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馮諼買義的故事

馮諼買義的故事,春秋戰國故事。[1]

原圖鏈接馮諼買義

目錄

故事內容 

馮諼是戰國時代齊國人,經人介紹,作了齊國相國孟嘗君的一名食客。馮諼到孟嘗君門下不久,孟嘗君詢問府里的門客:「有誰能夠替我到薛城(今山東藤縣)去收債?」


馮諼自告奮勇說自己可以完成這個任務。孟嘗君非常高興,臨行前,馮諼問孟嘗君:「債收齊後,買些什麼東西回來?」


孟嘗君答道:「看我家裡缺少的買吧!」


馮諼驅車到了薛城,召集那些應當還債的百姓來核對借據。借據都核對完了,馮諼就假託孟嘗君的命令,當眾焚毀了那些契據,說是那些錢不用還了,老百姓非常感動,齊呼萬歲。


馮諼回來後,孟嘗君問他:「債收齊了嗎?你買了些什麼東西啊?」


馮諼答道:「都收齊了,你說家裡缺什麼東西就買什麼。我想,你庫里堆滿了錢財,畜欄里養滿了牲畜,堂下站滿絕色美人。你家裡所缺少的只有『義』,所以我就替你買回了『義』。」


孟嘗君感到不解:「我不明白先生的意思?」


馮諼說:「如今你只有一塊小小的薛城,卻不能撫育、愛護那裡的百姓,反而用商賈的手段向百姓取利息。我私自假傳你的命令,把借款賜給百姓,並燒掉了他們的借據,百姓齊聲歡呼萬歲,這就是我給你買的『義』啊」


「先生的目光真是遠大呀。」孟嘗君無可奈何地拱拱手說。後來齊王聽信讒言,解除了孟嘗君的職位。除馮諼外,其餘的門客都棄他而去了。在萬般無奈之下,孟嘗君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城。在離薛城百里遠的地方,薛城的百姓紛紛走上街頭,歡迎他的到來。孟嘗君對馮諼說:「先生替我買的『義』,到今天終於見到了他的作用。」


馮諼說:「狡兔準備了三個洞穴,方能免於一死。您至少也得有三個安身的地方,才能高枕無憂。」


過了一段時間,馮諼到秦國去遊說。他對秦昭襄王說:「齊國之所以能變得這麼強大,全靠齊國的相國孟嘗君。現在齊王免了他的宰相之職。如果秦國能重用孟嘗君,他—定會全力輔助大王,讓秦國變得更加強盛。」秦王就準備了2000兩黃金,派了10輛車子,去迎接孟嘗君。


馮諼回到齊國,對齊王說:「臣下聽說秦王準備了2000兩黃金、10輛車子,要來迎接孟嘗君去秦國。如果孟嘗君去了秦國,就會讓秦國變得更加強大;大王還是搶在秦國使者之前,去薛城把他請回來,恢復他的宰相職位,增加他的封邑,那麼秦國的陰謀就會被挫敗。」齊王派人到邊境去打探消息,證實馮諼沒有說假話,就馬上按照馮諼的話去恢復了孟嘗君的宰相職位。


這時,馮諼又對孟嘗君說:「你還得去向大王要一些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廟,那麼你的地位才不會被動搖。」宗廟在薛城建好後,馮諼對主人說:「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你將不會有什麼憂患了。」


此後,孟嘗君在齊國當了幾十年相國,再也沒有遭受過禍難。


哲理點撥:像馮諼這樣的高人,事實上,也需要孟嘗君這樣有氣量的仁者。因此,想成大業的人,不妨把氣度和眼界放寬一些,或許你也可以高枕無憂。

視頻 

馮諼買義

參考資料 

  1. 馮諼買義的故事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