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主動雷達制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半主動雷達制導(Semi-active radar homing, 簡稱SARH),是採用雷達制導武器的一種方式,最常見的運用是在射程較遠的導彈上面,其中又以對空和對艦這兩類導彈使用半主動雷達制導最為普遍。

基本概念

半主動制導的方式是在武器上面裝置追蹤特定訊號的尋標頭,武器在發射出去之前會透過射控系統與訊號發射裝置取得協調,發射之後尋標頭會搜索目標反射回來的訊號,在比對這個訊號的特徵,方位以及頻率變化之後,透過修正姿態與航向的方式持續的追蹤目標的動向[1]

如果以半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為例子來解釋的話,在導彈的鼻端有一具雷達接收天線,這個天線會去追蹤目標反射回來的訊號,而這個訊號的發射是由發射的飛機的雷達所負責的。在導彈發射之後,尋標頭會跟隨反射的雷達訊號,經過精算之後修正導彈的航向與姿態,以求在導彈失去足夠的能量前可以接近目標並且引爆

由雷達發射出去的訊號一般稱作照明波束,專門擔任這個任務的雷達稱作照明雷達,多功能雷達當中提供這種功能的模式一般稱為照明模式。

優點

比起乘波制導[2],半主動雷達制導的波束寬度可以較高,標定目標的載具比較容易將目標維持在發射的波束當中。

比起指揮制導,半主動雷達制導不需要兩具雷達分別追蹤目標和導彈,系統占據的空間比較小。

與上述兩種制導方式相比較,當距離目標愈近的時候,半主動制導接受到的訊號愈強,愈不容易丟失目標。

比起主動雷達制導,半主動的成本較低,同時雷達發射系統是放在飛機上面,相對來說維修與保養都比較容易。

缺點

半主動的最大缺點就是訊號幾乎不能中斷,反射訊號不能中斷的另一面的解釋就是發射訊號的雷達必須持續將目標放在雷達照明波束當中,尤其在空對空導彈的使用上面,這表示發射訊號的飛機的運動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進行大動作或者是目標採取激烈的迴避運動時,目標很可能離開照明波束而使制導失敗。

因為雷達需要持續提供訊號,在導彈擊中目標前,同一具雷達一次只能指揮攻擊一個,或者是少數幾個非常接近的目標,再多目標的環境下很容易會發生系統無法應付的飽和狀態。因為雷達一次只能對付一個目標,照明模式在某些場合又被稱作單目標追蹤模式。

導彈在發射之後必須跟隨反射波束調整姿態與航向,這樣一來導彈無法採取使用能量最佳的飛行方式,以獲得最大的有效飛行距離。

視頻

半主動雷達制導 相關視頻

Mig-21bis R-3R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試射
輕型戰鬥機光輝成功測試空對空導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