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付巧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付巧妹
博士,研究員
出生 1984年
江西省
國籍 中國
母校 西北大學
職業 科研工作者

付巧妹,女,1984年生於江西省,研究員。博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博士,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西伯利亞西部4.5萬年現代人基因組》的文章 。

在國際古基因組學領域,有關東亞,尤其是中國史前人群的古基因組研究非常匱乏。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團隊首次針對中國南北方史前人群展開時間跨度最大、規模性、系統性的古基因組研究,通過前沿實驗方法成功獲取我國南北方11個遺址25個9500-4200年前的個體和1個300年前個體的基因組,揭示中國人群自9500年以來的南北分化格局、主體連續性與遷徙融合史。

人物經歷

付巧妹出生在江西,高中階段的數學、物理和生物成績都很不錯。想着大學考取相關專業的她,卻誤打誤撞地進了西北大學的文物保護技術專業。雖然畢業論文做了化學有機材料改性分析,付巧妹實際上對於本專業的知識卻並不十分"感冒"。碩士研究生考試時她放棄保研,來到中科院從事骨骼方面的研究,比如通過骨骼的化學元素來了解它的食譜。她希望未來能從事生物領域方面的工作。

2009年初付巧妹前往德國馬克思·普朗克演化人類研究所,做古DNA研究,技術本身都是和遺傳相關的,比現代人基因遺傳的要求要多得多 。

主要貢獻

付巧妹領銜的關於"古DNA解密現代人起源"的研究入選《自然》雜誌"2014年度十大科學事件"之一[1],被評為"有理由慶賀"的科研成果之一 。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的博士付巧妹參與了對這根現代人祖先腿骨的研究,並在近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西伯利亞西部4.5萬年現代人基因組》的文章 。

基因組史學家

付巧妹說,當她在2009年來到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攻讀古人類基因組學博士學位時,她的心情十分緊張。她在中國的碩士研究是關於早期農民的飲食的,並沒有古DNA、或者甚至基因組學方面的經驗。但付巧妹一頭扎進了自己的研究領域,並"成為了我們招收過的最出色的學生之一,"斯凡特·帕波(Svante Pääbo),一位在這個位於德國萊比錫市的古基因組學研究中心工作的遺傳學家這樣說道。

在最近的20個月中,付巧妹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三篇論文,幫助重新書寫了歐洲最早的現代人類的歷史。2016年1月,她回到中國,擔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古脊椎所)古DNA實驗室的主任。在那裡,她希望能對亞洲先民的歷史掀起同樣的波瀾。

她加入帕波的團隊時,他們正在進行尼安德特人基因組序列草圖的收尾工作。"當時的壓力真的非常大,對我來說,那時有許多有意思的事情,也有許多嚇人的事情。"付巧妹說,"我在特別合適的時間來到了這個團隊。"她學會了如何從遠古骨骼中採集微量DNA樣本,並迅速掌握了演化遺傳學、生物信息學和計算機編程,以分析自己得到的數據。

很快,她的研究重心就轉移到了在離開非洲後定居歐亞大陸的早期現代人類身上,並開始收集和分析他們的骨骼和牙齒。她為有直接測年的最早的智人DNA測了序:利用來自西伯利亞有45000年歷史的一根股骨,以及來自一位4萬年前男性的頜骨;該男性上溯4-6代人的祖先就是尼安德特人。她的努力成果被匯集在了一項關於51位生活在14000年到37000年間的個體的研究中。該研究表明,冰河時期的歐洲比許多人此前認為的更為動盪,一波波移民來到歐洲,並在歐洲範圍內遷徙,他們是現代歐洲人的祖先之一。

亞洲的早期歷史可能比歐洲更有戲劇性,因為在亞洲,一些遠古人類物種可能曾與現代人類共存,瑪麗婭·馬蒂農-多樂思(María Martinón-Torres)說。她是倫敦大學學院的一位古人類學家,2016年,付巧妹結束了7年的國外生活,正式回到國內工作。 付巧妹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最早定居亞洲的智人:早在十萬年前,他們就可能已經到達亞洲了。她也想研究近至數千年前的亞洲歷史--古脊椎所還有大量古人類骨骼,還沒有做過DNA採集。

付巧妹經常被問到為什麼離開西方回到中國。她回答說:"我對中國和東亞發生過什麼很好奇;我覺得是時候回來了。"

榮譽紀錄

2016年,被《Nature》評為「中國十大科學之星」之一[2]

2017年,獲得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國際青年科學家獎」(每五年徵集並評選一次,資助已經或者具有潛力成為科研領軍人的科學家,從全球1500多個獨立PI申請人中選出41人) 。

2018年,入選CCTV科技盛典「2017年度中國十大科技創新人物」[3];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青年通訊院士。

2019年,獲得「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項」[4](每兩年全國各領域100名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中所推選的10位優秀代表);入選首屆騰訊基金會設立的「科學探索獎」。

付巧妹
離開小學課堂的付巧妹

2019年8月2日,入選2019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

2020年,入選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青年領袖」[5]

2021年1月11日,被公示為「2020年度中央和國家機關三八紅旗手」擬表彰對象。

為表彰先進、振奮精神,激勵廣大職工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科技創新實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院決定評選表彰一批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員帶領的古DNA研究團隊獲頒先進集體榮譽。 代表論著

人物影響

付巧妹積極開展科普宣傳與教育工作,如SELF格致論道講壇的「萬年前的人類基因記憶」主題講座、墨子沙龍的「古DNA—探索人類演化圖譜的新方式」主題系列講座、一席的「尋蹤東亞」、CCTV1「開講啦 等;科普文章如《解讀史前人類遺傳混血史——普遍發生的混血現象》 、《我是誰我從哪來?古DNA將揭開人演化的面紗》、《阿爾泰尼安德特人含有早期現代人類基因》、《我們緊接着又提了個問題:我們更像古南方人還是古北方人呢?》 等,不僅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科普知識傳播給社會,對提升公眾對於人類起源與演化進程的認知以及向廣大學子普及古DNA研究這一新興前沿、交叉學科有重要意義。

付巧妹因對中國古DNA起到領跑作用,於2017年五一勞動節在中央電視台《朝聞天下》播出7分鐘《領跑者》記錄報道;並於次年1月在中央電視台「2017科技盛典——CCTV科技創新人物頒獎盛典」上獲得2017年度具國際影響力和突出表現的十大科技創新人才表彰。此外,她的很多研究為人類起源與演化領域帶來新的見解,修正或解決着相關科學界存在的各種學術爭議,因而得到國際學界及媒體的廣泛關注,國外著名媒體如Nature News、Science News、Discover、National Geographic、New Scientist,國內媒體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文匯報》、《參考消息》、中央電視台等紛紛予以報道和評論,均彰顯其研究的重要科普教育價值和廣泛科學傳播影響力。

視頻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演講:從一捧土裡還原人類基因進化史 2020-11-15

1.付巧妹:你不知道的滅絕古人類.mp4 2020-09-18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