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孟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藝術家何孟娟 照片來自

何孟娟 (Isa Ho,1973年10月09日-) 台灣藝術家,1973年出生於[[台灣}}{{基隆]],2001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2005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以早期油畫創作經驗中縝密的構圖巧思作為其攝影作品基底,不僅挑戰了攝影的紀實特性,更提供觀者一種精準的故事性表徵;透過不斷對所謂真實的重建及矯正,以編導式的攝影與數位合成的手法,探索現代人與社會價值觀之間的順逆與茫然,成為何孟娟獨樹一格的攝影語彙。藝術家恣意地釋放內在多重而片斷的人格各行其是,如同意識流般傾洩出一系列身分認同及傳統社會加諸女性的刻板印象之間矛盾的衝突與懷疑,時為柔弱又夢幻的公主,時而為堅毅並捍衛傳統的女戰士,經過理性思考後呈現的原始內在性格,以數位科技唯美呈現,而在這些美好畫面的背後,更展現了女性藝術家在這個藝術潮流中自我追尋的過程。[1]

何孟娟擁有台北藝術大學的藝術碩士學位,主修數碼攝影。Ho 的攝影風格基於她早期在油畫複雜構圖方面的創作經驗,這幫助她開發了攝影講故事的另一種視角。對現代社會價值觀的探索是何氏攝影語言的風格標誌。2012年獲亞洲文化協會資助人,2011年獲高雄藝術獎特等獎,2005年獲台北藝術獎提名。曾獲台灣新人獎、台北獎入選、高雄獎、Archisle攝影獎、伊勢基金會獎、皮克泰攝影獎提名、亞洲先鋒攝影獎提名,以及ISCP紐約駐村、巴黎「西帖藝術村」駐村。作品典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關渡美術館、鳳甲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韓國光州美術館。她被提名為瑞士Prix Pictet大獎和亞洲先鋒攝影師,並應邀參加了法國,德國,西班牙,捷克,印度,韓國,北京,紐約,德克薩斯等地的展覽。[2]

其個展有《魏斯貝絲─何孟娟/莫里斯‧帕登海馬》、《故事─何孟娟個展2005–2014》、《女孩/春》、《女孩》、《童話》、《好久好久以後…》、《巴黎計畫:你是我的英雄!》、《扮相樂園》、《我有無比的勇氣》、《角色─絕色》、《自戀》、《叫我公主》等,亦參與許多聯展,展場遍及世界各國,如台灣台北、台中、台南、基隆,美國德州,法國巴黎,中國北京等。(文/沈眠)

享受成為女人

求學時,何孟娟屢屢被提醒不要做女性化的作品,比如瑣碎的細節或編織乃至於女性物件云云,應該要傾向男性化的創作,亦即大器的、比較全景觀的東西。但何孟娟以為,手法上根本不應該侷限在女性的方式或男性的方式。在接受女性主義課程時,何孟娟總是對被批判的童話故事公主,帶有一定程度的疑惑,為什麼女性化的公主必然是負面象徵?她進行《我是白雪公主》系列扮裝攝影時,便企圖探討女性在現代社會的自我改造、存在樣貌與和解可能。

《我有無比的勇氣》透過丁字褲、三寸金蓮、洋娃娃、刺繡等等女性物件,結合作戰兵士的裝扮,前者是鮮豔的色彩,後者則是黑白攝影,重新詮釋被視為君子美德的溫良恭儉讓,戲謔而饒具深意地體現女性的力量。

而以全女性符號進行創作的《從此以後》系列,則是何孟娟穿著婚紗,但在裙底下各有奇異風景,有的是雙腿寫滿女書文字,有的是傷痕與血跡,也有置滿珠寶,或覆蓋植物,這是獨特的女性經驗與訊息的轉化。

《假皮─溫柔獸》乃是何孟娟親手縫製皮草,披在己身,但又因想要獲取原先未有的溫柔表象,而必須捨棄許多事物,如槍械、筆電、泡麵、鐵鎚等等。她藉此思索溫柔的定義,也是對女人與物件關係的再解釋。

