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保險利潤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保險利潤,是保險企業從當年保險費中扣除當年的賠款、稅金、費用支出和提留各項準備金後的純收入與投資純收入之和。包括營業利潤和投資利潤兩部分。

保險利潤的實質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保險利潤實際上是保險資本家參與瓜分的那部分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它體現丁保險資本家同其他資本家集團共同剝削肩用工人的關係。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保險利潤是在充分重視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的前提下,人們相互之間平等互助,它體現的是一種互助合作關係。從本質上說,保險利潤,它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它不是,也不可能為哪個階級或社會集團所獨占,它是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服務的。因此,應大力提高保險經濟效益。

保險利潤的構成

保險利潤是由保險營業利潤和保險投資利潤兩個部分構成的,具體內容如下:

1、保險營業利潤。保險營業利潤亦稱「承保利潤」,是指保險企業從當年的保險費收入中,扣除當年的賠款、稅金、費用支出和提留各項準備金後,剩下的純收入。

2、保險投資利潤。保險投資利潤是指保險企業把資本投入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獲得的純收入。這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把暫時閒置的貨幣資本存入銀行,通過信貸渠道投資,以利息形式獲得的間接利潤;一種是把暫時閒置的貨幣資本直接投向社會再生產過程,比如購買股票、債券、從事房地產買賣以及抵押放款等,獲得直接利潤。

保險利潤和平均利潤的聯繫

保險利潤和平均利潤的聯繫是: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投資於保險業,開辦保險企業,從原則上說,都要獲得保險利潤,而且所獲得的保險利潤,一般不能低於社會的平均利潤水平。也就是說,保險利潤要大體上等於平均利潤。

平均利潤是指以預付資本大小按平均利潤率計算歸每個生產部門資本家所獲得的利潤,它是不同部門的資本家,根據資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潤率獲得的利潤。平均利潤仍然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保險平均利潤的計算公式為:保險平均利潤=保險預付總資本x平均利潤率。

術語解釋

稅金,是指企業發生的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準備金,是商業銀行庫存的現金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實行準備金的目的是確保商業銀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銀行存款時,能有相當充足的清償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