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男,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腫瘤專業博士(博士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醫腫瘤重點專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常委,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抗癌協會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抗癌協會骨與軟組織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國家自然基金及北京市自然基金評議專家。

馮利
國籍 中國
職業 主任醫師,教授
知名於 為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骨轉移癌、骨腫瘤」學組暨全國協作組組長單位,同國內外多家醫療、科研單位在不同領域開展了多項臨床及科研合作。
知名作品簡明中西醫結合腫瘤病學
海外及港台科技期刊研究
教育學與教學管理

馮利[1]

目錄

擅長

肺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骨轉移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骨·..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 腫瘤科


​研究方向與重點領域

對各種良、惡性腫瘤及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中醫藥治療、化療、微創治療、海扶刀治療、熱療,腫瘤骨轉移、腫瘤併發症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與醫院的全國重點學科之一全國中醫骨傷專科醫療中心合作,依託醫院骨科優勢,提出了腫瘤骨轉移治療的「平衡阻斷」療法,開展了腫瘤骨轉移影像及骨代謝特異性標誌物診斷研究,在治療方面開展了化療、內分泌治療、生物靶向治療、放射治療、放射性核素內照射、三階梯止痛、破骨細胞活性抑制劑、微創介入治療——椎體成形術、中醫藥治療等治療方法的研究和應用。已形成了一定的診斷及治療的特色優勢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科技提升專項立項資助課題《補腎化瘀中藥聯合熱療治療骨轉移癌疼痛的臨床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溶骨性骨轉移瘤的信號轉導機制及扶正解毒化瘀中藥的干預作用》,長期擔任核心期刊《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英文編委,《中國誤診學雜誌》編委,參加了世界衛生組織SARS中醫治療規範的部分英文翻譯工作。已發表專業論文30餘篇,主編專著《簡明中西醫結合腫瘤病學》,參編著作4部。2008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優秀中醫健康信使」稱號,2010年在「中醫中藥全國行」活動中獲「全國中醫藥科學普及金話筒獎」。主編的專著《簡明中西醫結合腫瘤病學》2010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一等獎。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醫腫瘤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衛生部第一批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培育單位,由門診、病房、層流病房、海扶刀治療中心、熱療治療中心等組成,具有北京市一流的硬件設施,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4名,住院醫師2名,其中博士後1人,博士1人,碩士4人,學士3人,科室內在讀研究生20名,為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骨轉移癌、骨腫瘤」學組暨全國協作組組長單位,同國內外多家醫療、科研單位在不同領域開展了多項臨床及科研合作。 2015年在首屆中國腫瘤康復論壇的現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醫科馮利主任向大家介紹了在腫瘤治療中,中醫能夠發揮的作用。

獲獎

2015年,屠呦呦教授獲得我國在自然科學領域裡的第一個諾貝爾獎,這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成就,在中醫藥領域更是如此。讓屠呦呦教授獲獎的青蒿素,正是源於中醫藥的靈感和現代提純技術的結合。馮利醫生表示,這是中醫藥的一個榮譽,也說明了中醫藥中有很多瑰寶值得挖掘。 2016年【節目視頻】牟巨偉主任醫師&馮利主任醫師攜手CCTV4《中華醫藥》,為您講述《肺癌離我們有多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