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僑大學(校園風光)原圖鏈接來自 千梔網 的圖片

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辦學始於1964年,是華僑大學創辦初期興辦的教學科研單位之一,2005年起學院成建制從泉州校區遷入廈門校區。現已逐漸形成了工程學科與管理學科相結合,本、碩、博層次完整的育人體系,擁有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福建省重點學科、福建省重點實驗室、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等優勢平台,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和港澳地區土木工程領域重要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師資隊伍

學院凝聚着一批素質優良、業務精湛、潛心育人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18人,專任教師94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4人,入選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分委員會委員(2018—2022年)3人、國家高端外國專家3人、國家高層次留學回國人才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以及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百人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閩江學者特聘教授、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項目入選者、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優秀科技工作者和新世紀優秀人才等各類高端人才22人次,入選福建省教學科研團隊6個。

科研平台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2000餘人,各類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300餘人。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約450名,全日制研究生約100名,已為國家以及福建省培養了本、碩、博士及專科生等各類畢業生1.5萬餘人。學院辦學條件設備先進,學科實驗大樓總面積1.3萬平方米,建有國際一流的結構抗震和抗火實驗研究平台,擁有福建省結構工程與防災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智慧基礎設施與監測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結構體系創新與智慧建造2011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隧道與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研究中心、建築工程智能建造與自動化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閩台科技合作基地等省級教學科研平台10餘個。學院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形成了工程結構抗震及抗火綜合防災、高性能組合結構體系及狀態評估、岩土與地下空間工程、城市水安全及固廢資源化和土木工程智慧建造與管理等5個穩定學科方向。

人才培養

華僑大學地處東南沿海,在複雜工程災害環境和特殊地質條件下開展大規模工程建設,為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提供了難得契機。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學院將全力推進「僑校+名校」的發展戰略,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貫徹「會通中外、並育德才」的辦學理念,以「求實、創新、和美」的土木精神,致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工程意識、管理意識、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複合型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努力打造面向「一帶一路」[2]建設和港澳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土木工程領域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

視頻

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5級迎新晚會宣傳片
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輔導員2019年新年祝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