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保山三館文化廣場

保山三館文化廣場1999年,保山在建設市級文化中心廣場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分散式建設模式,把博物館[1]圖書館、文化館三個重要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集中建設,既形成了城市建設的大客廳,又形成了廣泛開展廣場群眾文化活動的場所;在建設設計中,把地方文化內涵與藝術的文化建築結合起來,使文化建築真正體現了文化的風格,成為了保山第一個真正的標誌性建築。隨着保山三館文化中心廣場的建成,保山所轄的騰衝、龍陵、昌寧等縣也按照這個思路對縣城的文化設施進行了改造建設,先後建起了「騰越文化廣場」、「龍陵文化中心廣場」等。全市文化用房面積在「十一五」大幅度增加。

目錄

建築風格

1999年2月1日破土動工,當年9月底落成開館。新館座南朝北,面對文化中心廣場,與左右兩側同時興建的是圖書館、市群藝館共同組成一個「品」字形的建築群落。館舍建築仿中國古代南方銅鼓造形,外表以反映保山歷史文化為題材的四幅大型浮雕[2]裝飾。整座建築通高19.6米,最大直徑56.6米,建築總面積3224平方米,基建總投資570萬元。館舍內部分上下兩層,中間部分為圓形大廳,上有網架玻璃頂以供採光。大廳外側為連結上下層的環形樓梯,再外側即為房舍及門道。新館展出共設7個展廳,「滇西抗戰」是其中之一。內設珍貴的圖片178幅、較大的實物150多件。全面翔實地介紹了滇西抗戰的全貌。此外,「史前文化」、「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歷代人物」、「民族文化」、「五十年建設成就」、「自然資源」等專題也各具特色。新館自1999年9月29日落成開館將近3年的時間以來,已先後接待中外來賓和各界觀眾8萬人次,現已成為保山市對外宣傳和旅遊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建好之後,保山市又在雲南率先有計劃的組織開展了「廣場特色群眾文化活動」。2002年12月,雲南省文化廳到保山召開了「全省廣場文化活動現場會」,第二個「保山模式」在雲南省得到推廣。2004年11月,「保山三館文化廣場」被評為「全國特色廣場」,成為了全國首批最具有特色的60個文化廣場之一。

視頻

保山三館文化廣場 相關視頻

保山三館!懷念那傾盆而下的狂歡!#保山
三館廣場,百人快閃祝福祖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