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太平公主李令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太平公主李令月 |
[圖片網址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
中文名字: |
唐高宗太平公主李令月[1]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本姓李氏,名字不詳,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2]。唐朝時期公主,唐高宗李治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3]。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本姓李氏,名字不詳,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時期公主,唐高宗李治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
麟德二年(665年),出生於東洛陽皇宮紫微城[4]。體豐碩,方額廣頤,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頗多權略,權傾一時。 先後出嫁薛紹和武攸暨,恩寵逾制,貴盛無比。神龍元年(705),參預誅殺張易之兄弟,恢復唐朝國號,加號鎮國太平公主,實封五千戶。唐中宗去世後,聯合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擁立唐睿宗復位。廣樹黨羽,權傾朝野,財富如山。
先天二年(713年),涉嫌發動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陪葬於乾陵。
幼年經歷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無確切說法。根據她第一次結婚的時間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時間推定,她可能生於665年(麟德二年)前後, 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後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5、6歲時,常常往來外祖母榮國夫人家,她隨行的宮女(一說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賀蘭敏之逼奸,此事引起武則天大怒,加上此前賀蘭敏之曾姦污未定的未來太子妃,武則天最終決定,撤銷賀蘭敏之作為武家繼承人的身份,流放並中途處死賀蘭敏之。
太平公主8歲時,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為名,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號。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則天不想讓愛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藉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首次婚姻
過了很多年,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飾在唐高宗和武后面前跳舞。唐高宗和武后大笑着問她:「你又做不了武官,為何要這樣?」她回答說:「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唐高宗知道太平公主的意思,於是她挑選駙馬。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開耀元年),太平公主約16歲時,下嫁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 武則天對女兒非常寵愛,她認為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蕭氏出身蘭陵蕭氏,並非寒門相勸說,才使她放棄了這個打算。薛紹的兄長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來頭太大而怕惹來禍事。不過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間,安分守己,並未有不軌事件傳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結束於688年。因為薛顗參與唐宗室李沖的謀反,牽連到薛紹,但薛紹本人並沒有參與這次謀反,是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嫁錯郎了。武則天下令將薛顗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二次婚姻
不久,武則天曾打算將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罷(一說是因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
公元690年(載初元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武則天為了讓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而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這次婚姻被認為是武則天為了保護太平
公主而採取的手段,武則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結婚的兩個月後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為成為了武家的兒媳而避免了危險,婚後太平公主替武攸暨生下兩個
兒子、兩個女兒。武攸暨性格謹慎謙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即蓮花六
