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三冗問題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宋三冗 |
北宋三冗問題介紹北宋是一個拖着五代十國積弊開啟的軍閥制國家,但這個國家為了快速結束軍閥加強中央皇權選擇了幾個措施,其中之一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從那時候開始文人開始以儒家治國,同時也以儒家治軍,北宋也就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上了個繩索,隨着三冗問題的越來越嚴重,繩索也越扣越緊。[1]
宋代初年,宋太祖為解決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採用「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軍事戰略,以武功開基, 實現了國家局部統一。
在局勢穩定後施行重文抑武治國方略,從此將開拓建功變為中央集權體制下的守內虛外,這種集權體制使當時的政治、經濟都產生了明顯的變化。
該體制的選擇在當時也是明智之舉,符合政治發展的客觀需要,但不可否認這種體制本身就是存在着矛盾與衝突,這些矛盾和衝突不僅不會自行消退,反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更加突出,「三冗」問題也就伴隨着體制矛盾而愈演愈烈。
「三冗(rǒng)」通俗點說就是「冗兵」、「冗費」、「冗員」。
先說「冗兵」,北宋的軍隊因為防止軍隊作亂,所以時長調任主帥,而最高的指揮權則在樞密院的文官手中,又因為正規軍也就是禁軍被三衙(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分開管理,所以各個分開的衙門也就在各自擴張。同時,除去禁軍外還有廂兵,這些地方上的武裝依然快速擴張,雖然兵員越來越多,但財政還是依靠中央的,長此以往兵員的戰鬥力低下,裝備越來越差,但占據的軍費則越來越多。如果想要裁軍,本身也會侵害一些靠着當兵吃飯的軍戶的利益,激起軍變,同時也會引起一些守舊派的不滿。
「冗員」指的是官員,北宋的行政體系其實完全不適合通訊較差的古代,反而和當今比較類似。職能部門眾多,而且被層層細化,每一個部門都有好幾個官員。就比如有的負責審批,但蓋章不屬於他管,得着其他人。這樣細化的衙門帶來的問題就是辦事拖沓,且互相推諉。現代通訊發達還好,古代一天之內行政命令能到達那一層都不好說。而越來越多的官員也就互相抱團,形成了朋黨,最終結果就是尾大不掉。
「冗費」其實就是諸多原因下來產生的經費越來越多。北宋的GDP在當時驚為天人,雖然支付了周圍國家歲幣,但這點錢通過貿易是可以賺回來的,可是北宋末年依然國庫空虛,其原因就是冗費。在一些無法戰鬥的兵員和多餘的官員身上浪費了太多的錢。到了明代朱元璋矯枉過正就是讓官員幾乎撈不着錢。其實通看「三冗」問題也就是利益團體利用不同的手段再給自己獲取更多的利益,而皇帝,特別是後面王安石變法時期,對於這樣的情況已經無力回天了。
在現實極其殘酷的同時,南宋依然沒有改變這樣的局面,南宋的文人們想到的依然是如何當官,如何但好官,但沒想到在三冗的情況下當官本身就是給國家增加負擔。而以朱熹為首的文人雖然改革了北宋的儒學,創造了理學,但這也是用於科舉,而非救國。或許在明清時代理學能夠在政治上給皇帝一些幫助,但在宋代,實則儒生誤國,儒學無意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