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曾戶部吳縣尉張秀才北山僧房尋梅令客對棋
《同曾戶部吳縣尉張秀才北山僧房尋梅令客對棋 》 |
![]() |
作品名稱: 《同曾戶部吳縣尉張秀才北山僧房尋梅令客對棋》 創作年代:宋代 文學體裁:詩 作 者:徐俯 |
《同曾戶部吳縣尉張秀才北山僧房尋梅令客對棋》宋代官員,江西派著名詩人之一徐俯的詩。[1]
晚年的徐俯,在詩歌創作中力求創新,詩風趨向平實自然,清新淡雅,別具一格。歌詠德興故園的《春遊湖》是徐俯晚期詩歌的代表作之一。這首七言絕句以明快的風格、富有動感的語言描繪出一幅雨後山鄉春景圖。[2]
目錄
詩詞正文
“ | <處處已收南畝稻,閒閒還看北山梅。
累觴聊爾酡顏在,對局怡然笑口開。 掃徑似知佳客至,杖藜惟可數君來。 移松種樹鄱陽老,章貢風帆歲一回。 > |
” |
— <《同曾戶部吳縣尉張秀才北山僧房尋梅令客對棋》>,<古詩文網> |
作者簡介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員,江西派著名詩人之一。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寧(江西修水縣)人,後遷居德興天門村。徐禧之子,黃庭堅之甥。因父死於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1132),賜進士出身。三年,遷翰林學士,擢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官至參知政事。後以事提舉洞霄宮。
徐俯7歲能作詩,為舅父黃庭堅所器重。因父親徐禧死於國事,承襲父爵被授任通直郎,後升司門郎。靖康元年(1126),金軍圍攻汴京(今河南開封),次年攻陷東京,張邦昌僭位稱帝,建立傀儡政權。徐俯不屑與奸佞為伍,憤而辭官回家。當時朝廷有的官員為避張邦昌諱,連自己的名字都改掉了。徐俯聽說這件事,氣憤難忍。他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將家裡的婢女取名「昌奴」,遇有客人來訪,就大聲呼喚昌奴前來驅使,以此表示對張邦昌的鄙夷。張邦昌和他的傀儡政權很快就消失了。[3]
視頻
參考資料
- ↑ 《同曾戶部吳縣尉張秀才北山僧房尋梅令客對棋》 古詩文網
- ↑ 宋朝詩人徐俯很唯美的一首詩,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快資訊網
- ↑ 徐俯 hao86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