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先進建築材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先進建築材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是在原國家建材局新材料重點實驗室( 1996 年)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2003年被四川省科學技術廳批准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實驗室所屬學科為材料學,依託單位是西南科技大學。實驗室主任由盧忠遠教授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李宗津教授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東南大學孫偉院士任副主任。實驗室現有科研實驗用房3600餘平方米,儀器設備原值 1200 余萬元,其中 10 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 有 56 台(套) 。

目錄

一、科研情況

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領域為:

1 .固體廢棄物高效資源化及應用技術

主要研究固體廢棄物(粉煤灰、冶金渣等), 尤其是西部地區大量積存的固體廢棄物,如鈦礦渣、磷渣、磷石膏及各種尾礦等的高效資源化技術。重點研究:( 1 )固體廢棄物高效、低成本資源化技術(加工工藝及相關設備等);( 2 )採用固體廢棄物製備高性能建築材料的相關技術。

2 .核廢料處置及核輻射防護材料

發揮我校在建築材料(水泥、玻璃、陶瓷、非金屬礦物材料)研究方面的優勢,利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核廢物處理方面的技術積累和研究條件,結合國家對核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聯合開展核廢料固化、阻滯、核輻射防護材料及其相關理論和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重點研究: ( 1 )針對不同放射性水平、不同形態的核廢物的新型水泥、玻璃陶瓷(或人造岩石)固化基材的組成、性能及其製備技術;( 2 )核素在天然或人工阻滯材料中的行為;( 3 )核素與固化基材、阻滯材料的作用機理;( 4 )水泥基輻射防護材料、有機輻射防護材料等。

3 .功能建築材料

利用建築材料的行業背景、學科傳統特色與多學科交叉的學科優勢,跟蹤建築材料發展前沿,大力開展新型功能建築材料開發與應用研究。重點研究:( 1 )生態功能基元材料及複合建材集成技術;( 2 )水泥混凝土耐久性、嚴酷環境下使用的水泥混凝土及其製備技術與混凝土的快速修復技術;( 3 )保溫隔熱與吸音等功能型建築材料及其製備技術;( 4 )智能化建築材料及其製備技術。

實驗室自2003年被批准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以來,在依託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整合了學校材料、化學、地質、採礦、環境、生物、農學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條件,並與董事單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其它企事業單位聯合,進一步凝鍊了研究方向,組建了研究團隊。圍繞上述方向,實驗室承擔了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構建了材料製備、結構研究與性能檢測三大技術平台,在基礎性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較重要的進展。在固體廢棄物高效資源化及應用技術方面,利用工業副產物製備高性能水泥基建築材料,開發了系列高性能水泥,其中 「 高性能礦渣粉生產工藝及應用研究 」 獲得了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利用造紙廢液提煉木質素和四川豐富的農產品魔芋開發環境友好的、可降解的材料,其成果 「 環境友好的天然木素熱塑材料應用研究 」 獲得了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在 核廢料處置和輻射防護材料研究方面,在系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物院基金的支持下,研究了放射性核素的固化與遷移機理,開發了水泥基、陶瓷基和玻璃基固化材料,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多數成果處於國內外先進水平;與中物院合作開發了 g 射線防護手套,其技術指標超過國際同類產品,目前得到了國防科工委的支持,正進行中試和生產技術研究。在功能建築材料方面,開展了防氡防輻射、抗菌防霉、相變儲能、驅蚊、紅外輻射、阻燃、導電等功能基元材料的基礎研究與建材集成化技術研究,進行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研究工作,獲得了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技術三等獎 2 項。 實驗室還在綠色化學建材、低維功能材料(超微粉體與納米材料)等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近年來,實驗室專兼職研究人員共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2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7 項,國家 「863」 計劃項目3 項,國防基礎研究項目 8 項,省部級項目30項,共計科研經費 1200 余萬元;通過各類鑑定項目 28 項;發表學術論文 350 余篇,其中 SCI , EI, ISTP收錄100餘篇;國內核心期刊 280多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獎 2 項,中國建築材料科學技術三等獎2項,省部級三等獎 10餘項;申請專利 20 餘項,獲得發明專利項,實用新型專利 1 項,中國石油和化學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

二、學術隊伍

經過多年努力,實驗室已建設了一支結構合理、學風正派、勇於創新的學術隊伍。在51名固定研究人員中,有3位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5位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1 名具有博士學位[1],21人具有教授及相當職稱。實驗室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及材料領域工程碩士點,每年可招收碩士150人。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聯合招收凝聚態物理博士研究生。

三、學術交流

實驗室重視國內外的學術交流及校內多學科交叉研究,在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高性能混凝土等方面與加拿大勞倫丁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四川多個水泥廠建立了實質性合作關係;在核廢料處置與核輻射防護材料方面,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校內化學、地礦、環境等學科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在功能建築材料方面,與汕頭龍湖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東方絕緣材料廠、四川玻維有限公司和多個建築材料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主辦了一次全國性學術會議,承辦了一次全國性學術會議,與合作單位舉辦了多次雙邊和多邊學術研討會,定期邀請了國內一流學者來室進行學術交流[2]

實驗室實行 「 開放、流動、聯合、競爭 」 的運行機制,實行依託單位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在依託單位西南科技大學的大力支持下,實驗室根據研究方向設置了開放基金( 2007 年 50 萬)和課題( 5-10 萬 / 每課題),面向國內外資助先進建築材料領域的科研人員。

今後,實驗室要加快培養、選拔和引進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建設一支能夠承擔重任的年富力強的科研骨幹隊伍;完善實驗研究平台建設,改善研究條件,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進一步凝鍊研究方向,更加突出重點發展方向,按照新的思路,積極主動深化科研體制改革,以適應當前材料科學學科交叉和綜合化的趨勢,爭取儘可能多出大的、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為國家和四川省的經濟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