另有被稱為《跌倒》的《女孩》系列,分為多套作品,主要形式是穿著光鮮、各種高矮胖瘦的模特兒跌倒在玻璃上、由下而上拍攝的視角,比如迪士尼童話的公主,或貼合老舊社區建物為背景讓不同女孩跌落,乃至於烏龜、兔子或女性飾品等等。何孟娟表示,當視角改變時,會產生難以辨識的效果,這同時也是慣見美的標準的瓦解,人必須重新去認識自己與世界。而價值的單一化無疑是現今社會最無可避免的關鍵問題,《女孩》可說是何孟娟顛覆觀點的具象作品。

《跌倒》的《女孩》系列 照片來自

《我的牡丹亭》是何孟娟對KPOP現象的提問與思索,追求完全女性化的性感是錯誤的嗎,必然是自我物化,不獨立自由嗎?她將KPOP與崑曲或亞洲傳統戲曲並置,捕捉兩者之間的相似性,企圖正視韓流風潮對當代的意義。

何孟娟作品《牡丹 Peony 》(7』36』』 / 2017 / 4K單頻道影像/ 彩色有聲) HD Preview

我們處於一個不再能倚靠經驗與常識的時代,一個超乎理解,不斷被證明自己的無知的新世代。很難從過去做預測。我們不知道「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所不知道的、忽略的事,常常具有衝擊性的影響力。媒體、價值觀單線導向,一方面造成理解單一化,一方面在資訊迅速的背景下,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卻是爆發連鎖的擴大。

700年前的崑曲劇本、身段當然編撰自男性,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女性地位取得基本的平等,香奈兒開始設計褲裝,女性主義者激進扮演男性,到我的年代,各種形式的不要像個女生仍然是混進男性主導世界的關鍵。然而在年輕世代卻看到他們不介意成為女性。小女娃天性的玩著亮片,挑選蝴蝶結,長大後,天性從代表的是無能,到女性主義運動開始被詮釋為物化。新世代表現出不再有界限。真正的性別平等或許可以在新世代身上看見,當女性衣著性感,打扮美麗,不再需要擔心被否定,不用擔心被侵犯,是自由。可以選擇走入家庭,也可以進入職場。當然這自由看似瘋狂,新一代女性用自己的方式爭取生存,誇張的打扮、舉止,就算是整形,諸多扮演,至少不是去扮演另一個身分。

韓國流行舞蹈K-POP從西方嘻哈舞蹈延伸出屬於自己的表演語彙,風靡世界。獨特亞洲肢體、文化的表演形式,以至於西方人意圖揣摩,卻不容易。K-POP與崑曲都歸屬於Lyric dance(歌詞與動作相對應),與崑曲相似之處除了舞蹈基本動作指腕軸肩的運用,講究走位與模仿。動作結構所強調的處處是亞洲式的美感。韓國訓練這些團體的方式,從小(練習生)嚴格訓練身段與唱腔等,也跟幾百年前學徒制無異。《牡丹》K-POP部分,是完整放慢韓國少女團體「4 Minute」-《HATE 》;崑曲部分,身段節錄自多部經典崑曲曲目,相似於K-POP的身段集結成完整原速演出。音樂以崑曲曲律編制。[3]

何孟娟認為,當代女性主義的定義,應當是享受自己身為女人,而不必追求跟男性一樣。女性就是女性本身,無須扮演男性,正如《驚奇隊長》最後所明白的,女性不需要用男性認可的方式證明自己。

近年,何孟娟心力集中於《魏斯貝絲》,她赴紐約Westbeth Artists Housing(1970開始讓藝術家進駐,直至逝世)拍攝年老的藝術家們,親眼見證藝術家與生活空間的緊密關係,以及他們面對身體苦痛與死亡的超然態度。[4]

輔具與藝術公寓 何孟娟攝影個展「 黑天鵝效應」

獲獎

  • 2015 ISCP紐約駐村
  • 2013 Archisle攝影獎第三名
  • 2013 伊勢基金會獎
  • 2013 ISCP紐約駐村
  • 2012 ACC受獎人
  • 2012 皮克泰攝影獎提名
  • 2012 亞洲先鋒攝影獎提名
  • 2011 高雄獎
  • 2009-2010 巴黎「西帖藝術村」駐村
  • 2008 台灣新人獎
  • 2005 台北獎入選

學歷

  • 2005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
  • 2001 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

