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冇樟
圖片來自福星花園

冇樟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冇樟

‧英文名稱: Small-flower Camphor Tree

‧學 名: Cinnamomum micranthum (Hayata) Hayata Cinnamomum xanthophyllum H. W. Li Machilus micrantha Hayata Cinnamomun micranthum (Hay.) Hay.

‧科 名: 樟科(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

‧別 名: 沉水樟(廣東新豐),水樟、臭樟(廣東始興)、黃樟樹(江西),冇樟、牛樟(臺灣)

‧原產地: 台灣、日本、琉球中南半島,以及中國的長江以南各省。

‧分布: 全島低中海拔地區。

‧莖: 大喬木,高可達 30 公尺,胸徑 40~100 公分;樹皮堅硬,厚達 2公分,黑褐色或紅褐灰色,內皮褐色,外有不規則縱向裂縫,小枝光滑,樹形高大呈長橢圓形。頂芽大,卵球形,長 0.6 公分,寬 0.5 公分,芽鱗覆瓦狀緊密排列,寬卵圓形,先端鈍或具小突尖頭,褐色,外被褐色絹狀短柔毛。枝條圓柱形,乾時有縱向細條紋,茶褐色,疏布有凸起的圓形皮孔,幼枝無皮孔,多少呈壓扁狀,無毛。

冇樟-莖
圖片來自福星花園

‧葉: 葉互生,常生於幼枝上部,長圓形、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 7.5~10 公分,寬 4~6 公分,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兩側常多少近不對稱,堅紙質或近革質,葉緣呈軟骨質而內卷,幹時上面黃綠色,下面黃褐色,兩側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 4~5 條,弧曲上升,在葉緣之內網結,與中脈兩面明顯,側脈脈腋在上面隆起下面具小腺窩,窩穴中有微柔毛,細脈和小脈網結,兩面呈蜂巢狀小窩穴;葉柄長 2~3 公分,腹平背凸,茶褐色,無毛。


冇樟-葉
圖片來自福星花園

‧花: 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短促,長 3~5 公分,乾時茶褐色,近無毛或基部略被微柔毛,幾自基部分枝,分枝開展,長 2 公分,末端為聚繖花序。花白色或紫紅色,具香氣,長約 0.25 公分;花梗長約 0.2 公分,基部稍增粗,無毛。花被外面無毛,內面密被柔毛,花被筒鐘形,長約 0.12 公分,花被裂片 6,長卵圓形,長約 0.13 公分,先端鈍。能育雄蕊 9,長約 0.1 公分,花絲基部被柔毛,花藥寬長圓形,第一、二輪雄蕊花絲扁平,稍長於花藥,無腺體,花藥4室,上 2 室較小,內向,下 2 室較大,側內向,第三輪雄蕊長於花藥,近基部有一對具短柄的近圓狀腎形腺體,花藥4室,上 2 室較小,外向,下 2 室較大,側外向。退化雄蕊 3;位於最內輪,連柄長 0.08 公分,三角狀鑽形,柄長約 0.04 公分。子房卵球形,長約 0.06 公分,向上驟然狹長成長 0.06 公分的花柱,柱頭頭狀。花期 7~8(10) 月。

‧果: 果橢圓形,長 1.5~2.2 公分,直徑 1.5~2 公分,鮮時淡綠色,具斑點,光亮,無毛;果托壺形,長 0.9 公分,自長寬約 0.2 公分的圓柱體基部向上驟然喇叭狀增大,頂端寬達 0.9~1.0 公分,邊緣全緣或具波齒;成熟時紫黑色,種子胚軸常歪生。果期 10 月。[1]

  • 樹幹表皮縱裂
  • 枝綠色,光滑
  • 芽鱗覆瓦狀
  • 單葉互生,葉表翠綠色
  • 羽狀脈,側脈4-5對


目錄

特徵

常綠大喬木,小枝光滑,樹形高大呈長橢圓形。葉革質互生,闊卵形、卵形或橢圓形,下表面光滑,葉脈明顯,主脈粗大,新葉葉柄先紅色,老葉變綠色,柄長約 1.5~2 公分 。花序圓錐狀,花序腋生於枝之頂部,黃綠色,花朵甚小但花數眾多,花被 6 片。核果,果實呈長橢圓球,長 1.62 公分,寬 1.17 公分,成熟時紫黑色,種子胚軸常歪生。

本種與牛樟(C. kanehirae)之外形極相似。但本種的果實橢圓形,牛樟者為扁倒圓錐或圓球形。此外,本種芳香味淡,牛樟者濃。冇樟(瀋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 (Hayata) Hayata)常與黃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 Meisner)混生,除葉的色澤及短小的圓錐花序極易區別外,從樹幹砍倒後幹下部有多量水液流出,樹皮外皮硬,內皮褐色,香氣很快消失,與黃樟的樹幹砍倒後無多量水液流出,樹皮外皮軟,木栓質,內皮紅色截然不同,故在無花果及葉的情況下也易於區別。


用 途

1.冇樟可提供製造樟腦之原料。

2.根常被加工製成工藝品等,木材則供加工之用。

3.南投縣一帶木材多做成似瓠匏之盛水容器,故又稱瓠匏樟。


冇樟與牛樟如何分辨

牛樟是臺灣特有樹種,因木材性質優異,為珍貴闊葉樹五木之一。近年因寄生於牛樟木頭的牛樟芝,經研究指出具有抗發炎、防癌、保肝等功效,價格昂貴,造成牛樟木材需求量大增。但在臺灣中低海拔森林中,尚存在另外一種樟屬植物:冇樟(C. micranthum)。過去文獻指出,這兩種樹種在形態上容易混淆,除了生育地環境可作為辨識參考外,文獻指出僅有果實具有形態差異,較能據以區別此兩種樹種。

冇樟為牛樟的同門師兄弟,根據林業試驗所張東柱博士的研究指出,牛樟與冇樟是經由芳樟演化而來,這些研究除了透過基因定序來了解外,透過樹種本身的精油成分也可略知一二

氣味

氣味的不同來說,冇樟木材精油以safrole與pantadecyl aldehyde(十五燒醛)為主,此即所謂一般所稱之沙士味,而牛樟木材精油以d-terpinenol(4)松香醇為主。

木材的材質

就木材的材質而言,冇樟木材易腐爛,而牛樟不易腐爛。

種子外型

第三就種子外型而言,牛樟種子側面呈現僧帽狀,冇樟則呈現橢圓狀,牛樟果實長寬比值小於1,冇樟則大於1,牛樟與冇樟皆有甚大之花托所形成之果托,樟樹則小了許多。

冇樟與牛樟的分辨
 
圖片來自宏洋生技

葉片

牛樟與冇樟的木材與葉片照片。左邊為冇樟,右邊為牛樟,難以辨別

冇樟牛樟與香樟的木材與葉片
 
圖片來自農傳媒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牛樟與香樟本樟其分辨的方式,僅從葉片即可分辨出,牛樟葉片正反面幾乎是同一色,且未帶粉銀,而香樟或本樟葉面與葉背不同色,葉背帶有粉銀。[2]


牛樟與香樟葉片反面比較
 
圖片來自宏洋生技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冇樟,冇樟
  2. 冇樟/牛樟如何分,冇樟-台灣牛樟暨農業科技網路論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