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同為「亡國之君」為何崇禎帝不招後人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崇禎帝自縊歪脖樹

來自網絡的圖片

同為「亡國之君」為何崇禎帝不招後人恨?「朕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1]

這是崇禎帝在164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於煤山自縊前,留在衣服上的那份遺詔

崇禎是個亡國皇帝,但奇怪的是,他是一個比較不挨罵的亡國之君。且看歷史上有名的幾個亡國之君:

漢末的漢獻帝,軟弱無能。陳後主陳叔寶,是個荒淫無恥有了名的皇帝。隋煬帝楊廣,不說了,暴君的名氣可與秦始皇並列。南唐後主李煜,長於婦人之手,幾曾識過干戈?雖有一手的好詞,卻是以三千里江山為代價......

這些人在歷史上,是罵名多於同情的。但崇禎不一樣,先看看造了他十幾年反的李自成是怎麼形容的:

「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同為亡國之君,崇禎到底有啥能耐,可以贏得死對頭的同情?

崇禎,十七歲即位,三十四歲殉國。在位十七年,飽受後人非議。是睿智,還是無能?是真相,還是陰謀?

在明代諸帝中,崇禎是個比較注意恭儉並頗為勤政的皇帝。

文獻記載,崇禎即位後做了很多實事,先是清除擅權亂政的太監魏忠賢,調整「內閣」班底。後以封疆多事,「罷蘇杭織造」,又「禁衣飾侈僭及婦女金冠袍帶」。他白天上朝,晚上加班,常召對群臣開會議政至深夜。

明朝這位亡國之君苦苦支撐了十七年,卻終於沒能在明末的內憂外患中力挽狂瀾。「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是當時民間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

一些史學家認為,崇禎皇帝的亡國是「有君無臣,禍貽邦國」所致。就連崇禎自己也認為,他並非「亡國之君」,而大臣們都是「亡國之臣」。他在遺書中道:

「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之誤朕也……」

然而,在郭沫若眼中,崇禎帝的性格確是十足的「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他在《甲申三百年祭》中有言:

崇禎皇帝為政「刻薄寡恩」,「急劇失措」;對於軍國大事的處理,樞要人物的升降,時常是朝四暮三,輕信妄斷;看上去儘管像是想要有所作為的「明君」,會做些表面的仁義功夫,實際上卻是「十分『汲汲』的『要譽』專家」,對種種積弊並不真心設法去解決。

大明祖訓曰: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無論如何,崇禎帝還是守住了這最後的底線。他的離去,無聲無息。煤山之上,僅留下那棵「罪槐」,幾百年來默默地訴說着他的滿腔憤懣與不甘。

崇禎帝於煤山自縊的情節頗為著名,如今,北京景山公園裡的那顆歪脖樹仍是眾人探尋的一景。然而,崇禎帝的屍骨並未出現在亂墳崗,而是被葬於明十三陵的思陵內。亂世之中,是誰料理了他的身後事?又是出於什麼目的?

話說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中午,李自成農民軍攻入皇宮,在清宮過程中,沒有找到崇禎,遂下令「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

二十日中午,才發現崇禎帝已自縊身亡。李自成命人用兩扇門板將帝後屍體停在東華門側,裝入柳木棺內,搭蓋了臨時靈棚。

三日後重新改殯,以紅漆棺殯帝,黝漆棺殯周后。帝後棺槨在東華門所設靈棚連停數日,明朝的官員都不敢去看。

只有襄城伯李國楨「泥首去幘,踉蹌奔赴,跪梓宮前大哭」。農民軍將他抓住去見李自成,他「以頭觸階,血流被面」。李自成勸其投降,李國楨回說:

讓我投降必須答應三件事:

一是明代帝王陵寢不能發掘破壞;

二是用天子禮葬崇禎皇帝;

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

李自成一一答應。

難辦的是,崇禎帝生前並沒有預建陵寢。思陵,在明朝時只是一座妃子墳——皇貴妃田氏(於崇禎十五年去世)之墓。於是,只好將崇禎葬入田貴妃的墓中。


許是應了他生前的恭儉,崇禎帝的下葬經費少得可憐。當時昌平州「鈔庫如洗」,葬期緊迫,只得靠「該州各鋪戶捐挪應用」。


據悉,先後有十人捐錢共350千文(當時約合銀233.6 兩)。幾乎只有這點錢鈔,完成了崇禎帝後的整個葬儀。

思陵石五供。正中為香爐,四足兩耳方鼎形,左右為燭台,兩邊是花瓶。

四月初四申時,帝後棺木送到,停放祭棚內,棺木前陳設豬羊金銀紙等祭品,眾人舉哀祭奠。


祭畢,打開田妃槨(棺外木套),先將田妃棺移於石床右側,次安周后棺於石床左側,最後將崇禎帝的棺木放入田妃槨中,停放在石床正中位置。棺槨之前各設香案祭器,點起萬年燈,遂將兩座石門關閉,將隧道填平。

崇禎帝後,在大順農民軍政權的命令下就這樣葬入了田妃墓中。

清朝入主中原後,為收買人心,籠絡漢族士人為清廷效力,始將這座葬有崇禎帝後的妃子墳命名為「思陵」,並改葬崇禎帝後,營建了地上園寢建

思陵,雖然終清之世一直是崇禎皇帝的陵名,但在順治、康熙年間,一些知識分子卻不稱其為思陵,而稱之為「攢宮」。

如顧炎武在《昌平山水記》中就直稱思陵為「攢宮」,並加以解釋說:

「昔宋之南渡,會稽諸陵皆曰攢宮,實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殺,賊不討不書葬』,實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實也。實未葬而名葬,臣子之義所不敢出也」。


顯然,他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場上,認為明朝的國恥未雪、君父之仇未報,因此,崇禎帝雖葬于田妃墓中,但卻不能稱「葬」,思陵也不能稱「陵」。

清朝滅亡後,軍閥連年混戰,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又蹂躪了祖國大好河山,思陵屢逢劫難,殘毀十分嚴重。地下墓室曾先後兩次被當地土匪盜發。

1947 年,國民黨軍隊為修炮樓,又大規模地拆毀陵園地面建築。至新中國成立前夕,思陵已是滿目淒涼,只有墳冢、樓殿遺址、石雕五供、碑石作為珍貴文物保存下來。[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