作品美術館典藏

  • 國立台灣美術館
  • 關渡美術館
  • 鳳甲美術館
  • 高雄市立美術館
  • 澳洲白兔美術館
  • 韓國光州美術館

個展

  • 2014 「魏斯貝絲–何孟娟/莫里斯‧帕登海馬」,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
  • 2014 「故事-何孟娟個展2005-2014」,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台中
  • 2012 「女孩/春」個展,加力畫廊,台南
  • 2011 「女孩」個展,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
  • 2011 「童話」個展,墨西哥文化中心,德州,美國
  • 2010 「陳順築.何孟娟雙個展」小室藝廊,台北
  • 2009 「好久好久以後…」個展,夏可喜當代藝術,台北
  • 2009 「巴黎計畫:你是我的英雄!」個展,Galerie Etienne de Causans,巴黎,法國
  • 2009 「何孟娟個展」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基隆
  • 2008 「扮相樂園」個展,索卡藝術中心,台北
  • 2008 「我有無比的勇氣」個展,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
  • 2007 「角色-絕色」個展,索卡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2007 「自戀」個展,罐子書店798藝術區,北京,中國
  • 2005 「叫我公主」個展,自強284,台北

聯展

  • 2015 「非常人、非常景」,加力畫廊,台南
  • 2015 「大景」,絕對空間,臺南,台灣
  • 2014 「ISE NY Art Search 2013獲獎展」,ISE文化基金會藝廊,紐約,美國
  • 2014 「女人-家:以亞洲女性藝術之名」,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 2014 「日本.台灣現代美術現在與未來展-地域與全球之振幅」,東京藝術大學,東京,日本
  • 2014 「以物易物交換計畫特展」,小巴廊,台北
  • 2014 「台灣美術家「 刺客列傳」1971-1980—六年級生」,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 2013 「Archisle #2 Open Photography Exhibition 2013」,伯尼藝廊,澤西藝術中心,澤西
  • 2013 「2013光州藝術博覽會」,KDJ展覽會議中心,光州,韓國
  • 2013 「玩藝文學節:疆界內外」,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
  • 2013 「2013釜山藝術博覽會」,釜山展覽會議中心,釜山,韓國
  • 2013 「我們都是蒙娜麗莎-當代篇:蒙娜麗莎MIT」,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 2013 「她們——凝視與對話」,朱銘美術館,台北
  • 2013 「ARENA競技場」Armature Art Space軍械藝術空間,紐約,美國
  • 2013 「愛上自己的想像」CANS罐子茶書屋,台北
  • 2013 「在地與他方的力量–臺灣當代藝術的感性座標與路徑」屏東美術館,屏東
  • 2013 「有龍則靈」板橋馥華雲鼎接待中心,台北
  • 2012 「女神」夏可喜藝術中心,印度
  • 2012 「女性之光-國際女性藝術展」光州美術館,光州,韓國
  • 2012 「第三屆自然森林藝術節」舊城堡審議塔,維朗堡城,法國
  • 2012 「藝變者遊行」關渡美術館,台北
  • 2012 「Aire de Taiwan藝場台灣」薩維尼藝文中心,波旺城,法國
  • 2012 「生活在別處/真實接觸-2012大理國際攝影會」雲南,中國
  • 2012 「不頑之抗」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
  • 2012 「臨界時分」Bellavita,台北
  • 2011 「高雄獎」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 2011 「FOTOSEPTIMBRE USA-SAFOTO國際攝影節」德州,美國
  • 2011 「無聲之詩」大隱,上海,中國
  • 2010 「台灣雙年展-台灣報到!」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 2010 「台北雙年展-非常累畫室」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 2010 「城市縫隙」 MOT mobile gallery,台北
  • 2010 「2010宋莊藝術節:台灣聚落-另一本書」貴點藝術空間,北京,中國
  • 2009 「Indian Art Summit」德里,印度
  • 2009 「馬德里藝術博覽會」馬德里,西班牙
  • 2009 「何以自處---一個自我及其處境的展覽」 台中
  • 2008 「小甜心」伊通公園二十週年慶 台北
  • 2008 「關渡美術館藝術雙年展「夢-10 solos from 10 Asia Artists」」台北
  • 2008 「福興國際雙年展─亞洲‧當代‧後殖民」彰化
  • 2008 「2008中國平遙國際影大展」山西,中國
  • 2008 「2008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Made in Taiwan新人獎」世貿中心,台北
  • 2008 「熱鬥2」 就在藝術空間,台北
  • 2008 「感覺‧新時代女性創作者」大象藝術空間館,台中
  • 2008 「Blue Dot Asia 幻影劇場」,首爾,韓國
  • 2008 「泡沫紅茶 ─台灣藝術.當代演繹」,國立摩拉維亞美術館,捷克
  • 2007 「嘻笑-台灣新生代藝術家展幽默」,紐約,美國
  • 2007 「迷離島—台灣當代藝術視象展」,美國華盛頓藝術及科學館、南達科他州、加拿大溫哥華當代亞洲藝術國際中心、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里大學Christe DeHaan藝術中心、喬治亞州哥倫布州立大學Illges藝術館 ,美國
  • 2007 「流行意外」,臺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 2006 「再生」當代藝術展,海口當代藝術館,海口,中國
  • 2006 「2005臺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 2006 「2006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華山文化園區,台北
  • 2005 「青年繪畫迴旋曲式-愛之維谷」聯展,關渡美術館,台北
  • 2005 「跨世紀油畫研究會2005年度大展」,國父紀念館,台北
  • 2005 「林志玲大展」,誠品,台北
  • 2004 「擬像時代」聯展,索卡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2004 「華山論劍—第三屆藝術家博覽會」聯展,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台北
  • 2004 「青年繪畫迴旋曲式-愛之維谷」聯展,光州美術館(韓國)、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
  • 2003 「掘士樂」聯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 2003 「心靈重建三部曲—歌頌生命百人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 2003 「2003藝術家博覽會」聯展,華山藝文特區,台北
  • 2003 「1︰15 現代心境的轉與進」聯展,大趨勢藝術空間,台北
  • 2002 「2002藝術家博覽會」聯展,華山藝文特區,台北
  • 2000 「隨機取恙」聯展,皇冠藝文中心,台北
  • 2000 「30% Off」聯展,台北藝術大學,台北
  • 1999 「亂槍打鳥」聯展,國立藝術學院,台北
  • 1999 「場景」攝影展,爵士攝影藝廊、國立藝術學院南北畫廊,台北
  • 1999 「一切都是為了愛」聯展,國立藝術學院,台北[5]

