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前夜·父與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前夜》(1860)、《父與子》(1862)在屠格涅夫創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前一部描寫貴族出身的葉連娜嫁給貧寒的保加利亞革命者,決心同他一起為保加利亞的民族解放共同戰鬥的故事。後一部描寫俄國農奴制改革前夕新舊思想的鬥爭,塑造了新一代人的代表、平民知識分子巴扎羅夫的鮮明形象。

作者簡介

屠格涅夫 (1818—1883)

俄國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心理分析和風景描寫大師,對俄羅斯文學和世界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和隨筆集《獵人筆記》、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

譯 者

麗尼 (1909—1968),原名郭安仁,湖北孝感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曾擔任報社編輯、英文教員。定居上海後,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從事創作和文學翻譯工作。1935年與巴金等創辦文化生活出版社,後在福建、四川等地擔任大學教授。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從事編輯工作。1956年調廣州暨南大學任中文系教授。譯著有契訶夫戲劇《萬尼亞舅舅》《海鷗》和屠格涅夫的《前夜》等。

巴金 (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四川成都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譯著有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屠格涅夫的《處女地》《父與子》和中短篇小說等。

原文摘錄

「像這樣的制度,我可以舉出幾百萬來,」帕維爾・彼得羅維奇嚷道:「幾百萬!就譬如公社①。」 ①俄國的一種鄉村自治組織。它的基礎是土地共有。 可是邏輯對我們有什麼用呢?我們沒有它也是一樣地過日子。 大伯,我已經對您講過我們不承認任何的權威。

書評

屠格涅夫的《父與子》一直被認為是俄羅斯「多餘人」形象的代表性小說。傳統的評論認為,小說塑造了一位處於社會邊緣的平民主義革命者形象,這位革命者先知先覺,與社會不容,最後走向死亡。 可是當我再次細讀這部小說的時候,發現屠格涅夫的意圖並不那麼簡單。主人公「多餘人」頗具複雜性,不能以「典型形象」視之;小說中的其他人物也展現出豐富的內涵。我的結論是,屠格涅夫想創造的不是典型人物典型形象,而是社會轉型期的整體景象。這個複雜的景象來源於屠格涅夫對現代、個體、革命等命題的深刻思考。

巴扎羅夫 小說的標題「父與子」,指尼古拉和阿爾卡季父子,但他們不是小說的主角。主人公是兒子阿爾卡季的朋友巴扎羅夫。巴扎羅夫是一個虛無主義者,他不尊敬世界上任何一樣東西。現行政治體制、社會風氣就不用提了,連藝術、情感、理念這些精神世界的既存物也都不屑一顧。他唯一承認的是具體的某一門類的科學,比如解剖青蛙了解生物結構,他認為這是實際而確切的,其他統統不作數。 巴扎羅夫帶有「多餘人」形象的一些特徵,包括年輕、不工作、對現狀不滿、有新思想。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新思想。屠格涅夫是否讚賞巴扎羅夫的新思想呢? 在一個黑暗骯髒的社會,任何一種反對的聲音都是積極的。虛無主義者否定一切,自然也否定現行社會體制,否定貴族、否定農奴、否定反革命的保守主義。但是他的否定,不是基於一個理性的政治邏輯(事實上巴扎羅夫反對邏輯)、或者對貧苦人民的體恤,而是為了否定而否定。巴扎羅夫說:「目前最有用的事就是否定——我們便否定。」 這種態度,不是一個革命者的態度,也不是一個社會先覺者的態度。如果拋開「多餘人「的閱讀期待,我們看到巴扎羅夫是一個不會思考、只憑本能行事的人,他成了他所嘲笑的誇誇其談的貴族。 屠格涅夫在小說中羅列了一系列細節,向我們表明巴扎羅夫自相矛盾的簡單頭腦。1.他看不起浪漫主義的愛情,可是他愛上了一個女人。2.他崇尚客觀實在性,卻為了和阿爾卡季吵架而數次撒謊。3.他堅持虛無主義,可死前卻說自己還有未完成的使命,宣稱自己是一個巨人。4.他否定美。可是當他和朋友要去某個女人家的時候,他立刻詢問女主人是否漂亮,等到親自目睹女主人的容貌以後,他皺起了眉頭。5.他宣揚簡樸的生活方式,可是在奧金佐娃家呆久了以後,也想嘗嘗英國貴族的排場,穿禮服打領結吃飯。6.他表情冷酷意志堅定,實際上是為了掩蓋內心的軟弱。他愛奧金佐娃,卻不肯表白。奧金佐娃逼問他,為什麼不能把心理的一切事情告訴對方。他反問奧金佐娃她能不能,她報以肯定的回答。巴扎羅夫低下頭說:「那您比我幸福。」 所以,巴扎羅夫的思想不具有深刻的革命性,只是帶有「先鋒」的特點。另一方面,巴扎羅夫的社會地位不能簡單地用「平民」或「平民主義」概括。確實,屠格涅夫在小說中交待,巴扎羅夫的父母是農民,他的家庭比較貧窮。但是巴扎羅夫本人似乎並不貧窮,在小說情節進展的過程中,他一直在幾個貴族家庭中寄居,沒有表露出與金錢有關的跡象。農民是他的物質出身,但是,他內心的身份認同是上等人。他厭惡自己的農民父母,遠離農民的生活,鄙視農民的智商。當後來巴扎羅夫幫助農民的時候,他的動機只是試驗自己的醫術。屠格涅夫讓小說中的一個農民說話,評論巴扎羅夫「他只是一個少爺」。 所以,主人公既不革命,也不平民主義。如果說巴扎羅夫具有典型性,那麼他的典型性在另外一個地方,他代表了當時社會上有那麼一些年輕人,抱有反抗現實的心愿,懂得一點西方的新知識,於是想有所作為。可是實際上他們所具有的思考深度和行動能力,無法和他們的願望相稱;甚至他們連自己的願望究竟是什麼都不清楚(巴扎羅夫從始至終一直在遊玩,做科學實驗,沒有完成任何一件事情)。屠格涅夫清醒地看到,現存社會有問題,但號稱革命的革命者也有問題,不革命的多餘人更有問題。

