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復鄉大和地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光復鄉大和地區位於花東縱谷中段,其地名起源乃是因為大正10年(1921年)日本「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花蓮光復鄉設立糖廠,名為「大和工場」,並在此地開墾「大和農場」,因而得名;當時的村民大多來自台灣西部、南部及中國東南地區的客家族群,為躲避飢荒及戰亂來到大和村,在「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下,從事種甘蔗及榨甘蔗、煮甘蔗等提煉蔗糖的工作,稱作「會社工」。當時的大和村轄內有「大和」、「農場」、「管真巷」、「崗界」等四個保,大致是以花東鐵路為界,大豐村為「車頭頂」,大富村為「車頭下」,車站前稱之為「店仔街」,是會社工人(蔗工)生活居住的地方。[1]

大和工場

賀田金三郎於明治32年(1899)向總督府申請取得花蓮港至卑南一帶的土地開墾權,並透過建立移民村以大規模種植甘蔗,又在壽村(今壽豐鄉)建設改良糖廍。可惜日後因經營不善,於明治43年(1910)併入荒井泰治旗下的臺東拓殖株式會社。為了精簡業務,荒井氏將公司異動為臺東拓殖製糖株式會社。

  • 大正3年(1914),臺東拓殖製糖株式會社與鹽水港製糖合併,改稱為鹽水港製糖拓殖株式會社。
  • 大正9年(1920),會社更名為鹽水港製糖。
  • 翌年(1921)於花蓮港廳鳳林區(馬太鞍)設立大和工場。
  • 昭和4年(1929),大和工場的產量超過壽工場,成為鹽水港製糖在花東的主力。

二戰期間,兩座糖廠皆受到猛烈轟炸攻擊而有所損毀。戰後,鹽水港製糖改隸屬臺灣糖業公司第四分公司。有關當局決定廢棄毀損程度較高的壽工場,保留大和工場。

  • 民國41年(1952),花蓮港糖廠更名為花蓮糖廠。
  • 民國67年(1978),因公路運輸興起,花蓮糖廠廢除所有糖業鐵道。
  • 民國78年(1989),因應市場需求改變,增設煉糖工場、冰糖工場等。
  • 民國101年(2002)7月,由於製糖成本過高,決定關閉製糖工場,並將轉型為觀光糖廠。[2]

綠野香坡

民國49年(1960年)前後是糖業的極盛時期,從各地來到大和做「會社工」的蔗工盛況空前,當時的大豐、大富及大農村全部都種植製糖原料--甘蔗,近兩千公頃的緩坡平原一片綠油油,人稱「綠野香坡」,據村中長輩表示,當時的大和村人口曾高達六千多人,進出大和車站的人數,一天就有上百人之多,在不到兩百公尺長的「店仔街」上,更有七家冰店、四間西藥房、一間中藥店、四間食堂、四家裁縫店、三間酒家,還有戲院、旅館、照相館、鐘錶店…等,可見當時「大和」的熱鬧繁華。

1980年以後,國際糖價因生產過剩而持續下跌,加上台灣的平均工資上升,高度勞力密集的糖業不堪負荷,國內業規模持續萎縮,因此花蓮糖廠不得不在民國91年4月(2002年)正式停止製糖業務,結束花蓮地區百年來的糖業發展,也讓地方面臨巨大轉變,隨著花蓮糖廠的停產,人口大量外移,只剩年長者守護家園,大豐、大富當年的興盛風光有如過往雲煙,不復存在。

如今的大和地區,依然以花東鐵路為界,鐵路東側的大富村以火車站前的明德街為主要道路,聚落較為集中,沿線有彭記擂茶、蔗工的厝、富安宮等特色據點,寧靜的街道呈現當地的人文氣息。大豐村位於鐵路西側,以尚德街為主要核心聚落,其他多為零散的住戶,整體景觀風貌更為自然。

