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商丘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商丘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閆集鎮張菜園村,距商丘古城東南12公里,自1948年12月30日至1949年3月24日先後為淮海戰役總前委、中原野戰軍司令部和渡江戰役總前委之駐址。鄧小平、陳毅及劉伯承在此指揮了淮海戰役第三階段的戰鬥。

1963年被列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基本內容

1948年11月16日,中原野戰軍攻占張績武駐防的宿縣(存在時間1912年-1992年,今安徽省宿州市),切斷了徐州守軍向蚌埠之退路。鑑於淮海戰役規模越打越大;16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統籌華東、中原區事宜,鄧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淮海戰役總前委成立後,中原野戰軍指揮部駐地臨渙文昌宮(時屬安徽省宿縣,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文昌街33號),成為淮海戰役總前委駐地。

1948年11月23日,為便於指揮圍殲黃維兵團的作戰,淮海戰役總前委移駐臨渙以東15華里、澮河北岸的宿縣小李家村(時屬安徽省宿縣,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韓村鎮淮海村)。小李家村是個有三四十戶人家的普通小村莊。村周圍柏樹環繞,鬱鬱蔥蔥,比較隱蔽。這裡位於徐宿鐵路與徐阜公路之間,是敵「南北對進,打通徐蚌,三路大軍會合」的預定地點,每天都有幾批敵機臨空偵察或過往,總前委駐在這裡,是敵人意料不到的。據陣中日記記載,總前委偶爾移駐小李家村附近紀家、周殷圩等,爾後又復返小李家村。

1948年12月12日,中央軍委電示總前委:估計黃維兵團數日內可全殲,邱、李則尚須較多時間才能全殲。黃維兵團被殲後,請劉陳鄧粟譚五同志開一次總前委會議,商討在殲滅邱、李以後的休整計劃,下一步渡江作戰計劃。

1948年12月15日,黃維兵團被全殲。16日晚,劉、陳、鄧驅車前往華野指揮部駐地安徽蕭縣蔡窪村同粟裕見面。蔡窪村距總前委駐地小李家村約一百華里。

1948年12月17日早上,譚震林也從山東兵團駐地趕來。劉伯承、鄧小平與粟裕譚震林自在中央蘇區分別後,已有十幾年沒見面,這次戰地相聚,心情格外興奮。總前委五位領導,第一次聚在一起商討戰事,也是淮海戰役中唯一的一次聚會。17日整整開了一天會,鑑於杜聿明集團插翅難逃,未成為會議的議題,會議主要研究渡江作戰計劃與部隊整編方案。會間,五位領導在華野指揮部的小土屋前合影留念。他們面帶微笑,目視遠方,眉鋒舒展,可見其胸中似有百萬雄兵,腦海里已有千條韜略。他們將繼續指揮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去奪取淮海大戰的全勝。會後,鄧小平回到小李家,劉、陳赴西柏坡向中央匯報工作,並參加中央政治局會議。不久,也復返小李家。譚震林返回山東兵團駐地。

1948年12月30日,鄧小平率總前委指揮部離開小李家。

1949年1月1日,來到河南商丘。當時,商丘是淮海戰役支前總兵站,車站的站台上、倉庫里到處是各種各樣的支前物資,商丘車站已經變成一座座的炮彈山、炸藥山、糧食山、布匹山、服裝山、軍鞋山。看着眼前這堆積如山的支前物資,鄧小平臉上綻開了笑容,正是由於後方的同志們想盡辦法,保障了前線所需要的一切物資,才有了淮海戰役的勝利[2]

視頻

商丘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 相關視頻

重訪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舊址
航拍蕭國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蔡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