三個人物 下面我通過考查小說的三個次要人物,來思考主人公的思想缺陷。 阿爾卡季仰慕巴扎羅夫的虛無主義,覺得巴扎羅夫本人很聰明、很冷靜,具有智者風範。但是阿爾卡季並沒有追隨巴扎羅夫的腳步,同樣信仰虛無主義。巴扎羅夫一直嘲諷他存有浪漫主義思想。但結局是,巴扎羅夫沒有得到心愛的人,悲慘地死去;阿爾卡季大膽地容納了內心生髮出來的愛情,與心愛的人幸福地結合在一起。 巴扎羅夫不僅嘲諷阿爾卡季,而且嘲諷他的父親尼古拉。尼古拉是一個好心腸的莊園主人,他解放自己莊園裡的奴隸,巴扎羅夫評論說:「是個好人,可是他落後了,他的好時候已經過去了。」尼古拉自己也哀嘆:「我安頓了農民,設立了一個農場,因此全省的人甚至都叫我做赤色分子;我讀書,學習,我竭力在種種方面適應時代的要求——可是他們還說我的好日子過去了。」 但是小說告訴我們尼古拉並不落後,他破除舊風俗再婚,他尊重並熱愛農民,他雖然年紀大卻仍然努力學習新知識,希望更加了解自己的兒子(巴扎羅夫從來不屑於了解他所不認同的思想)。 與巴扎羅夫在思想上進行交鋒的是尼古拉的哥哥帕維爾。帕維爾是一個沒落的貴族,堅持着貴族式的個人主義以及社會穩定,他覺得一個社會需要個人尊嚴、集體文化等現實因素,不能什麼都打倒。他與巴扎羅夫構成對立,但是當兩人進行生死決鬥以後,坐在同一部馬車上,「每個人都明白對方是了解自己的。這種感覺在朋友中間是愉快的,在仇人中間卻是極不愉快的了,尤其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既不能解釋明白,又不能分開。」在小說的結尾他接受了巴扎羅夫的批評意見,拋棄貴族的虛榮心,支持弟弟尼古拉再婚。

