通過精子篩選使乳用畜多產雌性少產雄性,肉用畜多產雄性少產雌性,以此獲得更多的乳製品和肉製品等等,但法律禁止對人類先進行性別選擇,除非特殊需要,諸如對血友病、色盲病等性別連鎖疾病的預防。[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