視頻

享受成為女人|攝影師 何孟娟

非池中藝術網 | 池中訪談─ 何孟娟- 女孩,妳跌得如此美麗

何孟娟作品《牡丹 Peony 》(7』36』』 / 2017 / 4K單頻道影像/ 彩色有聲) HD Preview

我們處於一個不再能倚靠經驗與常識的時代,一個超乎理解,不斷被證明自己的無知的新世代。很難從過去做預測。我們不知道「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所不知道的、忽略的事,常常具有衝擊性的影響力。媒體、價值觀單線導向,一方面造成理解單一化,一方面在資訊迅速的背景下,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卻是爆發連鎖的擴大。

700年前的崑曲劇本、身段當然編撰自男性,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女性地位取得基本的平等,香奈兒開始設計褲裝,女性主義者激進扮演男性,到我的年代,各種形式的不要像個女生仍然是混進男性主導世界的關鍵。然而在年輕世代卻看到他們不介意成為女性。小女娃天性的玩著亮片,挑選蝴蝶結,長大後,天性從代表的是無能,到女性主義運動開始被詮釋為物化。新世代表現出不再有界限。真正的性別平等或許可以在新世代身上看見,當女性衣著性感,打扮美麗,不再需要擔心被否定,不用擔心被侵犯,是自由。可以選擇走入家庭,也可以進入職場。當然這自由看似瘋狂,新一代女性用自己的方式爭取生存,誇張的打扮、舉止,就算是整形,諸多扮演,至少不是去扮演另一個身分。

韓國流行舞蹈K-POP從西方嘻哈舞蹈延伸出屬於自己的表演語彙,風靡世界。獨特亞洲肢體、文化的表演形式,以至於西方人意圖揣摩,卻不容易。K-POP與崑曲都歸屬於Lyric dance(歌詞與動作相對應),與崑曲相似之處除了舞蹈基本動作指腕軸肩的運用,講究走位與模仿。動作結構所強調的處處是亞洲式的美感。韓國訓練這些團體的方式,從小(練習生)嚴格訓練身段與唱腔等,也跟幾百年前學徒制無異。《牡丹》K-POP部分,是完整放慢韓國少女團體「4 Minute」-《HATE 》;崑曲部分,身段節錄自多部經典崑曲曲目,相似於K-POP的身段集結成完整原速演出。音樂以崑曲曲律編制。

Art meets Fashion 何孟娟

作品集及個人網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