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利奧波德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利奧波德二世

來自 嗶哩嗶哩 的圖片

本名 利奧波德二世

國 籍 神聖羅馬帝國

奧地利大公國

民 族 奧地利人

出生日期 1747年5月5日

逝世日期 1792年3月1日

主要成就

托斯卡納大公國中廢除死刑

出生地 維也納

信 仰 天主教

王 朝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在位時間 1790年9月30日

—1792年3月1日

父 親 弗朗茨一世

母 親 瑪麗婭·特蕾莎

前 任 約瑟夫二世

繼任者 弗朗茨二世

利奧波德二世: (Leopold II,1747年5月5日-1792年3月1日),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790年9月30日—1792年3月1日在位),匈牙利波希米亞國王。也是奧地利大公國統治下的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公(稱利奧波多一世,1765年起)。 [1]

目錄

開明大公

利奧波德二世是奧地利首席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婭與皇帝弗朗茨一世的第三子,生於維也納。他在1765年繼承父親的托斯卡納大公的寶座。受啟蒙運動影響,決心建立一個有效的國家機器,在這個小公國里,他廢除了酷刑拷問和死刑,平衡稅收並試圖削弱教會力量。鼓勵代議制,在25年的時間裡,他是意大利半島最開明的統治者。

聰明帝王

在他的長兄約瑟夫二世去世後,他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同時也是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國王。他即位後發現他哥哥的激進改革措施引發了許多危險的國內外紛爭。當時與土耳其的戰事未息,比利時又要叛亂,匈牙利貴族也在醞釀脫離奧地利的統治,普魯士在一邊支持哈布斯堡家族的仇敵。為了不致使哈布斯堡王朝對尼德蘭、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等地的統治出現動搖,利奧波德二世恩威並施,取消了他哥哥的一些激進改革,結束了與普魯士的爭持,迫使比利時接受和約,不顧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反對,廢除了奧地利與俄羅斯的聯盟條約,又與土耳其議和,同時安撫了匈牙利貴族。他在1790年赴布拉格加冕為波希米亞國王,實際上,他是最後一個舉行加冕式的波希米亞國王。

利奧波德二世是法國大革命最頑固的反對者。1791年,利奧波德二世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在皮爾尼茨會晤。他們發表了皮爾尼茨宣言,聲稱要以武力保衛法國的君主制。1792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與普魯士締結同盟,準備以武力干涉法國。但他在這時突然去世。

參考來源

  1. 利奧波德二世, 豆瓣電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