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做一名鄉村教師,您幸福嗎?(孟永奇)

做一名鄉村教師,您幸福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做一名鄉村教師,您幸福嗎?》中國當代作家孟永奇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做一名鄉村教師,您幸福嗎?

前幾天,有人問我:「做了這麼多年的鄉村教師,有何感受?」我沉思了一下,回答:「有歡樂有收穫,有傷感有失落。酸甜苦辣,百味雜陳,喜怒哀樂,一言難盡!教師本就是教書育人的普通職業,鄉村教師更是註定了工作的平凡與艱辛,事業的平淡與瑣碎。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所遇到的棘手難題與困惑窘境,並不比城鎮學校少,甚至還更為繁瑣龐雜,也更為細碎難解。鄉村教師的工作與生活中既有喜怒哀樂,也有酸甜苦辣。

一 喜

「本次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我校取得了全縣第三名的好成績!」周一教師例會,一向不講話的校長發言了,話語中掩抑不住的自豪與激動,興奮與喜悅。「嘩……」底下教師掌聲雷動,經久不息。「這是我校數十年以來的最好成績,是我校全體師生團結協作、刻苦努力,勇於拼搏、追趕超越的碩果!」

作為一所鄉村學校,能有這樣驕人的成績,確屬不易。近年來,縣城學校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生基礎、家長重視程度等方面皆明顯優於鄉村學校,教學質量相應也名列前茅。縣城初中學生數不僅遠超其他鄉村學校,且家境的優越促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視,並大力投資。大部分學生都報班參加各種社會教育培訓機構的學習,知識水平與學習能力自然比同齡農村學生高出一大截。與此相對的是,不少鄉村學校地理位置偏僻、條件簡陋、師資短缺且水平參差不齊,且家長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家庭教育意識淡漠、留守少年兒童眾多。在這種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大環境下,直接的後果就是鄉村學校生源流失嚴重,特別是成績優異的尖子生。有些鄉村初中學生不足百名,不少小學一個班級只有五六名學生,生源岌岌可危,甚至枯竭。學校的生存既成問題,教學質量也就可想而知,許多學校最終無奈只能撤併。

如此嚴峻形式下,鄉村學校要想在教學質量方面有所突破,想在全縣排上名次,並與縣城學校平分秋色、一爭高低,需要在背後付出多少艱辛的勞動啊?這絕對是一項偉大、艱巨、漫長而複雜的龐大工程!

數日後,學校召開「一模考試表彰大會」,晨曦映照在每個學生青春如花的臉龐,和煦的東風如絲般輕柔滑過耳際,獲獎的教師與學生一個個喜笑顏開上台領獎:學生一張獎狀一個筆記本,教師一個榮譽證書以及名次獎數百元。節奏歡快、催人奮進的樂曲聲中,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着燦爛陽光的笑容,每位師生的心裡都樂開了花,甜滋滋的。成績來之不易,榮譽更要倍加珍惜。今日表彰,更是為明日的成功加油喝彩!

中午飯是花色品種繁多的自助餐,這在一年中可真不多見。吃完午飯,小張老師笑着打趣問總務主任「啥時間能每天吃上這樣的飯菜?」「共產主義實現的時候!」主任回答斬釘截鐵,毫不含糊。

二 怒

下午第四節,是語文輔導自習。

「梁子豪,你在那兒幹什麼?」

「沒幹什麼!怎麼了?」「

」其他同學都在認真寫作業,就你一個人不停玩,還要打擾他人的學習!」

「我沒玩!你怎麼知道我打擾了其他同學?」梁子豪頭一揚,將齊眉的長髮故作瀟灑地向後甩了一下,不甘示弱地盯着我反問。

「玩沒玩,你自己心裡清楚!反正下課要交正式作業!」

「我不會做!我也不交。」他眼晴一翻,直瞪着教室天花板。這傢伙跟我槓上了!

梁子豪是全校出了名的後進生,不僅學習成績差,而且經常頂撞上課老師,故意擾亂課堂秩序,在校外與不良社會青年來往頻繁,是校園打架鬥毆的「慣犯」。

「不交的話,我會跟你班主任聯繫,必要時會請你家長到校配合!」我發怒了。剛開學一個月,可不能對這種不良現象睜隻眼閉隻眼,更不能熟視無睹、放任自流。否則以後怎樣教育其他學生?應該嚇唬嚇唬他!

