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他在黑山村種植一片深情-採訪種植雅連傳承人吳忠林紀實(吳微)

他在黑山村種植一片深情-採訪種植雅連傳承人吳忠林紀實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他在黑山村種植一片深情-採訪種植雅連傳承人吳忠林紀實》中國當代作家吳微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他在黑山村種植一片深情-採訪種植雅連傳承人吳忠林紀實

四川洪雅的黑山村是雅連生長地,自古村裡的藥農祖輩們就以栽種雅連為生,有傳承資格的只三戶,吳林忠是其中一戶。

初見他身形精瘦,中等個子,臉上白淨,極少皺紋。他告訴我黑山村和高廟自1958年到上世紀80年代,這裡就有兩個黃連廠,一個是「東方紅」黃連廠,還有一個種植黑連的「紅旗」廠,都隸屬樂山中藥材公司,屬國營企業。因為當時黑山村不通公路,進山收藥就僱傭騾馬隊;他家因為是種植雅連的藥農,享受商品糧的待遇,收入則按工分多少,視藥材的提成分配,收入還是比一般的人高一些,人們稱他們「土佬肥」,那時,外面的姑娘都願意嫁進他們村。

上世紀70年代末,雅連由於有諸多種植性限制,產量低,收成不高,所以,黑山村從重慶石竹縣引進了一年四季皆可栽產量高的味連,雅連基本無人問津,退市了。

2004年,「瓦屋山藥業」公司的嚴董事長找到黑山村來,並上山找雅連,決心挽救將滅絕的這味珍貴藥材,吳林忠見狀搖搖頭說,我在這個村從事種雅連30多年,看到好些行業內專家學者來過又走了,嘴上說搞研究,但沒有一個有實際的動作,要挽救可能只是走過場了,一點信心都沒有。後來嚴總對他說,你種一畝雅連,不管質量好壞,我就付你一畝味連的錢。一看嚴總做事認真,決心要將種植雅連發揚光大,吳林忠打消了許多顧慮,才開始真正地種植雅連,並慢慢擴大了種植面積。栽種的過程雖然艱辛,但收穫還是喜人的,平均每畝年收入四萬多,效益可見。

他家祖輩都在種雅連,擁有種植的技巧和經驗。栽種雅連相當費心神,要從野生的連杆分出芽苗,哪支能扦插哪支存活率大,他經手時胸有成竹。現在他是種雅連的傳承人,幾十年的勞作,熟知這方土地種苗必須有的禁忌,反覆強調,種苗的成敗選地是關鍵。首先是上山找適宜雅連栽種的土地,必須是早上太陽曬不到的陰涼地,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再用竹子一端插入地里十公分左右,帶出來的土用舌嘗,假若有一點甜味,即可種雅連;若嘗到是酸、澀、苦、麻味的土,絕對不能用;二是任苗秧自然生長,要有50度以上的坡度利於排水,減少周圍的樹木以便通風,否則苗根會漚爛。秧苗向上長到一定高度時,要除草培土,最怕的就是秧苗得白粉病,常有病理專家來研究防治方法,長成的秧苗要五年始能成藥。所以風險很高,要不收穫要不白干。藥材收穫後的土地,要休養幾十年,只有不斷地開墾新的土地栽種,才能保證藥材的持續供給。

藥收下來後要淘洗乾淨,在竹編的籠里撞掉連身上的鬚根,再放在炕堂上進行烘焙,達到直接用藥的要求。

自古黑山村種的雅連都是向皇宮進貢的珍品,藥農不能在市場出售的。他對雅連的藥性相當了解,葉可泡水洗眼消炎袪火,作為茶飲可清心,且治痢疾腸炎,對糖尿病用藥也是極好的。吳林忠現跟着支書張和林干,一年要栽種幾十畝雅連,他頗有心得地說:「自2004年栽種雅連我打頭陣,也讓小兒子加入拯救雅連的隊伍,指望後繼有人。後來種連鋪開後,我成天跑去為鄉親和種連人進行經驗指導,幫助大家致富,更想在有生之年,不希望雅連在我這代絕了種。我們傳承的不僅是種連技術,還有種連的精神,有了精神,再苦再累都是等閒。」這位樸實的藥農說出心裡話,有一種令人感動的眼光泛起波瀾,感覺他渾身滿滿的正氣蕩漾。

他目前種有雅連三十多畝,因為山地能用的少,苗田之間相隔十里左右,每去勞作爬山踩水就是一天,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因為山里沒有學校,吳林忠的孫女在縣裡上幼兒園,我問他願意住山外,或到外面打工,掙錢相對種連輕鬆穩定些,他笑着搖頭說不願意,因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反過來說,種連風險雖大收益也大。最關鍵的是對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土地回饋了他們的溫飽,故土難捨,鄉情難棄,大山的養育之恩,一輩子都還不清啊!

採訪結束後,天已經黑了,雖然山上涼快得有些凍手凍腳,我們還是很有興致地去吳林忠家看看,路上,他帶我們看了烘烤雅連的炕堂,雖然簡樸不起眼,但這是加工藥材必不可少的。在另一家我們還看到了去掉雅連鬚根的竹編撞籠,只是沒有實際的演示,無法想象操作的過程。但這樣已足夠我們開了眼界,越是民間的東西越是令人稱奇。

吳林忠的家蓋起了二層新樓房,干欄式的結構,木製的桌椅板凳,三面敞開,綠水青山盡入眼裡,完全是農家樂的雛形,只是目前只等設施後續完工,可能就可以辦民宿了。要說種連苦,苦盡甘來,農民得實惠,鄉村換新貌,美好的家園正在村民們心頭籌劃,農業旅遊已然走上發展之途。黑山村在張和林等幹部的帶動下,將會變得越來越好。

我們坐着一邊吃李子一邊聊天,吳林忠說自己從來不吃飯,光是喝酒吃菜,精神百倍,身上沒有什麼不適。看他的臉比一般的務農者白淨,皺紋也少,身形不胖不瘦,假使他不說自己已有60歲,還以為才四五十歲。素顏不老,讓我們一陣驚呼,他卻波瀾平靜地笑着說,這要歸結於與世無爭的良好心態以及山區純淨的空氣,加上勞作的鍛煉,出了天然的效果。

他的笑充滿了幸福,充滿了山區人對客人的淳樸關懷,那種傳統的農耕傳家的禮節,從他的舉止中一一透露,讓人感覺舒服親切,自己也變得持重有禮了。我們談到了黑山村的明天和他即將開張的農家樂,寄予了美好願望和祝福,希望有一天再來此地住在他家,閒時上山採擷,或向藥農們學栽連苗,晚上歌舞燒烤,放鬆心情,徹底回歸自然,慢慢地品味山區的田園生活。[1]

作者簡介

吳微,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成都市作協、金牛區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