從個人到歷史 上面的分析解構了巴扎羅夫的革命者神話。一個徹底的虛無主義者,在社會中是沒有他的位置的。所以屠格涅夫為他設置的結局必然是迅速的死亡。死亡的過程是,他解剖屍體的過程中感染了傷寒,奧金佐娃帶醫生來看他,但兩人沒有多聊,巴扎羅夫痛苦地獨自死去。他所肯定的解剖學害死了他,他所愛的女人沒有愛上他。這仿佛是對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最大的嘲諷。 巴扎羅夫死後,敘事者繼續講述其他人物後來的命運。時間在繼續,並沒有依據主人公的生命而終止;這是社會的時間,國家的時間。巴扎羅夫只是一個社會過渡時期的過渡人物。屠格涅夫沒有用巴扎羅夫來命名這部小說,而是用了兩個配角來命名。「父與子」不僅表明兩個人的身份關係,更重要的展露從父親一代到兒子一代的歷史發展。 這個發展時期是特殊的,因為這是一個過渡的時期。俄羅斯的1860年代是一個偉大變革的時代,農奴制被廢除,現代工業、文化在迅速革新。歐洲的啟蒙思想進入俄羅斯剛剛誕生的知識分子階層。但是,屠格涅夫作為一個偉大的作家,偉大的思想者,他的小說不會局限於是啟蒙思想的投影。他創造巴扎羅夫這個人物,具有一種世界性的眼光。他不單單考慮到了俄羅斯的現實精神困境,還考慮到了啟蒙運動的歷史性。從法國大革命爆發的1789年到1860年代,已經過去了七十年。從某種程度上說,歐洲的精神史(或者說思想史)已經進入了後啟蒙時代;而俄羅斯的現代性才剛剛開始。這裡邊有一種歷史進展的不協調性。屠格涅夫把這種歷史的不一致性、精神的複雜性放在一個人物里,這個人物肯定無法承受這種分量,其自我毀滅是必然的。但是,屠格涅夫通過呈現種種矛盾與複雜,提醒我們跳脫革命者的自我敘事,來更加宏觀地體悟整個社會歷史的進程。他用很少的幾個人物、簡單的情節,卻給讀者打開了一個極大的視野。 前夜的《前夜》 前晚,我第二次翻開《前夜》。我想我到了想去讀的時候,所以關上門,點起檯燈,外面黑得連月亮都害怕外出,我想讀,那麼我只有讀。

三個男人一個女人,那麼愛情即是三種截然不同的結局。完美不存在於任何一個人,卻不繚亂。英沙羅夫說「生活是粗暴的。」的確存在一種東西使整個故事充滿了重量,或許是一種熱情,不斷高漲卻混沌着。但他卻過於鋒刃,鋒刃得擋住了柔軟的線條,他的堅毅,他的勇敢和執着顯示出一個男子的強硬的氣質和英雄主義。但是太單調了。他是一種有邊界的印象,四方形的立體感,給人一種凌空的錯覺,只有體積沒有密度。

而別爾謝涅夫又是懦弱的,懦弱得無法解釋自己的善良,這樣子很附和普遍意義的哲學家,而實際上他是個謝林的先驗唯心派。能說他不可愛嗎,似乎可愛得過了頭,他的崇高成為一種無形的負擔和同情,他的臉是黯淡的,從未因為有了愛情而鮮艷,當舒賓對他說葉蓮娜愛上了他時,他的反應遲鈍而疑惑。他不驚喜嗎,他不愛嗎?不,他只是太謹慎和膽小了。或許他根本不需要愛情,沒有愛情他會更加自由,即使有了愛情,他也只會是個被動的扶椅,是個好丈夫,不會是個好情人。

那麼舒賓呢,他是藝術家,無數次強調着。他是明朗的,自然的,淡化的社會屬性。故事開篇他和別躺在草地上,屠格涅夫用很簡單的素描就已留下了兩種明顯不同的印象,他熱愛生活,熱愛周圍的一切,熱愛愛情。幾乎是在那時我開始判定他的地位。只是在後面他的輕浮凸現得嚴重,那些嘮叨像個婦人,時而像個小丑。他的觀察和評斷是獨到的,包括對自己的剖析,這應該是屠格涅夫內心最狂野的迸發。他是不可或缺的,沒有他,整個故事就是屠格涅夫的白描,毫無色彩。正因為他存在着,才有更多的視角觀察每個人。