郎張昌宗)。
參與朝政
太平公主「喜權勢」,武則天認為她長相,性格都像自己,常與之商議政事,但武則天生前從不讓太平公主將她參與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懼母
親,因而行事比較收斂,對外只大肆裝修府邸,購買別業。 武則天朝,太平公主見諸史書的建樹只有為自衛而剷除來俊臣勢力這一件。(有記載稱,薛
懷義也是她定計處死的,但也有說法稱,處死薛懷義的是建昌王武攸寧。另有記載稱,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為李家的代表參與了武李盟誓,同樣
q的,這種說法也存在爭議。)
武周末年,武李兩家矛盾尖銳化,武則天召回廬陵王李顯,立他為繼承人,並通過一系列聯姻將武李兩家聯繫起來,以圖能消弭未來的政治鬥爭。同時,
11她也開始讓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以及她的兩個男寵張昌宗、張易之掌握權力。太平公主本人雖是武家兒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擁護者。
公元701年(大足元年),二張因進讒言害死了兩家的嫡系繼承人而同時得罪武李兩家。
公元702年(長安二年)八月,李顯、李旦與太平公主聯名表奏,請封張昌宗為王,為武則天拒絕,改封二張為國公。這次表奏緩和了雙方關係。但不久後的公元703年(長安三年)九月,張昌宗誣告魏元忠與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禮丞高戩,引起武則天大怒,將魏高二人下獄。二張與太平公主及李家的關係徹底破裂。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李家的擁護者、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誅殺二張,逼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二張兄弟有功,而受封「鎮國太平公主」,其兄李旦封「安國相王」,開府,封五千戶。
權傾朝野
李顯復位之後,太平公主逐漸走到幕前,積極參與政治。她受到李顯的尊重,李顯曾特地下詔免她對皇太子李重俊、長寧公主等人行禮。中宗朝,韋後與安樂公主亂權,唯懼太平公主多謀善斷。
公元707年(景龍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謀反。安樂公主與宗楚客想趁機陷害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兄妹,遂誣告他們與太子同謀,因主審官御史中丞蕭至忠對李顯流淚進諫,「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忍一弟一妹,而讓人羅織罪名殘害嗎!」太平公主與李旦而得以倖免於難,但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的敵對已明顯白熱化。(也有野史記載稱,上官婉兒因崔湜的原因,與太平公主成為情敵,並投入韋氏陣營)
公元710年(景龍四年)六月,李顯被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死。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試圖在韋後與皇族之間謀取平衡,但宗楚客與韋後黨羽商議,改相王李旦為太子太師,架空了李旦,打破了這一平衡。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等誅殺韋後的行動,清除了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勞而晉封萬戶,為唐朝公主權勢之頂峰。
太平公主屢立大功後,權勢地位更加顯赫重要,李旦經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針,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談上一段時間;有時她沒去上朝謁見,李旦會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徵求她對某些問題的處理意見。每當宰相們奏事的時候,李旦就要詢問:「這件事曾經與太平公主商量過嗎?」接下來還要問道:「與三郎商量過嗎?」在得到宰相們肯定的答覆之後,李旦才會對宰相們的意見表示同意。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凡是太平公主想幹的事,李旦沒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遷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話,其餘經過她的舉薦而平步青雲擔任要職的士人更是不可勝數。由於太平公主的權勢甚至超過了李旦皇帝,所以對她趨炎附勢的人數不勝數。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簡三人都受封為王。太平公主的田產園林遍布於長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買或製造各種珍寶器物時,足跡遠至嶺表及巴蜀地區,為她運送這類物品的人不絕於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也處處模仿宮廷的排場。 李旦則試圖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尋求政治平衡,以避免傷害到任何一人。在此期間,太平公主曾勸說李旦下旨,搜集編撰了上官婉兒的著作,保留了這位才女的作品。
姑侄鬥法
太平公主認為太子 李隆基還很年輕,因而起初並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之後又因懼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轉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長期保住現有的權勢地位。太平公主屢次散布流言,聲稱「太子並非皇帝的嫡長子,因此不應當被立為太子。」
