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優多羅比丘之母生天

優多羅比丘之母生天
圖片來自搜狐網

優多羅比丘之母生天,佛陀宣說優多羅比丘之母墮餓鬼的緣由時,在座比丘都建議舍除慳貪、厭離存亡輪迴之心。當下有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者,也有發辟支佛心、無上菩提心者,群眾聽聞佛說法後,心生法喜,並能信受奉行

目錄

原文

佛陀年代,有一位長者,腰纏萬貫。成婚之時,也格外聘娶名門貴族之女以求門當戶對。此後老婆懷妊生下一男嬰,相貌端正殊妙,雙親見了倍加心愛,為他取名為優多羅。優多羅從小就在父媽媽呵護下長大,後因爸爸往生,讓優多羅開端思惟人生的含義安在?想着:爸爸整天為成家業販賣經商,繁忙終身,但是一旦無常到來,仍是千般帶不去,如此徒勞終身有何含義?而自個真實無心如此的過終身。卻是佛法的清淨殊勝,能讓身心感到有所安住,令人堅信篤敬,不如剃髮出家,尋求人生真義。所以來到媽媽跟前懇求答應出家。媽媽聽後,便說:「你爸爸已不在人世,只剩你我二人,孤兒寡母的持守家業,現在何故狠心舍我而去?今後,在我有生之年,是絕不答應你出生入道的。假使我死了,就隨你去吧!」優多羅因所求未能如願,而心生沮喪地說:「媽媽若不能從兒志願,兒寧可撞壁而死、飲鴆而亡。」媽媽見兒子毅力堅決,深怕優多羅當真自尋短路,心胸憂恐,但表面上卻又故作堅定地說:「我無法了解你為何如此堅持,想出家這件事是萬不可行,但倒有一事能夠滿足你:如果有沙門比丘可請至家中,我將會設食供養。」優多羅聽了,心生歡欣,經常延請眾僧應供。但是,由於媽媽本非真想發心供養,僅僅一時唐塞之詞,因此每見眾僧,總是心生厭煩,且在背面口出惡言地罵詈沙門。以後,心生一計:趁優多羅不在家時,趕開比丘,但又怕被優多羅知道,便將米湯傾瀉在外,待優多羅返家,便手指地上的米湯,佯裝已供養過沙門。果真優多羅見後心生歡欣,從未生疑心。

不久媽媽往生,優多羅剛才出家。由於精進修行,很快地證得阿羅漢果。一日,優多羅比丘在幽靜的洞窟內攝心打坐。此刻,一位面黃干焦的餓鬼來到比丘面前。比丘慈眼仰望,只見餓鬼開口說道:「兒啊!我是你的媽媽。」比丘心生疑問:「媽媽生前好施眾僧,理應投生善道,何故反墮餓鬼身呢?」餓鬼嘆言:「只怪我作繭自縛,過去慳貪不舍,經過道場心中毫無恭順之心,甚而橫加謾罵,所以今天受此身報。現在二十年中,未曾進食一滴一露。縱使看見可口果樹,當我前去,樹即乾燥;若見明澈甘泉,當我接近,泉水即乾涸。所以,唇舌干燋、饑渴熱惱、苦楚無比。今天望您幫我一件事——如果您能為我設齋供佛及僧,並讓我得以悔過往昔罪業,就能脫離鬼身。」

比丘憐憫媽媽於輪迴中受盡苦報,便活躍勸化成果法事。法會中,眾僧用齋結束時,餓鬼便現身會中發露悔過。世尊藉此緣由為她開示法要。餓鬼聽聞法要後,遭受法益,心生大羞愧。當夜命終即轉生飛翔餓鬼,頂戴天冠,身着瓔珞,莊重其身,但畢竟仍為鬼道眾生。所以又尋求比丘,希望再次施供,並邀四方僧眾,希望得以脫離鬼身。法過後,餓鬼相同在群眾僧中誠懇發露悔過,當夜即往生忉利天。天人心想:自個以何緣由得以生天享天福?所以以天眼調查生天緣由,才知是優多羅比丘悲心為她設齋,恭順供養佛及僧眾,並得以誠懇發露悔過,所得福報的原因。所以為酬謝佛恩、比丘恩,天人嚴持香花前來供佛及優多羅比丘。世尊為其開演佛法,天人聞法後,心開意解,當下證得須陀洹果。繞佛三匝後,回來天宮。

佛陀宣說優多羅比丘之母墮餓鬼的緣由時,在座比丘都建議舍除慳貪、厭離存亡輪迴之心。當下有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者,也有發辟支佛心、無上菩提心者,群眾聽聞佛說法後,心生法喜,並能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五──優多羅母墮餓鬼緣》 省思

優多羅比丘的媽媽,由於受餓鬼報身之苦楚強逼,而知悔過往昔所造罪業。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通常在惡報現行時,才知過往皆是錯,而悔不當初。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此福德緣由,能得家人願意為往生者設齋供僧,或種供養三寶的福田,成果積德行善。所以應靠自個從因上盡力,在果報未現前,甚至想法未起前就要覺照,且廣修福德,發心舍離貪、瞋、痴三毒煩惱,並勤修拜懺等加行。悔過積德行善,能使罪業消除,當下即得清淨、善法成果,直趨菩提涅盤之終究安樂處。[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