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勾乘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勾乘山位於浙江義烏最北端,與諸暨交界地,系屬會稽山余脈,山巒疊翠,溪水長流,古木參天,修竹成林,環境優美,景色迷人,歷史文化沉澱深厚,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歷史淵源,有千年銀杏王、八百年羅漢松、原始森林氧吧等。

[1]

氣候特徵

亞熱帶季風氣候

景區環境

勾乘山主峰位於浙江義烏最北端大陳紅峰村,與諸暨交界地,系屬會稽山脈,紅峰村古屬諸暨,民國初年劃入義烏。山巒疊翠,溪水長流,古木參天,修竹成林,環境優美,景色迷人,歷史文化沉澱深厚,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歷史淵源,商聖范蠡(陶朱公)的創業地,有西施外婆家的傳說,這裡有千年銀杏王、1200年羅漢松、原始森林氧吧等,是避暑、度假旅遊、挖掘文化遺產的最佳地點,城市的躁亂在這裡沒了影蹤。沿

途有了酒幌和成片的高粱,那杏黃的山莊幌子雖看上去多了人為的刻意,但和四周的山色還算協調。側峰就是就越山,高高的,近巔有道觀隱在樹叢中,褚紅、灰白的牆體還是看得到的。茶樓就在山下,我們的休憩之地。四周是竹林和茶園,整個茶樓都是用竹裝潢的,門台有幾分古樸和簡約,茶樓是木牆竹頂,當院一個老子看書的雕像塑在花草叢中,點綴了一個「道」字。

景點介紹

九乘山

在茶樓上,可看到遠處的的勾乘山,當地的人都叫它九乘山,老百姓也能講些越王勾踐的傳說。勾乘山一半屬諸暨,一半在義烏界內,而義烏那邊山腳的紅峰村一段時間屬諸暨,一段時間又歸義烏,反覆幾次。這裡的老百姓,說的也是一口的諸暨話。南宋嘉泰《會稽志》、王象之《輿地紀勝》載:「九乘山,在諸暨南五十里,舊經云:勾踐所都也,又名勾乘山,其山九層。」這是金國爐開發山莊時到處翻閱古籍查的,山頂有越王允常墓,俗稱王墳岡。

勾乘山下,古樹不少,紅峰村口,就有十多棵的松樹、香樟和銀杏,那銀杏更是讓人眼睛發亮,合圍約有五米,據說有1300多年樹齡,我們來到了勾乘寺,一進山門,看到了許多越都山莊莊主金國爐標示的關於勾踐的介紹,越王的畫像邊書:「十年生聚,臥薪嘗膽雪國恥;十年教訓,勵精圖治成霸業」。寺廟裡這樣介紹的多。據說,勾乘寺曾經很紅火,僧人多時有二百多人,但民國時寺廟與當地村民不和,不讓村民上山砍柴,後寺廟翻修時,老百姓就做了一點手腳,把外面的山門和裡面的廟門錯開了,破了風水,寺廟就漸漸破落了。[2]

退馬坡

沿着寺廟的斷牆殘垣,可以看到了一座全是山石壘就的古水井,拾級而下,如走進春秋的紛亂時光,那一段段的故事也就是石壁上的青苔,斑斑駁駁的。出了古井,去越王逃往勾乘山的退馬坡,越王也是用心良苦,上山時將馬倒行上山,追兵到時一看馬蹄方向,就追錯了地方。山坡是樹木蔥蘢,「退馬坡」三個篆字是新做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