公元710年(景雲元年)己亥(二十二日),李旦頒下制書曉諭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種流言蜚語。太平公主還常常派人監視李隆基的所作所為,即使一些細微之事也要報知李旦,此外,太平公主還在李隆基身邊安插了很多耳目,李隆基心裡感到十分不安。
公元711年(景雲二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成朋黨,想加害於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邀請韋安石到自己的家中來,韋安石堅決推辭,沒有前往。李旦曾經秘密地召見韋安石,對他說:「聽說朝廷文武 百官全都傾心歸附太子,您應當對此多加留意。」韋安石回答說:「陛下從哪裡聽到這種亡國之言呢!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為宗廟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實,希望陛下不要被讒言所迷惑。」李旦聽過這話之後十分驚異地說:「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這件事了。」當時太平公主正在帘子後面偷聽他們君臣之間的談話,事後便散布各種流言蜚語對韋安石橫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獄嚴加審訊,多虧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倖免。
太平公主還曾乘輦車在光范門內攔住宰相,暗示他們應當改立皇太子,在場的宰相們全都大驚失色。宋璟大聲質問道:「太子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勞,是宗廟社稷的主人,公主為什麼突然提出這樣的建議呢!」
宋璟與姚元之秘密地向李旦進言道:「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長子,豳王李守禮是高宗皇帝的長孫,太平公主在他倆與太子之間互相構陷,製造事端,將會使得東宮地位不穩。請陛下將宋王和豳王兩人外放為刺史;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業所擔任的左、右羽林大將軍職務,任命他們為太子左、右衛率以事奉太子;將太平公主與武攸暨安置到東都洛陽。」李旦說:「朕現在已沒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這一個妹妹,怎麼可以將她遠遠地安置到東都去呢!至於諸王則任憑你們安排。」於是先頒下制命說:「今後諸王、駙馬一律不得統率禁軍,現在任職的都必須改任其他官職。」
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與宋璟的計謀之後勃然大怒,並以此責備李隆基。李隆基感到害怕,便向李旦奏稱姚元之和宋璟挑撥自己與姑母太平公主和兄長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禮之間的關係,並請求對他們兩人嚴加懲處。甲申(初九),李旦將姚元之貶為申州刺史,將宋璟貶為楚州刺史。丙戌(十一日),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禮被任命為刺史的事也停止執行。
事敗自盡
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太平公主指使一個懂天文曆法的人向李旦進言說:「彗星的出現標誌着將要除舊布新,再說位於天市垣內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變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應當登基即位。」李旦說:「將帝位傳給有德之人,以避免災禍,我的決心已定。」太平公主和她的同夥們都極力諫阻,認為這樣做不行,李旦說:「中宗皇帝在位時,一群奸佞小人專擅朝政,上天屢次用災異來表示警告。朕當時請求中宗選擇賢明的兒子立為皇帝以避免災禍,但中宗很不高興,朕也因此而擔憂恐懼以至於幾天吃不下飯。朕怎麼能夠對中宗可以勸他禪位,對自己卻不能做到這一點呢!」於是在八月傳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的勢力專擅朝政,與李隆基發生尖銳的衝突,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門下,文臣武將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太平公主與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新興王李晉、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臚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一起圖謀廢掉唐玄宗,此外,太平公主又與宮女元氏合謀,準備在進獻給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李晉是李德良的孫子。常元楷和李慈多次前往太平公主的私宅與她訂下作亂的計謀。 王琚對李隆基進言道:「形勢已十分緊迫,陛下不可不迅速行動了。」尚書左丞張說從東都洛陽派人給李隆基送來了一把佩刀,意思是請玄宗及早決斷,剷除太平公主的勢力。荊州長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對李隆基說:「太平公主圖謀叛逆,是由來已久的事情。當初,陛下在東宮作太子時,在名分上還是臣子,如果那時想剷除太平公主,需要施用計謀。現在陛下已為全國之主,只需頒下一道制書,有哪一個敢於抗命不從?如果猶豫不決,萬一奸邪之徒的陰謀得逞,那時候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李隆基說:「你說得非常正確,只是朕擔心會驚動太上皇。」崔日用又說道:「天子的大孝在於使四海安寧。倘若奸黨得志,則社稷宗廟將化為廢墟,陛下的孝行又怎麼體現出來呢!請陛下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軍和左右萬騎軍,然後再將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一網打盡,這樣就不會驚動太上皇了。」