「想聯繫就聯繫,想請就請!誰怕誰呀?」還是盛氣凌人,針鋒相對。

一時間,我怒火衝天,想狠狠批評教訓他一頓。但我同時不斷提醒自己「制怒!衝動是魔鬼!始終微笑面對學生!孩子是最純真無瑕的……」最終,要感謝我良好深厚的教育專業素養、廣博紮實的文化知識以及修煉多年的「喜怒不形於色」拯救並說服了我。我偃旗息鼓,甘拜下風。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將前一天下午發生的事告訴給梁子豪所在班的班主任,意在取得班主任與家長的密切配合,協同努力,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與不足,至少在課堂上收斂自己的行為。

「他是留守兒童,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家裡只有奶奶一個人!」

「可以通知他奶奶呀!」

「他奶奶已七十多歲了,對他也是束手無策,無計可施。因為根本管不了,也管不住!」

「不行可以通知他爸爸!」

「也沒用!上周梁子豪惹事,我與他爸電話溝通,沒想到他竟說『孩子小,犯錯在所難免。另外工作太忙,孩子的事就全託付給你了。』」班主任也是一肚子苦水。

「這……真的沒辦法了?」我也黔驢技窮,毫無辦法。

「今天我嚴厲批評他,叫他給你當面認錯並寫保證書。你看怎樣?」

我還能咋樣?想到他那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模樣,以及同齡人眼中少有的狡黠與詭譎,我更苦悶無助了。對他來說,認錯保證就是家常便飯,早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其實,像梁子豪這樣在校一天到晚惹是生非、根本不學習、劣跡斑斑的學生在鄉村初中每個班都絕非個例、不在少數,任課教師頭痛,班主任頭痛,學校也頭痛!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眾多,家庭對孩子教育無暇顧及,或有心無力、束手無策,或放任自流、鞭長莫及,使得學校教育倍感吃力與無助。

周一剛到校,一則消息就傳來「周五放學路上樑子豪與鄰班同學打架了」!學校正在協調雙方家長處理,家長提出學生可以接受學校的相關處理,但絕不允許停課,以免耽誤孩子的學習。

上午語文課,我一進教室就看到了那雙熟悉不過的狡黠無比的眼睛!

是啊,絕不允許耽誤孩子在校的學習!這話說得多麼動聽入理!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暗自反省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同時不禁憤憤不平:說出這句話的專家能教好這樣的學生嗎?

窗外陽光明媚,清風徐徐,鳥雀早就開始了新的一天的歡快歌唱。

三 哀

全體教師正月十三返校,籌備新學期開學。

「張老師前幾天晚上在家腦溢血發病了,人現在還在西安搶救,聽說情況很嚴重。」

「哪個張老師?」

「就是管後勤的張老師。」

「不可能啊!前幾天剛見到他,紅光滿面,精神氣色很好。還和我互祝新年好呢!」

「有什麼不可能!人有旦夕禍福,誰能預料自己的將來?」

「聽說去年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健康體檢,就檢查出他腦血管的病很嚴重,而且血壓也高。當時就發了進一步檢查與及時治療的通知單,但當時學校工作繁忙脫不開身,加上家裡正蓋房,說是等忙完這一陣後再上醫院,只買了些常用藥控制病情。沒想到現在發病了。」

「張老師平時身體很健壯啊,一米八的個子,說話聲音洪亮渾厚,走路昂首闊步,虎虎生風。雖然年過五旬,但精神氣質很好!」

「其他人生病人能預想到,可張老師生病卻在全校教師意料之外。」

「張老師性格豪爽開朗,豁達樂觀,熱愛生活,勇於接受新事物。這樣的人肯定健康長壽。」

「去年一年他太勞累辛苦了!先是家裡蓋房好幾個月,不辭辛勞,忙裡忙外,得不到休息。後來又是裝修,找設計,僱工隊,買材料,都是他一手料理的。」

「就這樣還沒向學校請假,都是利用業餘時間加班加點擠時間幹活的。身體累,心更累!身心俱疲之時,病魔就會乘虛而入。」

「唉!還是平時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體,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有病要早發現早治療,千萬別拖延下去,以免貽誤病情,得不償失。」

正月十六這天,得到消息:張老師於幾日前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在西安辭世。學校領導與教師多次前往家中弔唁。

安葬張老師當日,學校與村上共同組織召開張老師追悼大會。學校除上課的教師,其他悉數前往張老師家裡參加追悼大會。

追悼大會上,張老師的遺像在微笑着注視着他生前的親朋好友,領導同事,鄰里鄉親。五十餘歲就撇下他的親人離去,怎不叫人傷痛萬分?

追悼會上,學校領導幾度話語哽咽,傷心落淚,親友同事亦不勝痛惜,淚濕衣襟。

張老師的去世,對全校教師來講,無疑具有強大的心理衝擊力。老師們紛紛摒棄以前漠視鍛煉身體、輕視體檢結果、不注重生活質量的陋習,抽煙喝酒的人少了,一飽囗福、大快朵頤的人少了,徹夜追劇打牌網遊的幾乎絕跡了。

與此相應,騎行出遊的人多了,起早跑步的人多了,打太極、做回春操的人多了,疾步走、爬山健身的人多了,外出旅遊、領略祖國秀麗風光的人多了!

人人都認識到,生命與健康是生存的基礎,是快樂的源泉,是幸福的根本。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無可挽回。健康稍縱即逝,沒有健康,一切無從談起!

