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母親(曹永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回憶我的母親》是中國當代作家曹永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回憶我的母親
-回憶我的母親-
母親離開我們整整32年了。「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中秋合家團圓之際,我要用自己傷感的筆,記下母親對我們兄妹四人的精心養育之恩,記下我們作為子女對母親的無限思念之情!
母親是在47歲那年因一個意外離我們而去的,她走的時候,是在秋天收割黃豆的時節。那年我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發了第一個月的工資拿回家交給她,勸說她重新換口牙(母親是全口假牙),我跟她說「您才這個年紀,往後免不了總得換一次的。」母親欣慰地收下了,不過說「給你留着、攢着,等你結婚時交還給你。」沒想到一個月後,她就意外出事了,永遠離我們而去了。這是今生我為母親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唯一一件事,心愿未成給我留下了終生遺憾!
母親是一個命苦的人。我從沒見過黃連,可每當看到野外的苦菜,就想到了她。聽說母親嫁到我家時,家有爺爺(奶奶早已去世),還有兩個年幼的姑姑。先前為了給奶奶治病,家中向四鄰左一毛右一塊地借了不少錢,據父親說有近千元。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個農村家庭背負這麼多外債,可謂是個「天文數字」了。也許當時母親看上的是父親這個人,不在意家庭負擔,無怨無悔地嫁過來了。那時來我家討債催債的人很多,即使有鄰居閒來串門,母親會誤以為是來討債的,條件反射地趕緊說出「過過這段時間馬上就會還」之類的歉意話。
等我們兄妹四人陸續出生後,家裡的窘境一直在持續而沒有改變。爺爺因家庭壓力過大受刺激而得過病,病好後只能在生產隊裡當飼養員,算半勞力,父親因干民辦教師拿的是本隊勞力平均工分,母親是婦女算半勞力,家裡沒有一個整勞力,掙的工分少,換算成糧食也相應就少。孩子們又小又多,光吃不能幹。年底去隊裡領口糧時社員頗有微詞。母親在隊裡平時所承受的冷眼、挖苦、排擠可想而知。
母親在隊裡幹完活回到家中,還要無休止地洗衣、做飯、餵豬,照顧孩子,辛勞不言而喻。母親的身體很單薄,力氣也不多,但她一直是在默默地堅持操勞,任勞任怨。
母親來到我家過的一直都是窮困的日子,所以她對財物很是看重。曾因為玉米地里拔出的青草(曬乾後賣2分錢一斤)歸屬問題和本隊某幹部的老婆互不相讓發生爭執,至今我也搞不清那事誰是誰非。那家是個大戶,在隊裡親戚多,此後我家一直倍受那家族的欺侮排擠。
雖然家境困難,但父母對孩子讀書受教育卻是一貫重視、無比支持的。為了孩子的學習,他們再苦再累,從不拖累我們。學校收學雜費她總是千方百計地籌借,從不難為我們。
母親一生過的是操勞的生活,因為勞累,她的身體一直不好。她一般是不去醫院的,缺錢更怕花錢。我上八年級那年,在收割麥子的夏季,母親終因積勞成疾連續得了三場大病,接二連三住院吃藥動手術,家中光景好不淒涼!多虧那年我考上中專、父親「民轉公」,兩喜沖三憂,才淡化了家中淒淒氣氛。
母親照顧家中老少三代盡心盡力。爺爺的病隔上幾年遇事上火就要犯,狂躁性的精神病,一般人是沒有毅力在這個家庭挺下去的。兩個姑姑年幼時我母親就來了,她擔起了照顧小姑子的責任,直到把她們負責地先後嫁出。兩個姑姑對這個嫂子感情也是至深的,後來連我小姑夫到了母親的靈前都是長跪不起,口喊「嫂娘」痛哭流涕!
母親常年承受着強體力勞動,生活上卻是再簡單不過。她多年都不給自己添置一件衣服,在最後給她整理遺物時,以至於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我家清明節從來沒煮過雞蛋,還是考上師範之後見同學清明節吃雞蛋,我才知道過清明吃雞蛋的習俗。曾記得端午節煮雞蛋我家一貫是煮21個,爺爺、爸爸、我們兄妹四人各3個,她那份拿出兩個分給我和妹妹。雞蛋是不能多煮的,得攢着賣錢供家中打油買鹽和供孩子讀書。曾記得1979年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老師布置學生回家要錢置辦學習用品,母親拿不出錢,只好給我一枚雞蛋,讓我到供銷社賣。一個雞蛋換了一毛錢,買來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個拼音本而辦齊了入學的全部「家當」,可見那時「錢」的「值錢」耐用。還曾記得我家除夕吃的那頓「年飯」是幾片肥肉加豬血(兩毛錢買一盆)炒的大白菜。不逢年、不過節、不來客我家平時從不捨得買肉,即使來客買點肉炒餚剩餘的也總是用鹽培着,等下一次來客時再用,不留臭了家人捨不得吃。當時我曾哭着抱怨母親「我們家過的是'牛馬不如的生活』」。常遺憾的是,等子女們畢業工作領工資、成家立業生活好了,卻再沒機會給母親買點好吃的可穿的,再沒機會給母親哪怕是過一次生日!
母親愛我們,我們更愛母親。記得她最為高興的時刻是我們兄妹放假回家見到我們的那一刻,那種喜悅無法掩飾地洋溢在她臉上,更深藏在她心裡。我們子女也都很自覺,一放假就趕緊往回趕,回家後盡最大能力把承包地責任田裡的農活承擔起來,把母親從田地里解放出來,村里人都誇我家的孩子勤快懂事。等到假期結束開學之際,母親總是把學費生活費籌集足夠,縫在我們貼身內衣里。總是不忘特意買些新鮮豬肉,肉多菜少炒上幾樣可口菜餚,給我們送行。
母親雖沒有高大結實的身軀,卻有着博大寬廣的胸襟。母親的勤勞、忍耐、寬容、無私的品格和為人處事原則給子女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在我們今後漫長的工作生活中受益終生、享用不盡。
母親是平凡的,母親又是無比偉大的。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娘更親更近的人嗎?母親出事那年,我們兄妹四人都已參加工作,對她來說,牽掛或許已經不大了,也許可以沒有遺憾地長眠了;但是,作為兒女,盡孝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啊!
娘啊,難道蒼天註定您的一生就只能是受苦受難?享福的時刻就要來臨,您卻撒手離我們而去,僅僅四十多歲的年紀,哪怕您再活上十年八年也好啊!
淚水朦朧了兒女雙眼,思念縈繞在親人心間!
母親,願您在地下安息![1]
作者簡介
曹永遠,1971年生,山東諸城人。1990年畢業於諸城師範學校,1992年畢業於濰坊教育學院。