李隆基認為他說得很對,便任命他為吏部侍郎。 魏知古告發太平公主發動叛亂,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領羽林軍突入武德殿,另派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舉兵響應。李隆基於是與岐王李范、薛王李業、郭元振以及龍武將軍王毛仲、殿中少監姜皎、太僕少卿李令問、尚乘奉御王守一、內給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計率先下手誅除太平公主集團。甲子(初三),李隆基通過王毛仲調用閒廄中的馬匹以及禁兵三百餘人,從武德殿進入虔化門,召見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將他們斬首,在內客省逮捕了賈膺福和李猷並將他們帶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蕭至忠和岑羲,下令將上述四人一起斬首。竇懷貞逃入城壕之中自縊而死,唐玄宗下令斬戮他的屍體,並將他的姓改為毒氏。李旦聽到事變發生的消息後,登上了承天門的門樓。郭元振上奏李旦說:「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誥命誅殺竇懷貞等奸臣逆黨,並沒有發生什麼其他的事。」李隆基也隨後來到門樓之上,李旦於是頒發誥命列舉竇懷貞等人的罪狀,並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親屬黨羽不在赦免之列。薛稷被賜死在萬年縣獄中。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發三天以後才出來,被李隆基下詔賜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兒子以及黨羽被處死的達數十人。薛崇簡因為平日屢次諫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責打,所以例外地被免於死刑,李隆基賜他姓李,並准許他留任原職。唐玄宗還下令將太平公主的所有財產沒收充公,在抄家時發現公主家中的財物堆積如山,珍寶器玩可以與皇家府庫媲美,廄中牧養的羊馬、擁有的田地園林和放債應得的利息,幾年也沒收不完。胡僧慧范也擁有家產達數十萬緡。
主要成就
在打倒韋後擁立唐睿宗的唐隆政變中,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等誅殺韋後的行動,清除了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此後太平公主權傾朝野,深度參與朝政,直到在先天政變中被李隆基消滅。
人物評價
《新唐書》:「主方額廣頤,多陰謀,後常謂『類我』。」
《資治通鑑》:「太平公主沉敏多權略,武后以為類己,故於諸子中獨愛幸,頗得預密謀,然尚畏武后之嚴,未敢招權勢;及誅張易之,公主有力焉。中宗之世,韋後、安 樂公主皆畏之,又與太子共誅韋氏。既屢立大功,益尊重,上常與之圖議大政,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或時不朝謁,則宰相就第咨之。每宰相奏事,上輒問:『嘗與太平議否?』又問:『與三郎議否?』然後可之。三郎,謂太子也。公主所欲,上無不聽,自宰相以下,進退系其一言,其餘薦士驟歷清顯者不可勝數,權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
王琚:「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凶猾無比,大臣多為之用。」
劉肅:「太平公主,沉斷有謀,則天愛其類己。誅二張,滅韋氏,咸賴其力焉。」
蔡東藩:「公主為天子元妹,宰相多出門庭,六軍供其指揮,似亦可以止矣,而必猜忌玄宗,陰謀廢立者何哉?婦女不必有才,尤不可使有功,才高功大,則往往藐視一切,一意橫行,況有母后武氏之作為先導,亦安肯低首下心,不自求勝耶?卒之天授玄宗,心勞日拙,欲藉口於星變,而反迫成睿宗之內禪,欲定期以起事;而又促成玄宗之討逆,身名兩敗,不獲考終,嗟何及哉?」
家庭成員
曾祖父母
• 曾祖父:唐高祖李淵
• 曾祖母:太穆順聖皇后竇皇后
祖父母
• 祖父:唐太宗李世民
• 祖母: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
父母
• 父親:唐高宗李治
• 母親:則天大聖皇帝武瞾
兄長
• 長兄:燕王李忠,宮人劉氏所生
• 次兄:原悼王李孝,宮人鄭氏所生
• 三兄:澤王李上金,宮人楊氏所生
• 四兄:許王李素節,蕭淑妃所生
• 五兄:孝敬皇帝李弘,同母武瞾所生
• 六兄:章懷太子李賢,同母武瞾所生
• 七兄:唐中宗李顯,同母武瞾所生
• 八兄:唐睿宗李旦,同母武瞾所生
姐姐
• 長姐:義陽公主李下玉,蕭淑妃所生,下嫁權毅。
• 次姐:高安公主,蕭淑妃所生,先封為宣城公主,下嫁王勖。
• 三姐:安定思公主,同母武瞾所生,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諡號思。
丈夫
• 薛紹
• 定王武攸暨
子女 太平公主共有四子四女,與薛紹生有二子二女:長子薛崇訓、次子薛崇簡,長女薛氏,次女萬泉縣主薛氏,十一歲嫁給豆盧氏,二十四歲去世。 與武攸暨生有二子二女:長女武氏,次女永和縣主武氏,長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太平公主死時,除次子薛崇簡因是李隆基一黨而倖免以外,其餘子嗣均被處死。另外,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新藏專輯第174-175頁《故沛郡夫人武氏墓志銘》明確記載武氏「故周定王駙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縣主。」而史載:「公主薛氏二男二女,武氏二男一女。」 從其年齡推斷,她出生時,太平公主與薛紹的婚姻仍然存在,因此她可能不是太平公主所生下的女兒。她有可能是武攸暨與其它妻妾所生的女兒,出於太平公主是繼母或嫡母的身份而記於她的名下。
TAGS: 唐朝十大公主 中國古代十大公主 唐朝十大美女 上一篇 : 佘太君 下一篇 : 長孫皇后 名人圖文 郭聖通東漢光武郭皇后
郭聖通 (?年-公元52年),真定藁城(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后,世稱「光武郭皇后」。...
