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伊迪絲·華頓)
目錄
內容簡介
她過去很壞一向如此,他們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館見面。我母親這麼說,好像那一越軌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對男女的罪過。她斜挎着眼鏡,看着手裡的編織活,聲音厚重得嘶嘶作響,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間編織的雪白童毯一樣。(我母親是一個典型的樂善好施的人,然而說出的話卻尖酸刻薄,一點也不慈善。)
作者簡介
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 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美國女作家。作品有《高尚的嗜好》、《純真年代》、《四月里的陣雨》、《馬恩河》、《戰地英雄》等書。 伊迪絲華頓作品集包括有作品《譯序》、《假曙光》、《老處女》、《火花》、《元旦》、《小女孩》、《石榴籽》、《一瓶畢雷礦泉水》和《亨利詹姆斯》。 《鄉土風俗》(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 《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歡樂之家》(The House of Mirth) 華頓十分注重文學傳統在個人作品中的作用。她相信文化文學傳統具有前後相繼的連續性,作家作品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創作實踐中,她從前輩作家的理論實踐中受益匪淺。她對美學的敏感直接來源於亞里士多德;對國際題材的運用是受詹姆斯的影響;她對自然主義決定論的興趣不亞於任何一個自然主義作家。雖然,華頓從未創立過新文學流派,但在她近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她對文學傳統融會貫通的使用已經使她有別於其他作家。比較她與大師們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華頓的成就不在他們之下,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重要作家。 伊迪絲華頓和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17751817)同
內容預覽
「她過去很壞……一向如此,他們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館見面。」我母親這麼說,好像那一越軌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對男女的罪過。她斜挎着眼鏡,看着手裡的編織活,聲音厚重得嘶嘶作響,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間編織的雪白童毯一樣。(我母親是一個典型的樂善好施的人,然而說出的話卻尖酸刻薄,一點也不慈善。) 「他們過去常在第五大道旅館見面,」這句話對我記憶中的紐約舊事概括得多麼準確啊!過了一代之後,談起像利齊-黑茲爾迪安同亨利-普萊斯特之間這樣的風流韻事,人們一定會說:「他們在旅館見面。」時至今日,除了為數不多的幾位老處女仍然在靠咂摸年輕時釀造的陳年老酒度日外,誰還有興趣追憶那樣的陳年舊事? 生活的變化飛快如梭,人們的好奇心無法老是停留在感情關係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