不得不說的是葉蓮娜,她是怎樣的姑娘啊,壓抑的,憂鬱的,執着的,內心充滿渴望的,富有強烈同情心的。但是對於舒賓來說,她過於端正,她的缺點就在於她的近乎完美,這是一種威懾,給三個男人都造成了壓力。英愛上葉蓮娜的時候以為她是毫無所動的,這點足以證明她的力量,儘管她自己並無察覺。

英沙羅夫是個戰士,那麼葉蓮娜的結局也是個戰士。如果設想一下,與別爾謝涅夫結合的葉蓮娜,你就會馬上托口她將會是個十足的家庭婦女。與舒賓呢,她將是個怨婦,哭泣着丈夫的放浪。所以在這點上屠格涅夫的設計已經顯露出來。他要讓葉蓮娜完美,一直延續着聖潔的完美,那麼她成為一名戰士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屠格涅夫雕刻的女性無不讓人傾慕。故事結局給我的印象,葉蓮娜後來的形象很像《飄》里的斯佳麗站在莊園上那一處背影。

這是這篇故事裡的四個主要人物,以葉蓮娜和英沙羅夫的愛情為主線。故事其實很簡單,但每個人物卻都瀝透着時代色彩。英沙羅夫的救國情結以及別爾謝涅夫那副極其深重的蕭條面孔,雖不至於像契訶夫筆下的別里科夫那樣套着套子,但看上去馬上讓印象凝重下來。屠格涅夫用別爾謝涅夫的狀態顯示出當時俄國的時代特徵以及自己的表象,用英沙羅夫的氣質表現了他的憤怒和吶喊,借舒賓之口假想一種自由和安逸放任的生活。而整個主色調的愛情則突出的顯露着屠格涅夫的浪漫主義。四個人雖然個性差異,但是共同卻有一點——善良。別爾謝涅夫的高尚情操,他掙扎在痛苦裡面幫助朋友守衛着愛情;英沙羅夫在革命面前不計前嫌的感情,舒賓滿口的嫉妒卻從未干涉過任何事的氣度。都在映襯着人的可愛之處。所以他們是非常可愛的一群年輕人。它的背景雖然是凝重的,壓抑的,但是故事卻乾乾淨淨。

看完一部小說的震撼被幾日的平靜謀殺了,我也變得更客觀。英沙羅夫的死使整部小說的凝重氣氛抬至了頂峰。「死神,是正像個漁夫一樣的:他已經把魚打在自己的網裡了,但暫時還把它留在水裡:魚仍在游着,可是網卻早已套在它的周圍了,漁夫終會把它拖上來的——在他高興的任何時候。」這似乎是一種必然,悲劇的必然,從而使這種力量更充分的爆發,徹底的裂開,然後平息。

這部小說非常乾淨,有些語句像詩一樣優美,尤其能打動女孩的心,在十八章葉蓮娜知道英沙羅夫要離開的時候,獨自冒着雨去別爾謝涅夫的家找他,那段的情節非常的震撼和浪漫。她在教堂門前偶然的見到了英沙羅夫。她勇敢的表白,然後英沙羅夫把她擁入懷裡,他說「我的妻……」。那一刻他們就私定了終身。「他緊緊的擁抱着她,沉默着。他用不着告訴她說他是愛她的。單從那一聲叫喚,從他整個人的立刻變形,從她那麼信任地依偎着的那胸脯的起伏,從他的手指在她的發上所作的愛撫,葉蓮娜就可以感到自己是被愛着的。他保持着沉默,而她也不需要言語。『這裡是他,他愛我……還需要什麼?』完全幸福的平靜。在暴風雨之後獲得了安全港似的平靜,達到了最終目的地似的平靜,就是對於死亡本身也能賦予意義和美麗的那非人間的平靜,以其神聖的波瀾,充溢着她的整個靈魂。」這些描寫彭湃而激昂。使人很容易的投入角色,她愛着即是我愛着,無法不讓人深陷。

屠格涅夫的書,這是我讀的第一部,我讀的小說不多,並不喜歡現代小說,造作和粗糙。讀年代久些的東西的確可以淘洗心靈,因為確實是很純淨,像水一樣,流動着,時而彭湃,純潔即在裡面遊歷着。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