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永遠永遠愛你」的胡同劇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很久以前,第一次當媽媽的慈母龍阿迷在紅果樹林裡撿到一個蛋寶寶。意想不到的是,這顆蛋里孵出來的居然是最兇殘的食肉恐龍——霸王龍!慈母龍不忍將年幼的小霸王龍丟棄,承受巨大的壓力,把他留了下來,取名良太,她自己的孩子取名為光太。兩個恐龍寶寶一天天長大,良太卻越來越「奇怪」,他到底是誰?一天,良太在紅果樹林裡遇到了一隻真正的霸王龍……良太該怎麼辦?是選擇留在阿迷身邊做一隻「奇怪」的慈母龍,還是遠離「媽媽」和「弟弟」 ,做強者無敵的霸王龍呢?同樣是講述霸王龍的故事,《永遠永遠愛你》有着和《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一脈相承的情感表達,那就是超越一切的愛,這種愛也是北京兒藝一直的堅守。
曾經看過北京兒藝常演不衰的經典兒童劇《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的大小朋友,對日本著名繪本作家宮西達也的另一部作品《永遠永遠愛你》一定不會陌生。北京兒童藝術劇院院長朝樂蒙透露,這部備受期待的新劇將於8月1日正式與大家見面,現在正在緊張的排練過程中。作為北京兒藝巡演日程上最受歡迎的劇目之一,《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日前陸續在安徽、江蘇、遼寧、陝西、山東、江西等地巡演。此外,原創兒童劇《北京童謠》、原創藝術導讀「遇見」系列劇《遇見·聶耳》等現實題材和講述紅色故事的兒童劇也即將在這個6月在京上演多場,共同慶祝建黨百年。還有在剛剛過去的兒童節火爆加演的原創兒童音樂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更是帶給小朋友一份充滿親情和歡樂的節日禮物。
除了劇場裡的歡樂,線上的演出也不少。整個6月,北京兒藝特別製作了一系列的情景劇,並搭配手工、歌謠等手段,讓孩子們在戲劇與遊戲之中,不知不覺地學習到更多知識。6月5日將推出「世界環境日」之《我們生活的世界原來是這樣!》,6月6日將推出「全國愛眼日」之《如果眼睛會說話》,6月12日將推出「端午節」之《除了吃粽子你還需要知道這些》,6月19日將推出「父親節」之《我的爸爸最帥氣》,6月26日「全國科普行動日」之《小小科學家的一天》也將在「京演快劇場」和「北京兒藝快手賬號」推出。
「北京的事,兒童的事,藝術的事,劇院的事,盡在胡同中的北京兒藝。北京兒藝的宣傳語,其實非常能夠體現這個劇院的特色,那就是做『接地氣』的劇院,做有情懷的藝術團體。」朝樂蒙更願意稱自己是一位「園長」,這樣聽起來更為親切。去年剛剛接任北京兒童藝術劇院院長的他,其實是一位頗有創作才幹的青年作曲家。去年,他成為後圓恩寺胡同這座以「北京」命名的兒童劇院的院長。疫情讓許多演出機構和場所停擺,他上任後推出的第一個劇目,就是致敬疫情下每一位「逆行者」的原創話劇《十四天》,那是北京兒藝在疫情時成立的創作小組交出的一份答卷,一部治癒的話劇,也為兒童劇創作尋找一束希望之光。「出人才、出作品,是一個劇院的立身之本。而作為一所兒童劇院,除此之外還特別需要能夠真正扎得下來、坐得住、穩得住,需要想為孩子們做點事的執着信念。」
在朝樂蒙看來,雖然目前兒童劇的整體創作態勢積極向好,但編導人才和表演人才匱乏,很多戲劇專業的大學生畢業後往往走向影視表演和話劇表演,兒童劇的編導和表演都急需注入新鮮血液。而日前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兒藝承辦的「兒童劇編導人才培養」培訓項目便面向具有一定創作基礎及較高創作潛力、並致力於兒童劇編導工作的青年戲劇人才,從某種程度上說,其實是起到了「蓄水」的作用。北京兒藝曾先後主辦過2016國家藝術基金「兒童劇編導人才培養」和2018「兒童劇經典保留劇目青年人才培養」等項目。「注重豐富兒童劇品類,培育兒童劇生態市場,延伸兒童文化產業鏈,拓展多元經營業態,是我們工作的重心。」朝樂蒙表示。
而延伸工作手臂的另一個重要體現,也體現在劇院在藝術普及方面精心組織,花大力氣將童聲合唱團、少兒舞蹈團、開放日等活動做得有聲有色。5月,北京兒藝一年一度開放日的「探秘」活動甚至成為所在地區附近學校同學們翹首以盼的「節日」。這些都是這座「胡同中的劇院」連接劇院與社區、與孩子們的寶貴窗口。「北京兒藝在三十餘年創演歷程中,孜孜不倦的是對優秀兒童劇精益求精的追求。在完成一部部作品的同時,我們始終把鼓勵孩子們的戲劇興趣和推廣戲劇教育作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這一點也一定會堅持下去,在一代又一代戲劇人和孩子們的夢想中煥發新的色彩!」朝樂蒙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