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史·石抹宜孫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史·石抹宜孫傳出自《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石抹宜孫,字申之。五世祖曰也先,事太祖為御史大夫。也先之曾孫曰繼祖,字伯善,襲父職,為沿海上副萬戶。馭軍嚴肅,平寧都寇,有戰功;且明達政事,講究鹽策,多合時宜。為學本於經術,而兼通名法、縱橫、天文、地理、術數、方技、釋老之說,見稱薦紳間。宜孫其子也。

宜孫性警敏,嗜學問,於書務博覽,而長於詩歌。嘗借嫡弟厚孫蔭,襲父職,為沿海上副萬戶,守處州。及弟長,即讓其職還之,退居台州。

十七年,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鐵睦連承制升宜孫行樞密院判官,總制處州,分院治於處。又以江浙儒學副提舉劉基為其院經歷,蕭山縣尹蘇友龍為照磨,而宜孫又辟郡人胡深、葉琛、章溢參謀其軍事。處為郡,山谷聯絡,盜賊憑據險阻,輒竊發,不易平治。宜孫用基等謀,或搗以兵,或誘以計,未幾,皆殲殄無遺類。

十八年十二月,大明兵取蘭溪,且逼婺,而宜孫母實在婺城。宜孫泣曰:「義莫重於君親食祿而不事其事是無君也母在難而不赴是無親也無君無親尚可立天地間哉!」即遣胡深等將民兵數萬往赴援,而親率精銳為之殿。兵至婺,與大明兵甫接,即敗績而還。明年,大明兵入處州,宜孫將數十騎走福建境上,欲圖報復,而所至人心已散,事不可復為。嘆曰:「處州,吾所守者也。今吾勢已窮,無所於往,不如還處州境,死亦為處州鬼耳!」既還,至處之慶元縣,為亂兵所害。事聞,朝廷贈推誠宣力效節功臣、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上柱國,追封越國公,諡忠愍。 (節選自《元史•列傳七十五》)

譯文

石抹宜孫字申之。其祖先是遼的迪烈糾人。五世祖名也先,太祖時官任御史大夫,自有傳。也先的曾孫名繼祖,字伯善,繼承父親的官職,為沿海上副萬戶。最初以沿海之軍分別鎮守台州,皇慶元年(1312),又遷移到婺、處兩州鎮守。治軍嚴肅,平定寧都寇有戰功;且明達政事,講究鹽策,多適合時宜。在做學問方面,講究經術,而且兼通名法、縱橫、天文、地理、術數、方技、佛學、老子學說,在士紳中很受稱讚。宜孫就是他的兒子。

宜孫性格機警,聰明好學,博覽群書,擅長於詩歌。曾任沿海上副萬戶,鎮守處州。後退居台州。

十七年,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鐵睦邇按規定,升宜孫行樞密院判官,總管處州,分院受處州管理,又以江浙儒學副提舉劉基任其院的經歷,蕭山縣尹蘇友龍任照磨,而宜孫又徵聘同郡人胡深、葉琛、章溢充當他的軍事參謀。處州郡山谷連綿,山寇憑據險阻,不易平定。宜孫採用劉基等人的謀略,有時以兵攻擊,有時用計引誘,沒有多久,全殲無遺,接着就升為同僉行樞密院事。這時天下擾攘不安,各地守將都各自為政保自己。浙東以處州宜孫為首,紹興以邁里古思為首。

十八年十二月,大明軍奪取蘭溪,進逼婺城,而宜孫的母親就在婺城。宜孫哭訴說「:義莫重於君親,食俸祿而不為他做事,就是無君;母親有難而不前去救護,就是無親。無君無親,還可以立於天地之間麼!」於是立即派遣胡琛等帶領民兵數萬,前往救援婺州,自己則親率精銳軍兵為之殿後。兵至婺,與大明兵一交戰立即潰敗而回。當時經略使李國鳳到浙東,承旨授宜孫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官階為中奉大夫。

第二年,大明兵進入處州,宜孫率領數十騎兵逃往福建,以圖報復,但他所到之處人心已散,報復是不可能了。他感嘆地說「:處州是我守的地方,今天我勢單力薄,無處可去,不如回處州去,死也要當處州的鬼。」回到處州境的慶元縣後,被亂兵殺害。朝廷得知此事後,贈封推誠宣力效節功臣、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上柱國,追封越國公,諡號忠愍。 [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