和熹鄧皇后鄧綏
鄧綏(81年-121年4月17日),南陽新野人,東漢王朝著名的女政治家,東漢王朝-皇帝漢和帝的皇后。鄧綏系出名門,其祖父正是以向光武帝劉秀進獻了「圖天下策」的東漢開國重臣、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鄧禹。...
趙飛燕
趙飛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趙氏,號飛燕,古陽阿人(今山西澤州大陽)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貧窮,後在陽阿公主處學舞,為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后。...
衛子夫
衛子夫本是襲封平陽侯曹時府中的歌女,服侍曹時的夫人平陽公主。漢武帝即位後,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時戲言要藏於金屋的阿嬌無子,所以平陽公車就把鄰近大戶女子收買來,養在家中,準備讓漢武帝選取為妃...
陰麗華
陰麗華(5年-64年),南陽郡新野(今河南省新野縣)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后,春秋時期一代名相管仲的後裔。陰麗華在歷史上以美貌著稱。史載,劉秀是個平民的時候,就十分仰慕陰麗華的美貌,不禁嘆曰:「娶妻當得陰麗華」...
隋煬帝愍皇后蕭氏
隋煬帝愍皇后蕭氏(公元567年-647年),蕭皇后出身蘭陵蕭氏,父親是西梁孝明帝蕭巋。蕭皇后性格婉順、有智識,又通醫術;曾近助夫奪嫡、好學解屬文、頗知占候,著有《述志賦》等作品。...
獨孤伽羅
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15日),別名莊嚴,鮮卑族人,隋文帝楊堅的皇后。十四歲嫁給楊堅,後家道中衰,周隋交替之際,輔佐隋文帝開創隋朝基業,隋朝開國後封為皇后。獨孤伽羅對盛世開皇貢獻之大,宮中並尊帝後為「二聖」。...
宋孝宗趙昚成穆皇后
成穆皇后(1126年―1156年),郭氏,開封祥符人,南宋皇帝宋孝宗趙昚的第一任皇后,奉直大夫郭直卿的女孫,昭慶軍承宣使郭瑊之女。郭直卿的先祖是北宋真宗章穆郭皇后的家族成員。所以,成穆郭皇后家族祖籍為并州太原人。...
視頻
參考來源
- ↑ 唐高宗太平公主李令月 ,搜狐 - www.sohu.com/a...- 2019-1-4
- ↑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本姓李氏,名字不詳,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 ,李氏正本清源-weixin.qq.com - 2022-02-27
- ↑ 唐朝時期公主,唐高宗李治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 ,歷史人物傳記-weixin.qq.com - 2020-04-02
- ↑ 麟德二年(665年),出生於東洛陽皇宮紫微城 ,陳老師的語文小灶-weixin.qq.com - 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