古公三王的傳奇

富安宮於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建廟,歷經兩次修建,乃是大和地區的信仰中心,廟中供奉的古公三王,是從宜蘭二結鎮安廟分靈過來的,每年農曆十一月十六日古公三王聖誕時,廟方均會舉辦過火及謝平安儀式來感念神恩,過火儀式約在三點到四點半左右開始舉行,神轎往火堆中跑過燒得通紅的木炭,須跑三次才算儀式完成。 地方盛傳古公三王的神蹟有很多,據說有一年大拜拜時,火車在大和「鐵路橋」過去一點一個下坡的地方出軌,一直滑到新莊仔(今大全村)居然又安全的重回軌道,無人受偒,居民都說那是「古公三王」顯現的神蹟;另根據地方說法,民國78年9月11日強烈颱風莎拉由花蓮縣豐濱鄉登陸,當晚嘉農溪的大水沖破保護大富、大豐2村的嘉農溪南岸堤防,水淹半個人高,隔天早上,當居民在清理家園時,住在下游的大農村民來訪,說:「你們大和的人好團結,晚上還提燈鞏固堤防!」,原來在颱風夜當晚,大農的村民看到嘉農溪南岸堤防上有一整排的火光,但當時風強雨大,大和的村民們都躲在家沒出門,地方盛傳是古公三王顯靈護住堤防,否則一定更造成更慘重的災情。

大富車站與縱谷特慢車

民國72年(1983年)大富火車站因入不敷出而關閉,現在每天只有幾班普通車次採招呼的方式停靠,因為敵不過歲月風霜的摧殘,車站的外觀斑剝了,周圍更長滿了雜草,使得大和地區更顯荒涼。

不忍大和持續沒落下去,在幾位有心人士的號召下,從民國86年(1997年)起,每年夏天都會舉辦為期約一個星期的繪畫營隊,邀請全台各地,甚至國際各界的畫家來此作客一個月,以當地的風景為畫,食宿由村民免費招待,而畫作則留給地方,最後並在閒置的大富車站辦理「吃米粉、看畫展」活動,透過音樂和繪畫等媒介,鼓勵訪客留宿當地農家,但因缺乏經費支持,這項文藝活動如今已經停擺,但已經讓大富這個沒落的小車站成為凝聚社區共識的焦點,爾後社區各項重要活動都會利用大富車站及站前廣場來舉行,成功為後續的社區營造工作發展埋下了深耕的種籽。

農村再生

大和地區經由前述活動的辦理累積了相當的動能後,終於和馬太鞍一同獲選全國十大經典農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進入大豐村尚德街路側近300公尺長的木芙蓉花道,另是由社區民眾徐雙福老先生自行種植,並且每天澆水、施肥,曾獲得農村再生綠手指計畫的特優獎,經過的人們,都不由得為這片美麗的花叢停留駐足。

大和地區於民國97年(2008年),在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的協助下,開始接觸農村再生計畫,並在東二區農村社區再生計畫中完成試辦規劃,經過多次會議討論後,社區希望仿效日本古川町的模式,改善社區水資源利用的問題,並提出「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的願景,希望讓孩童能在一個安全的社區環境獲得完善的教育,青壯年能在社區獲得工作機會,並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老年心可以在社區獲得舒適友善的照護。

大和地區透過大和總動員,成功的凝聚了社區情感並啟動社區營造的行動力,民國98年(2009年),在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的持續協助下,大和完成了農村再生建設先期規劃工作,在包括苦花魚復育、螳螂館、蝴蝶館既有的有機休閒農業的基礎上,接續97年試辦規劃時的水資源保育與利用目標,積極進行環境營造與空間改善,由於各項工作在施作前後均和社區保持良好的溝通,因此執行成果也都能切合地方需要,大和地區生活環境品質獲得了提昇,頗獲在地民眾的好評。[3]

民國 100 年,社區開始依農村再生條例提報再生計畫時,由於大豐社區較早完成培根計畫的四個階段性課程,加上社區發展隨著時間愈加成熟,村民們對各自的再生願景亦開始有更深入的擘畫,因此社區決定先以大豐村的豐禾社區產業促進會為對口,接續先期規劃的內容以「生態、有機」為主題做提案,大富社區則另以大富社區發展協會為窗口,積極參與培根計畫的人培工作,目前也已經到達再生班的階段,即將可以提出另一個以「蔗工與糖業文化」為主體的再生計畫,對屬於共同生活圈信仰圈的大豐、大富村而言,如此作法將可以幫大和地區爭取到更多的資源挹注,未嘗不是一件好事。[4]

視頻

[隨身導覽]花蓮糖廠/光復糖廠介紹

[隨身導覽]花蓮光復糖廠日式宿舍群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
  2. [2] 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
  3. [3]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
  4. [4] 行政院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