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剖符

剖符:或叫"剖竹"。封建時代的帝王在建國之後,就會封賞有功的諸侯將士,將符節剖分為二,君臣各執一半,作為信守的約證,叫做"剖符"。用銅或竹、木製成,上刻有字。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剖符

拼音; pōu fú

出處; 國策·秦策三

類別; 詞語

注音; pōu fú

釋義

剖:從中間將物體分開。

符: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徵調兵將用的憑證:虎符、符信、符節等。

符者,領軍之憑證,權力之徵徵,用銅或竹、木製成,上刻有字。

源流

《國策·秦策三》中"決裂諸侯,剖符於天下"說的就是這件事情。

《漢書》中記載:"(高祖劉邦)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司馬遷的《報任少卿書》:"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

事例

漢高祖五年春天,漢高祖就和韓信剖符為信,正式封他為韓王,封地在潁川 。(為避免與同時期同名的淮陰侯韓信混淆,史上稱此韓信為韓王信。)[1]

參考文獻

  1. 剖符,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