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姆雷特·第四幕 第四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哈姆雷特·第四幕 第四景出自於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故事取材於12世紀的《丹麥史》,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17世紀之間英國 的社會生活,從宮廷到家庭、從軍士守衛到人民造反、從深閨到墓地、從劇場到比武場,廣闊的社會背景,構成主人公的典型環境。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着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1]

第四景:丹麥原野

[福丁布拉引大軍入]

福:去罷,隊長,去見丹麥王,

告訴他福丁布拉求他依諾容允本軍安渡其境。

你已知道會合處在哪裡;倘若陛下還有其它指示,

那我將親自晉見。

請告訴他這些。

尉官:尊命,主公。

福:請慢行。

[大軍出,僅留尉官]

[哈姆雷特、羅生克蘭、蓋登思鄧與眾隨從入]

哈:好先生,這是哪國的武力?

尉官:是挪威的,先生。

哈:請問先生,它是用於何方?

尉官:去攻打波蘭某處。

哈:是誰在統率此軍,先生?

尉官:挪威老王之侄,福丁布拉。

哈:是去攻打波蘭本土呢,還是它的邊疆?

尉官:不瞞您說,我們是去爭取一小塊僅有空名之無用土地。

五塊錢租給我--五塊錢--教我去耕種此地,我都不要;

就是把它給賣了,也不會使挪威或波蘭多賺得一文錢。

哈:這麼說,波蘭王是絕對不會去捍衛它羅。

尉官:錯了,那裡早駐有防軍。

哈:兩千名軍士之性命與兩萬塊金洋都無法消滅此爭執,

這分明是富裕與和平所導致之毒膿包;

膿包在體內爆裂,已致人於死命,

但表面上仍看不出此人之死因也。

我謙遜的謝謝你,長官。

尉官:上帝與您同在,先生。

[出]

羅:您可走了嗎,殿下?

哈:我馬上就趕來,你們先走。

[全人出,僅留哈姆雷特]

許多事情之發生,都像是在譴責我,

鞭策我那已鈍的復仇心志向前!

假如一人整天只曉得吃與睡,那他還算是什麼東西?

他只不過是頭畜牲而已。

創物者既已賜給我們思考之能力與瞻前顧後之遠見,

那一定不會希望我們讓這些似神的能力因不用而霉。

我不曉得我處事之慢,是因我已像頭畜牲般的把此事茫然忘卻,

還是因我對此事有著過份的顧慮,使我躊躇不前;

說真的,此原因若分四份,它包括了一分理智與三分懦弱。

其實,我有足夠的動機、心志、力量、與辦法來完成此事,

也有許多明顯的榜樣在鼓勵我。

瞧這龐大的隊伍,它的統帥是個年輕嬌嫩的王子;

他仗著勃勃之勇氣與天命之雄心,罔顧不測之兇險,

拼著血肉之軀奮然和命運、死神、與危機挑戰。

這全為了小小一塊彈丸之地!

真正的偉大,並不只是肯為轟轟烈烈之大事奮鬥,

而是肯在一區區草管中力爭一份榮耀。

而我呢?我的父親遭慘殺,我的母親被玷污,

我的理智與情感均被此深仇激動;而我卻無所行動。

我該多麼的慚愧,當我見到這兩萬名軍士,

他們甘心在一念之間,為一虛名而視死如歸的步入他們的墳墓;

全為了爭取一塊連埋葬他們屍骨都不足之地。

啊,從今開始,我必痛下浴血之決心,否則一切將枉然!

[出][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