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氏璧的故事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氏璧的故事,春秋戰國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和氏璧

和氏璧,是我國歷史上一件極具象徵意義和文化價值的國寶。


相傳,和氏璧的發現者是春秋早期一個叫卞和的楚國人。有一次,卞和到荊山里去砍柴,無意間在亂石堆中發現了一塊與眾不同的石頭。卞和的直覺告訴他,這塊通體透着靈氣的石頭其實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於是,卞和興奮地將寶貝獻給了楚王。


這時的楚國國君是楚厲王(或稱楚蚡冒),他拿到卞和獻上的璞玉,左看右看都覺得只是一塊普通石頭,於是叫了一個玉雕師來鑑定真偽。玉雕師看了半天,也拿不准這究竟是玉是石。他心想,我要說是玉,萬一剖開是石頭,我就有欺君之罪;不如說是石頭,讓楚王把它扔了算了。於是玉雕師告訴楚厲王說:「這就是塊石頭。」楚厲王大怒,認為卞和存心欺騙他,就下令砍掉了卞和的左腳。


楚厲王死後,他的弟弟做了國君,是為楚武王。不服氣的卞和又拿了那塊璞玉來獻寶。楚武王也找了一個玉石專家來鑑別,那人仍然說這是塊石頭。楚武王心想,卞和這人不吸取教訓,便又讓人砍掉了他的右腳。


其實,卞和在第一次獻玉失敗後,可以自己花錢請一個玉匠把石頭剖開,判定裡面是美玉,再獻給楚王;如果剖開真是石頭,他也可以早些死心,就不會一而再地被砍腳了。但不知他為何沒有這樣做。www.gs5000.cn


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才去世,下一任國君是楚武王的兒子楚文王。這個時候,長壽的卞和還活着。聽說新王即位,他想再去獻寶,又怕被楚王殺掉;不獻寶卻又實在不甘心。左右為難之下,卞和抱着那塊璞玉,連哭了三天三夜,到最後哭出來的都是血淚。


楚文王聽說了這個消息,就派人去問卞和:「天底下受了砍腳刑罰的人多的是,沒一個人像你哭成這樣的。你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卞和回答說:「我不是因為失去雙腳而哭,我哭的是這個世道,明明是美玉,卻被人說成是石頭;明明是忠貞之士,卻被人當作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


楚文王見卞和如此堅定、執着,覺得需要認真調查落實,就命令玉匠將那塊石頭剖開,果然得到了一塊無瑕美玉。於是,楚文王重賞了卞和,並將寶玉命名為和氏璧。


將近四百年後,和氏璧離奇失竊,輾轉被趙惠文王得到。秦昭王聽說這事,立刻派人給趙惠文王送信,表示願用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惠文王召集軍政大臣一商量,說把和氏璧給秦國,就怕他們言而無信;不給秦國,又怕他們藉機出兵強搶。就在君臣兩難之時,藺相如挺身而出,帶和氏璧出使秦國,智勇雙全與秦昭王鬥法,最終上演了一出大家耳熟能詳的「完璧歸趙」的好戲。


但數十年後,和氏璧終於還是落入秦國手中。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遂創立「皇帝」尊號,自稱始皇帝。大權獨攬的始皇帝嬴政覺得自己還缺少一個身份上的象徵——皇帝玉璽。現成的玉璽多得很,但秦始皇認為,像他這麼至尊無上的君王,使用的皇帝璽一定得用最好的美玉製成。於是,他下令讓咸陽最着名的玉雕大師將和氏璧雕琢成方圓四寸,其上交纏五龍的皇帝玉璽;又命宰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刻於璽上。從此,和氏璧變了形態,改了名字,叫作「傳國玉璽」。


參考資料 

  1. 和氏璧的故事介紹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