與城鎮教師相比,鄉村教師工作條件簡陋,收入微薄,生活清貧,家務繁重,休閒娛樂、放鬆身心的機會過少,生活品質有待提升,尤其是健康意識亟需強化。

你看起來強壯,實際上你可能很羸弱,手無縛雞之力;你看起來健康,實際上你可能身患疾病,且潛伏已久。

現代生活倡導的奉獻精神,是建立在良好的自我生存、發展基礎之上的服務理念,不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絕非「犧牲自我,奉獻社會」!

「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責任!」西方哲學家斯賓諾莎如是說。老師,您做到了嗎?

四 樂

「同志們,我請大家下午放學去逛會!」上午在教研組辦公室剛批改完作業,數學組的王老師就熱情相邀。

「好!盛情難卻,我們一定去!」教研組的好幾位同事齊聲答道。

關中地區春季盛行廟會,幾乎每個村子都參與其中。一些廟會由一個村子獨立承辦,而另一些規模較大的廟會則是由方圓數個甚或十數個村子聯合起來承辦。這些廟會均由來已久,往往都有歷史悠久、眾口相傳的神話傳說。

廟會舉辦時,這個村子的廟堂會迅速變得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他們先上布施,然後在神像面前虔誠地點香、燒紙、磕頭,再給侍奉的神仙默默禱告幾句,起身之後就是一臉的輕鬆愉悅、歡快激動。想必神仙已聽懂了她的話,也肯定會在冥冥之中助其一臂之力,了卻她的夙願。不然白白得了銀錢,受了跪拜,什麼事也不辦,長期以往這位神仙的權威性與靈性會得到人們質疑的。

除了廟堂,一台好的秦腔戲永遠是廟會的主角,其他如歌舞團、馬戲團、兒童遊樂場以及經營服裝百貨、地方小吃、花卉苗木、農業機械、五金水暖等眾多的攤位會在戲台下面見縫插針、依次擺開。川流不息、車水馬龍的人群,悲壯慷慨、激越粗獷的秦腔戲曲,震耳欲聾、大聲吆喝的小販叫賣聲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幅當代西部關中農村廟會民俗民風圖。

下午放學後,除個別老師有事回家,學校其餘領導與老師分乘幾輛車,趕赴王老師所在的村子逛廟會。幾分鐘後,小車已抵達王老師的「巢穴」。王老師和他家的老黃狗站在屋外列隊歡迎我們。不同的是,王老師用香煙歡迎,老黃狗用搖尾巴歡迎。走進屋內,花生瓜子、水果茶葉已經擺放好,廚房內炒菜的鍋碗瓢盆交響曲不時傳來,幾位女老師立即走過去幫忙拾掇飯菜。其他老師則喝茶聊天、下棋打牌或看電視新聞。

不一會兒,涼菜已相繼端上桌子。「大家吃好啊,吃不飽不准回家!」王老師家的嫂子熱情招呼道。「沒問題!不夠吃了你重新給我做。」有老師嬉戲道,「反正嫂子的手藝以前已嘗過好幾遍了,正巴不得多吃幾次呢。」今天來的老師真不少,整整坐了五桌。王老師夫婦向來厚道誠懇,熱情好客,菜品非常豐盛,飲料白酒一應俱全。大家觥籌交錯,推杯換盞,邊吃邊談,氣氛熱烈而融洽。仿佛這時候,辛勤工作一天的勞累與疲憊都隨風煙消雲散了。

吃完晚飯,有的老師繼續下棋打牌,有的約好去看秦腔戲,有的去廟堂上香,有的聊天拉家常。我和幾位老師去看秦腔戲,劇目是《白蛇傳》。劇情曲折引人,情感哀惋淒絕,唱腔字正腔圓,表演惟妙惟肖,真摯動人。尤其是劇中的白素貞,不僅清麗脫俗、貌若驚鴻、美若天人,而且演唱纏綿悱惻,情真意濃,感人至深。到十點時,有人提醒「時間不早了,明天還要上課」。我們才流連不舍地返回。回到王老師家,我們告別主人一同驅車返回。

那天晚上,我夢見自己上了秦腔舞台,扮的角色竟是許仙。當然,我的唱腔令人不敢恭維,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白娘子傾城傾國,貌若天仙,而且身姿窈窕,體態曼妙!

第二天剛睡醒,我就將這個得之不易的桃花夢津津有味地講予夫人分享,希望她能幫我解讀並闡釋這不可多得、無限美好的夢境。還沒講完,就被一腳踹到了床底下:「想得倒美!找你夢中那國色天香、如花似玉的白娘子去吧!」

唉!夫人,你冤枉夫婿了!這可是藝術,你懂嗎?古典高雅的傳統秦腔藝術!另外,有話好好說嘛,知識分子怎能如此粗暴? [1]

作者簡介

孟永奇,中學語文一級教師,供職於陝西省周至縣四群中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