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噴砂工藝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噴砂用的磨料可以是鋼砂氧化鋁石英砂碳化硅等、但國內應用最多的是石英砂,根據零件材料,表面狀態和加工的要求,可選用不同物質的磨料。

目錄

基本內容

干噴砂有機械噴砂與空氣壓力噴砂兩種,每一種又分手工、非自動或連續自動多種方式,國內廣泛使用的是手工空氣壓力噴砂機,它還用各種複雜形狀的中、小型零件。

二、濕噴砂工藝

濕噴砂所用磨料與干噴砂相同可將磨料與水混合成砂漿磨料一般占20%—35%,並不斷攪拌以防沉,用壓縮空氣壓入噴嘴噴向零件,也可以將砂與水分別置入罐中,在流向噴嘴前混合後再噴向零件,為防止鋼鐵零件鏽蝕,須在水中加入亞硝酸鈉等緩蝕劑,另外,砂子下次使用之前應進行烘乾。

濕法噴砂機的設備也有很多種形式,最常用的也是噴砂室。

四、噴丸工藝

(一)概述

噴丸與噴砂相似,只是用鋼鐵丸或玻璃丸代替噴砂用的磨料,噴丸能使零件產生壓應力,而且沒有含硅的粉塵污染。這種工藝主要用於:

(1)使零件產生壓應力而提高其疲勞強度和抗應力腐蝕能力。

(2)對扭曲的薄壁零件進行核正。

(3)代替一般的冷熱成型工藝,對大型薄壁鋁製零件進行成型加工,這樣可避免零件表面殘留高的張應力,而形成有利的壓應力。

應注意,噴丸加工後零件的使用溫度不能太高,否則,產生的壓應力會被消除而失去預期的效果。使用溫度的限制依零件材料而定 如一般的鋼鐵零件約為260~290℃ 鋁製零件約170℃

(二)丸的種類

1、鑄綱丸:其硬度一般為40—50HRC,加工硬件金屬時,可把硬度提高到57—62HRC

鑄綱丸的韌性較好,使用廣泛,其使用壽命為鑄鐵丸的幾倍

2、鑄鐵丸:其硬度為58—65HRC 質脆而易於破碎,壽命短,使用不廣,主要用於不需噴丸強度高的場合。

3、玻璃丸:硬度較前兩者低,主要用於不鏽鋼。鈦、鋁、、鎂及其他不允許鐵製污染的材料,也可在鋼鐵丸噴丸後作第二次加工之用,以除去鐵質污染和降低零件的表面粗超度。

(三)噴丸噴砂工藝

對要求零件表面產生壓應力的噴丸加工而言,必須要有足夠的覆蓋率,比較困難。

而且難以作出定量的判斷,所以常採取控制噴丸強度的辦法,也就是要求達到一定的噴砂度的辦法,也就是要求達到一定的噴砂強度以後,才能得到所要求的應壓力值,噴丸強度大都以美國SAE標準j442所述的

Almen弧高計進行測量:

Almen弧高計是用厚0.8、1.3或2.4 mm的標準尺寸的1070冷扎鋼 相對於我國的70碳素鋼,其硬度為44—50HRC高計測量彎曲了的鋼條式樣的 弧高 即可得出噴丸強度。噴丸強度主要受下述因素影響:

(1)噴丸大小:噴丸越大,衝擊能量越大,測噴丸強度也越大,噴丸的覆蓋率降低,因此,在能產生所需噴丸強度的前提下,儘量減小噴丸的尺寸才是有利的。

另外,噴丸尺寸的選擇也受噴丸處理零件形狀的限制,其直徑不應超過溝槽內圓半徑的一半。噴丸粒度一般在2.00—0.30mm 的選用

(2)噴丸的硬度: 當其硬度大於零件的硬度時,噴丸硬度值的變化不影響噴丸強度,反之,噴丸硬度值的降低,將使噴丸強度降低。

(3)噴丸速度:噴丸速度增高,噴丸強度便加大,但速度過高會使其破碎量增多。

(4)噴射角度:呈垂直狀態時,噴丸強度最高,因此一般均以此狀態時,進行噴丸處理,若受零件形態的限制 必須以小角度噴丸時,應適當加大噴丸尺寸與速度。

(5)噴丸的破碎量:破碎噴丸的噴丸強度低,因此應經常清除碎丸,要保證噴丸的完整不低於85% 此外,帶尖角的碎丸還會劃傷零件。

噴砂流程

前處理階段

工藝前處理階段是指對於工件在被噴塗、噴鍍保護層之前,工件表面均應進行的處理。噴砂工藝前處理質量好壞,影響着塗層的附着力、外觀、塗層的耐潮濕及耐腐蝕等方面。前處理工作做的不好,鏽蝕仍會在塗層下繼續蔓延,使塗層成片脫落。經過認真清理的表面和一般簡單清理的工件,用暴曬法進行塗層比較,壽命可相差4-5倍。表面清理的方法很多,但被接受最普遍的方法是:溶劑清理,酸洗,手動工具,動力工具。

工藝階段

噴砂工藝是採用壓縮空氣為動力形成高速噴射束,將噴料等高速噴射到需處理工件表面,使工件外表面的外表發生變化,由於磨料對工件表面的衝擊和切削作用,使工件表面獲得一定的清潔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機械性能得到改善。[1]

參考文獻

  1. 噴砂工藝愛問文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