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史·袁粲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史·袁粲傳出自於《南史》,《南史》由唐朝李延壽撰,中國歷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共八十卷,含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589年)。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1]

原文

袁粲字景倩,陳郡陽夏人。父濯,揚州秀才,早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湣孫。伯叔並當世榮顯,而湣孫饑寒不足。母琅琊王氏,太尉長史誕之女也,躬事績紡,以供朝夕。湣孫少好學,有清才,隨伯父淘為吳郡,擁弊衣讀書,足不踰戶。其從兄顫出遊,要湣孫,湣孫輒稱疾不動。叔父淑雅重之,語子弟曰:「我門不乏賢,湣孫必當復為三公。」蚤以操行見知,宋孝武即位,稍遷尚書吏部郎。太宗泰始元年,轉司徒左長史。元徽二年,桂陽王休范為逆,粲扶曳入殿,詔加兵自隨,府置佐吏。時兵難危急,賊已至南掖門,諸將意沮,咸莫能奮。

粲慷慨謂諸將帥曰寇賊已逼而眾情離沮孤子受先帝顧托本以死報今日當與褚護軍同死社稷因命左右被馬辭色哀壯於是陳顯達等感激出戰,賊即平殄。事寧,授中書監,即本號開府,領司徒。以揚州解為府,固不肯移。三年,徙尚書令,衛軍,開府如故,並固辭。加侍中,進爵為侯,又不受。時齊王功高德重,天命有歸,粲自以身受顧托,不欲事二姓,密有異圖。粲謀克日矯太后令,使韞、伯興率宿衛兵攻齊王於朝堂,黃回率軍來應,秉、侯伯等並赴石頭,事泄。齊王遣軍主戴僧靜向石頭誅之,資倉門得入。時粲與秉等列兵登東門,僧靜分兵攻府西門。粲與秉欲還赴府,既下城,謂其子最曰:「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廈之崩,但以名義至此耳」。僧靜挺身暗往,粲子最覺有異人,以身衛粲。粲曰:「我不失忠臣,汝不失孝子。」仍求筆作啓云:「臣義奉大宋,策名兩畢,今便歸魂墳壟,永就山丘。」僧靜乃並斬之。粲死時,年五十八。

譯文

袁粲字景倩,是陳郡陽夏人。父親袁濯,是揚州秀才,早死。祖母憐憫袁粲年幼喪父,為他起名叫湣孫。伯伯叔叔都是當世的顯要人物,而湣孫則饑寒貧困,母親琅琊王氏,是太尉長史王誕的女兒,親自紡織,以供度日之需。袁湣孫少年好學,有清妙的才能,伯父袁洵為吳郡太守,他跟隨到吳郡,裹着破衣服讀書,腳不出門戶。他的堂兄袁顗出遊,邀請他同去,他則稱有病不去。叔父袁淑素來很推重他,告訴子弟說:「我們家族不乏賢人,湣孫必定會又成為三公。」袁粲很早就因為節操品行高尚被賞識,宋孝武帝登上皇位後,漸漸升為尚書吏部郎。

太宗泰始元年,轉任司徒左長史。元徽二年,桂陽王劉休范叛亂,袁粲由人攙扶入殿覲見,皇上詔令他增加兵士隨從,府中設置佐官。當時兵難危急,賊軍已經到了南掖門,諸將意志沮喪,都不敢奮起迎戰。袁粲慷慨激昂地對各位將帥說:「賊寇已經逼近,而大家情緒沮喪,我受先帝的囑託,本應當以死相報,今日一定要與褚護軍一同為國家而死。」隨機命令下屬備馬,言辭神情悲壯。於是陳顯達等人感動激憤出戰,賊軍被平滅。事情安定下來,授職為中書監,以本官號開府,兼任司徒。以揚州官署為官府,他堅持不肯遷往。元徽三年,調任尚書令,衛軍、開府依舊不變,他全都堅持推辭。擔任侍中,晉升爵位為侯,又不接受。當時齊王功高德重,天命歸附,袁粲自以為身受先帝遺命,不願意侍奉二姓皇帝,暗地裡另有圖謀。

袁粲打算到時候假傳太后的詔令,讓劉韞、卜伯興率領宿衛兵在朝堂攻打齊王,黃回率領軍隊前來接應,劉秉、侯伯等都奔赴石頭城,事情泄露,齊王派軍主戴僧靜前往石頭城誅殺袁粲,從倉門進入。當時袁粲與劉秉等列兵登東門,戴僧靜分兵進攻府西門。當時袁粲與劉秉要回府,下城之後,對他的兒子袁最說:「本來就知道一根木頭不能阻止大廈的崩潰,知識因為名聲與道義而到這一地步。」戴僧靜從暗處挺身迫近,他兒子袁最覺得情況異常,用身體互為袁粲。袁粲說:「我不失為忠臣,你不失為孝子。」便求拿筆來寫道:「臣效忠大宋,計策聲名都已完畢,現在就魂歸於墳墓,永遠地安葬在山丘。」戴僧靜於是把他們一併殺死。袁粲死時,五十八歲。 [2]

作者簡介

 李延壽,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學家,今河南安陽市人。貞觀年間,做過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後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璽郎,兼修國史。他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籍志》)、 《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還獨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新唐書》對兩書評價頗高,稱「其書頗有條理,刪落釀辭,過本書遠甚。」。[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