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鳳頭鵐

中文學名:鳳頭鵐
拉丁學名:Emberiza lathami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亞目:鳴禽亞目
科:鵐科
屬:鳳頭鵐屬
種:鳳頭鵐
命名者及年代: Gray, 1831
英文名稱: Crested Bunting

鳳頭鵐[1](學名:):屬小型鳴禽,體重21-31克,體長134-175毫米。以頭頂的細長羽冠為特徵,雄鳥全身幾乎均為黑色具藍色光澤,兩翅和尾以及尾上覆羽栗紅色。雌鳥具短的褐色羽冠,上體暗橄欖褐色,兩翅暗褐色具栗色或栗紅色羽緣。尾暗褐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幾乎全為栗色或栗紅色,次一對的外側尾羽具大的楔狀白斑。下體污皮黃色或暗褐皮黃色,胸具窄的黑色縱紋。 鳳頭鵐為開闊和乾燥地區鳥類,棲息于山麓的耕地和岩石斜坡上,也見於市區和鄉村。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在丘陵和低山區活動,而冬季則下到平原,夏季卻到較高的山區繁殖。留鳥,部分遊蕩。繁殖期間多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季節多結成小群。一般主食植物種子。主要分布於中國、緬甸、印度等地。

目錄

特徵

雄性成鳥(春羽):頭、頸、肩、背、腰、尾以及整個下體概黑色,並帶藍綠色金屬光澤;冠羽較長,長達30mm左右;尾上覆羽深栗色並緣以黑色;尾羽栗紅,羽端黑色;翼上覆羽和飛羽鮮栗色,小覆羽具黑緣,而初級飛羽和內側次級飛羽先端烏黑;尾下覆羽和大腿羽淡栗褐色。腋羽黑色,翼下覆羽栗色。

雄性成鳥(秋羽):所有黑色部分的羽緣均呈橄欖褐色而擴展至全身各羽,而翼覆羽轉呈黑褐色,邊緣也淺淡。

性成鳥:上體暗褐,緣以灰色,並具寬大灰褐色縱紋;飛羽外翈,初級飛羽尖端和內側次級飛羽暗褐,羽軸栗紅;翼覆羽棕褐,羽緣淺灰;尾羽棕褐色;大多數外側尾羽具栗紅色楔狀斑;耳羽和頰褐色而沾綠;下體銹黃,頸側和兩脅較暗而沾綠,喉和胸微具暗褐色縱紋。

幼鳥:與雌鳥相似,而且部分羽色也似成鳥的秋羽,但冠羽很短或無。虹膜褐色;上嘴近黑色,下嘴基部肉色;腳肉褐色,爪近黑色,爪尖色淡[2]

習性

留鳥,部分遊蕩。繁殖期間多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季節多結成小群。休息時停歇於電線上或樹上,在無樹地區,則棲於突出的圓石上。性大膽,不甚怕人,有時人可以靠的很近。春、夏期間雄鳥常站在樹梢或電線上起勁地鳴叫,清脆悅耳,雄鳥叫聲作「churk」聲,但到春季繁殖期則發出一種似呼哨子的優美動聽的聲音。雌鳥在築巢過程中也發出一種似鶯類的叫聲,其他時期不能聽到。此鳥喜在麥田,薯地,油菜地上覓食,地面行走頗似雲雀,有時也攀到樹幹上覓食蟬類和其他昆蟲。

食物以植物性為主,如麥粒,薯類,雜草種子和植物碎片等,也吃少量昆蟲和蠕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3]

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等開闊地帶和海拔2000-2500米的中高山地區,常出入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松樹林林緣地帶,尤以河谷、溪流兩岸疏林灌叢地帶較常見。秋冬季節也出現于山邊稀樹草坡、農田和樹寨附近的樹叢和灌木叢中,有時甚至出現在城市的公園和庭院中。

繁殖

繁殖期在5-8月。在印度繁殖期4-8月, 也有的鳳頭鵐繁殖較晚,在巴基斯坦穆里山麓通常在6月初才開始營巢。當雄鳥站在岩石頂上或高樹冠上高聳冠羽發出強烈鳴唱後不久,即進行配對。雌鳥單獨負擔築巢工作。對於營巢地的選擇性不大,有的巢建於沿岸高坪的草叢中,有的在堤壩或牆壁穴中,也有的在山茶樹基部或其他小灌木下方。巢呈深杯狀,巢壁疏鬆,由細草,葦莖雜以根須和苔蘚編成,內墊以冗草毛羽等,結構較粗糙鬆散。每窩產卵3-5枚,卵呈灰白色、淡綠白色、灰黃色或污白色,具褐色斑點覆蓋於紅褐斑上,並多集中於卵的鈍端,有時形成小環,卵為橢圓形,大小為17.95-22毫米×13-17毫米。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

中國分布:浙江江西,湖南,廣西,廣東, 四川(成都、寶興、西昌、綿陽、會東、雅安、米易、鹽源),雲南(西雙版納、瀘水、騰衝、潞西、景東、元陽、貢山、瀾滄),貴州(遵義、分布興義、貴定、榕江、羅甸、印江),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東南。常見於中國華中,東南及西南的多草山坡;迷鳥至台灣。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該物種被列為三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

視頻

鳳頭鵐20180407

參考資料

  1. 鳳頭鵐(附圖),360個人圖書館,2018-04-15
  2. 鳳頭鵐外形特徵,行者物語網,2015-1-9
  3. 鳳頭鵐生活習性,行者物語網,2015-1-9
  4.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簡單學習網,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